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未接來電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A blue phone handset icon lying horizontally in the center of the image with a reddish-orange arrow, the head at the left, bouncing diagonally off the top
未接來電標誌

未接來電(英語:missed call)是呼叫者在接聽者接聽前有意掛斷的電話。這是一種單方訊息英語one-bit message

在流動電話用戶呼出數量有限的新興市場中,未接來電得到廣泛的使用:因為電話實際未接通,所以運營商並不會向呼叫者收取費用,進而不會影響他們的信用。在某些國家,連續的響一聲來電被用來傳遞特定的資訊。在非洲的某些地區,響一聲來電被稱作beeping[1][2],在印尼被稱為memancing(釣魚)[3],在尼日利亞被稱為flashing[4],巴基斯坦稱作flashcall[3],菲律賓稱作miskol(miss call的另一種寫法)[5][6]。中國大陸有時把商業化的未接來電稱作響一聲來電[7]

在印度,未接來電擁有比較高的知名度。作為一種行銷企劃,未接來電已經不僅僅是一種通常的通訊方式,更作為誘導用戶回撥或回信那些含有廣告的電話的手段。由於印度的功能機用戶比智能電話用戶更為常見,所以在宣傳方面,不只是未接來電,還有其他的方法。

理由和影響

[編輯]

由於收入的問題,預付電話英語prepay mobile phone在新興市場中廣受歡迎[2][3]。預付電話合同所允許的呼出次數是有限的,而未接來電因為沒有接通所以不會收費[3][8]。沒有接通的電話不存在語言或文字的交流,所以未接來電還有超語言的優勢[8][3]。印度科澤科德管理學院市場管理教授Keyoor Purani認為,未接來電是一種「經濟且廣泛」的通訊機制[3]

在未接來電泛濫的國家,一些電訊公司已經意識到未接來電帶來的搭便車問題,因為他們無法從其中獲利[3][9]。2005年8月,一家肯雅的運營商的估計顯示其通訊網絡上每天有約400萬個未接來電[10][11]。根據2006年的行業數據估算,印度有20%~25%的呼叫屬未接來電[12]。2007年,印度流動營辦商協會英語Cellular Operators Association of India聲明將對印度流動網絡上的未接來電帶來的效應展開研究[12]

在2007年菲律賓大學迪里曼分校舉辦的語言會議上,他加祿語從英語「miss call」引入的借詞「miskol」當選為「年度詞彙」[5][6]

使用情況

[編輯]

社交用途

[編輯]

本質上未接來電傳遞的資訊是經過預先認可和與接聽者環境相關的[9]。未接來電可能被用來揭示撥打者的狀態,例如告訴接聽者他們已到達某一位置,或者快遞到貨等[11]。但具體到不同的國家,未接來電實際承擔着不同的職責。例如在孟加拉國,兩次連續的未接來電暗示接聽者遲到,而在敘利亞,五次連續未接來電象徵着撥打着試圖與接聽者網上聊天[11]。在另外一些國家,沒來得及接電話可能是要機主用語音信箱或直接回撥,從而承擔通訊費用[2]

此外,一些單向通訊應用程式(例如Yo英語Yo (app),知名於只能向收信人傳送同名的問候語)也被認為採用了未接來電的上述理念[3]

市場行銷和服務

[編輯]

未接來電正逐漸成為移動行銷的方式(英:missed call marketing,下稱MCM)[13]。MCM商家通常利用運營商可以接收無限量來電和短訊的優勢,讓消費者撥打一個號碼(需等到建立連接再掛斷,但無需接通,一般這些號碼都組態成建立連接即掛斷)[3][14]。此號碼之後將回撥給消費者,提供例如產品資訊、打折促銷等內容。廣告商可以藉此建立顧客資料庫,以便之後進一步行銷[15][13]

MCM在印度因應了當地的經濟和文化,發揮重要的作用。該國九成以上的手機用戶使用預付,功能機尚且常見[15][16],農村地區缺乏互聯網連接,移動寬頻市場十分狹窄[17]。未接來電在當地還有電話銀行、電話投票等業務[18][13]

一些公司——例如Flashcall[16][19]、VivaConnect[16]、Zipdial[13][20][21]——專精於未接來電業務。Zipdial曾利用未接來電提供板球分數和聲援反腐敗運動(見下文),之後在2015年被Twitter以超過2000萬美元收購[20]。2014年,Facebook稱為了開發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亞、南非等新興商場,其將支援連接到未接來電的廣告投放[19]。Facebook通過與Zipdial、後來又與VivaConnect合作實現了此服務。

2013年,印度斯坦聯合利華為向比哈爾邦等不通互聯網的地區宣傳,建立了一個名為Kan Khajura Tesan的「廣播站」,用未接來電形式播放波里活的娛樂內容,其中植入聯合利華的廣告[22][23]。至2015年,其網上廣告被瀏覽了2億次。聯合利華允許其非直接競爭對象在頻道上宣傳,例如電影《雄獅歸來英語Singham Returns》的一次宣傳活動藉此獲得了1700萬次回撥[23]。2014~15年康城國際創意節上Kan Khajura Tesan為此獲獎[24][25]

MCM的行銷方式也招致過批評。普拉尼曾警告稱,MCM僅僅是「短視的行銷騷擾」,「電話行銷加重了垃圾郵件問題」且有「把大量電話用戶驅離」的風險。高端品牌則視MCM為「不恰當」的行銷方式[3]。Flashcall則發現,在美國等智能電話占較大通訊份額且無線互聯網發達的國家,MCM並未成為成熟的行銷方式[3]

社會運動

[編輯]
  • 印度公民在2011年反腐敗運動英語2011 Indian anti-corruption movement期間可以通過呼叫一個號碼的方式(不接通)來表達對安納·哈扎爾的支援[13][20]。據調查,呼叫次數超出了該運動在Facebook上讚好的次數和在Twitter上轉推的次數,達到了450萬次[14]
  • 2013年,孟加拉國舉行了一次針對網絡收費過高的抗議,抗議者同時呼叫數百萬次以令通訊網絡過載(而在如此龐大的同時呼叫次數下電話很難接通)[26][27]
  • 印度的Aam Aadmi黨曾在2014年用未接來電的方式進行招募,並成功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裏招到約70萬成員[28]
  • 印度總理莫迪的月度廣播節目《Maan Ki Baat》在2016年1月底以一通未接來電揭幕。據政府官員稱,自當月31日到2月23日,該節目已收到超過3000萬次呼叫,而其中大約2000萬次都沒有接通[17]

騷擾

[編輯]
中國大陸生產的Android智能電話上的「攔截響一聲來電」功能

未接來電也經常被用於電信詐騙。如在中國大陸,一些詐騙人早期利用聲訊號段[29]向眾多用戶撥打,令對方回撥以產生高額「聲訊」費用,或者在被回撥時發佈合法或非法廣告、進行電信詐騙等活動[7][30][31]。這種未接來電在日語中叫做「ワン切り日語ワン切り」。中國大陸常稱呼這種來電為「響一聲來電」[32],許多流動作業系統和應用程式提供封鎖此類來電的功能。

參考來源

[編輯]
  1. ^ Uganda's 'beeping' nuisance. 2001 [2018-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09) (英國英語). 
  2. ^ 2.0 2.1 2.2 Stix, Gary. Rules of beeping. Scientific American Blog Network. [2018-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09) (英語).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Why ‘Missed Call’ Marketing Has Taken Hold in India - Knowledge@Wharton. Knowledge@Wharton. [2018-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09) (美國英語). 
  4. ^ Kperogi, Farooq A.,. Glocal English : the changing face and forms of Nigerian English in a global world. Glocal English: The Changing Face and Forms of Nigerian English in a Global World. New York: Peter Lang. 2015. ISBN 9781453914946. OCLC 910816446. 
  5. ^ 5.0 5.1 'Miskol' is Filipino word of the year at conference - INQUIRER.net, Philippine News for Filipinos. 2008-03-16 [2018-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3-16). 
  6. ^ 6.0 6.1 ‘Miskol’ is word of the year, Philstar.com. philstar.com. [2018-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07). 
  7. ^ 7.0 7.1 東方網. 揭秘:“响一声就挂”电话背后有什么阴谋!. 2016-05-09 [2018-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12). 
  8. ^ 8.0 8.1 Telcos miss moolah on missed calls - Service Providers - Telecom - Indiatimes Infotech. 2007-03-09 [2018-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3-09). 
  9. ^ 9.0 9.1 Etiquettes go missing in missed calls!. The Financial Express. [2018-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10) (美國英語). 
  10. ^ dijit.net. ‘FLASHING' REPORT IDENTIFIES FOUR MILLION FLASH CALLS ON MOBILE NETWORK | Balancing Act — Africa. www.balancingact-africa.com. [2018-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10) (英語). 
  11. ^ 11.0 11.1 11.2 The Missed Call: The Decade’s Zeitgeist?. loose wire blog. 2010-11-10 [2018-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10) (美國英語). 
  12. ^ 12.0 12.1 Missed call ends in missing revenue. @businessline. [2018-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21) (英語). 
  13. ^ 13.0 13.1 13.2 13.3 13.4 Marketing a missed call. The Economist. [2018-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07) (英語). 
  14. ^ 14.0 14.1 This Missed Call Got The Right Number For Zipdial. Techcircle. 2011-03-14 [2018-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10) (美國英語). 
  15. ^ 15.0 15.1 WTF is missed-call marketing? - Digiday. Digiday. 2015-01-21 [2018-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10) (美國英語). 
  16. ^ 16.0 16.1 16.2 Dina, Arzoo. How much is a missed call worth?. https://www.livemint.com/. 2015-02-13 [2018-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10). 
  17. ^ 17.0 17.1 Sharma, Aman. Nearly 10 lakh people heard PM Narendra Modi’s Mann Ki Baat on mobile by giving missed call. The Economic Times. 2016-02-26 [2018-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10). 
  18. ^ Anand, Shefali. 5 Things You Can Get in India With a Missed Call. WSJ. 2016-05-13 [2018-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10) (美國英語). 
  19. ^ 19.0 19.1 Wasserman, Todd. Facebook Launches 'Missed Call' Ads in India. Mashable. [2018-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25) (英語). 
  20. ^ 20.0 20.1 20.2 Twitter Confirms Acquisition Of India’s Missed Call Marketing Platform ZipDial. TechCrunch. [2018-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4) (美國英語). 
  21. ^ ZipDial Has Turned 400M Missed Calls Into Moneymaking Connections. TechCrunch. [2018-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10) (美國英語). 
  22. ^ www.ETBrandEquity.com. HUL opens up Kan Khajura Tesan to advertisers - ET BrandEquity. ETBrandEquity.com. [2018-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10) (英語). 
  23. ^ 23.0 23.1 Irani, Delshad. #LikeABoss: Rural India plugged in, now HUL's Kan Khajura looks at bringing other brands on board. The Economic Times. 2015-07-01 [2018-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10). 
  24. ^ 3 golds for India at Cannes Lions, courtesy Hindustan Unilever's 'Kaan Khajura Tesan' - Firstpost. www.firstpost.com. [2018-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10). 
  25. ^ www.ETBrandEquity.com. Cannes Lions 2015: 3 Silvers, 3 Bronzes for India in Outdoor - ET BrandEquity. ETBrandEquity.com. [2018-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10) (英語). 
  26. ^ Bangladesh Youth Protest Exorbitant Internet Fees With Millions of Coordinated Missed Calls. Motherboard. 2013-01-29 [2018-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10) (美國英語). 
  27. ^ Bangladesh: Missed Call – A Tool For Protest? · Global Voices. Global Voices. 2013-01-25 [2018-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10) (英語). 
  28. ^ Banerjee, Tushar. Five unusual ways in which Indians use mobile phones. BBC News. 2014-02-12 [2018-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14) (英國英語). 
  29. ^ 網易. 人民日报:固定电话和400/800号码是诈骗重灾区_网易财经. money.163.com. [2018-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12). 
  30. ^ New phone scam involves overseas calls. Windsor Star. 2017-11-11 [2018-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28) (美國英語). 
  31. ^ Beware of calls from unknown numbers - Times of India. The Times of India. [2018-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7). 
  32. ^ 網易. 网易科技彻底调查响一声电话真相_网易科技. tech.163.com. [2018-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