普羅科匹厄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普羅科匹厄斯希臘語Προκόπιος ο Καισαρεύς拉丁語Procopius,約500年出生,約565年逝世)是一位著名的東羅馬帝國學者,他出生於一個相當有名聲的家族。他一般被看作為最後一位重要的羅馬古代史學家。又譯作普羅柯比普洛科比斯[1]樸洛柯庇斯[2]

生平[編輯]

關於普羅科匹厄斯生平事蹟的主要來源是《蘇達辭書》,一本10世紀的東羅馬帝國百科全書,但是該書並沒有透露普羅科匹厄斯早期的生活。傳統認為他出生於凱撒利亞(今屬以色列)。但是我們今天知道他接受過希臘古典教育、懂得拉丁語、可能在貝魯特或者君士坦丁堡學過法學並成為一名訟務律師。527年,東羅馬皇帝查士丁尼一世登基,普羅科匹厄斯成為查士丁尼最重要的軍事將領貝利撒留的法學顧問。

直到531年貝利撒留在卡利尼古姆戰役戰敗被召回君士坦丁堡為止普羅科匹厄斯一直與貝利撒留一起在東方戰線上。532年一月普羅科匹厄斯見證了普羅科匹厄斯和蒙德斯將軍一起通過賽馬競技場大屠殺鎮壓住的尼卡暴動。533年他隨貝利撒留一起參加了赴北非征服汪達爾王國的遠征並見證了佔領迦太基。貝利撒留返回君士坦丁堡後普羅科匹厄斯與貝利撒留的繼任所羅門一起留在非洲。貝利撒留遠征意大利東哥德人王國時普羅科匹厄斯有伴隨他並見證了東哥德人對羅馬市為期一年又九日的圍攻。這次圍攻一直到538年三月中才結束。540年普羅科匹厄斯見證了貝利撒留進入哥德人的首都拉文納。《戰爭史》的第八章和《秘史》似乎說明普羅科匹厄斯與貝利撒留之間的關係此後冷淡了。544年貝利撒留重返意大利與托提拉手下的哥德人作戰時普羅科匹厄斯似乎沒有再隨從他。

關於普羅科匹厄斯離世的年份目前無從確定,許多歷史學家(包括埃夫麗爾·卡梅倫)認為他於554年逝世,但是562年君士坦丁堡的市長也正好叫普羅科匹厄斯(可能是本人亦有可能只是剛好同名)。那年貝利撒留被控告謀反,並受到該市長的審判。

著作[編輯]

普羅科匹厄斯的著作是東羅馬皇帝查士丁尼一世統治的一手資料。普羅科匹厄斯寫了一部八卷長的關於查士丁尼的戰爭的史書,一片關於查士丁尼在帝國各處建造的公共建築的頌歌以及一本被稱為《秘史》的書,他說他無法將其中的醜聞寫到他的正式史書中去。

戰爭史[編輯]

雖然《戰爭史》沒有《秘史》那麼著名,但是它是普羅科匹厄斯最重要的著作。該書的前七卷是同時出版的,其中大部分內容是在545年編輯的,但是在出版前在世紀中還進行過加工,因為其中最晚提到的事件是551年發生的。後來普羅科匹厄斯又為他的書補了一個第八卷,這卷里包括552年和553年的事件,在這段時間裏有太監納爾塞斯率領的羅馬軍隊終於摧毀了東哥德王國。此外也作為最早提及古代斯拉夫人宗教的書籍之一。

秘史[編輯]

著名的《秘史》是數世紀後才在梵蒂岡圖書館中被發現的並於1623年被發表。但是通過《蘇達辭書》人們早就知道它的存在了。《蘇達辭書》稱之為《軼事》。《秘史》記錄的時間範圍與《戰爭》的前七卷基本相同,似乎是在《戰爭》發表後寫的。目前一般認為該書是550年至558年之間寫成的,有些意見甚至認為其成書時間晚至562年。

《秘史》的作者似乎對查士丁尼、其皇后狄奧多拉、普羅科匹厄斯的老長官貝利撒留以及其夫人均非常失望,但是也可能這個感覺是由於普羅科匹厄斯所使用的古典詩體導致的。這些軼事稱顯示了公共事物所導致的幕後秘密以及皇帝夫婦及其隨從的私生活。查士丁尼被抹黑為殘酷、腐敗、放蕩和無能,而對狄奧多拉的描寫則非常詳細,她被生動地描寫為粗魯和貪婪無厭地淫蕩,加上兇悍和理性的邪惡。

建築[編輯]

普羅科匹厄斯的《建築》是對查士丁尼在帝國主義的建築活動的一個讚歌。許多史學家認為其第一卷是在557年聖索非亞大教堂的第一個拱頂倒塌前成書的,但是也有一些學者認為它是在550年代末薩卡里亞河上的橋建成後才成書的。《建築》中沒有提到貝利撒留,但是它對查士丁尼的態度卻與《秘史》截然不同。這本書裏的查士丁尼是一位理想化了的基督皇帝。他建造教堂來顯示上帝的容偉,防禦敵人來保護他的臣民,而且他尤其注重水的來源。這本書成書時狄奧多拉已經逝世,普羅科匹厄斯在書中僅短暫地提到其無比的優美。《建築》可能是應查士丁尼的命令寫的,因此其中的評價可能沒有反映出普羅科匹厄斯的真實觀點。

時代[編輯]

普羅科匹厄斯屬於古代晚期世俗史學家,這些史學家繼承第二詭辯學派的傳統,他們使用的語言是希臘語中的阿提喀方言,他們的榜樣是希羅多德,尤其是修昔底德,他們的主題是世俗歷史。他們試圖避免阿提喀方言中沒有的詞彙,假如他們不得不使用當代的詞彙時,他們會加入一個解釋。比如他在提到「教堂」這個詞的時候解釋說這是一個相當於廟宇或者祠堂的建築。而在提到僧侶這個詞的時候他解釋說僧侶是最虔誠的基督徒。在古代雅典沒有僧侶這個詞,而「教堂」則是指雅典公民聚集通過法律的地方。

世俗史學家避免基督教教會的歷史,這個領域由該撒利亞的優西比烏所創立的教會歷史佔領。但是埃夫麗爾·卡梅倫很有說服力地顯示了普羅科匹厄斯的作品反映了6世紀東羅馬經典學說與基督教之間的衝突。在《秘史》中普羅科匹厄斯說他打算自己也寫一部教會歷史。假如他的確寫了這樣一部史書的話那麼他可能追隨了當時教會史的風格。但是就今天所知這部教會史未能成書。

1938年詩人和小說家羅伯特·格雷夫斯基於普羅科匹厄斯的著作寫了一部歷史小說

相關條目[編輯]

註釋[編輯]

  1. ^ 王曾才,《世界通史》,臺北:三民,增訂二版四刷,2009年1月。頁257。
  2. ^ 吉朋著,席代岳譯。《羅馬帝國衰亡史 第四卷》,臺北:聯經,2006年11月出版。頁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