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武訓墓及祠堂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武訓墓及祠堂
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山東省聊城市冠縣
分類古墓葬
時代
編號3-125
認定時間2006年12月7日
外部圖片連結
image icon 武訓墓外觀
image icon 武訓祠堂前方的塑像

武訓墓及祠堂,是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之一,現位於山東省聊城市冠縣武訓清朝期間一名興辦義學乞丐,其墳墓起初是一座土墓,後歷經修繕,改為水泥墓;武訓的祠堂亦得以建立。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武訓墓及祠堂遭到破壞,墓被紅衛兵挖開,遺體不知所終,祠堂也受砸損。武訓獲平反後,武訓墓進行重建工程,武訓祠也進行了整修和擴建工程。

歷史

[編輯]

清朝武訓是一名自幼家貧的乞丐,因為文盲而備受凌辱,因此決心為貧苦人家興辦義學;他最終成功建立三所義學,轟動朝野上下[1]。其後,武訓在其中一所自己開辦的義學裏病逝,按其遺囑葬於他建立的柳林祟賢義塾東面,其墳墓當時是一座土墓[1][2]。1903年,山東巡撫衙門爲武訓修繕陵墓、由鄉紳建立專祠,並就此事設立紀念碑;在中華民國成立後的1921年,曾擔任山東教育廳長的何思源撥款重建武訓祠,並為武訓製造一尊漢白玉雕像,置於祠堂內[2][3]。1936年,山東省政府主席韓復榘按照1903年武訓專祠的外貌,正式修建武訓祠堂;此工程由當地民眾捐款支持,一度因日本人侵而延誤[2]。武訓的土墓亦在1936年改為水泥墓[2]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1951年,領導人毛澤東發動對電影《武訓傳》和武訓本人的批判[4]中共中央華北局宣傳部向中共中央宣傳部提出請示報告,認為要移除關於武訓的塑像和紀念碑,但應該保留武訓墓,中央宣傳部對此批示「可予同意」[5]。但是,到了文化大革命期間,造反派違背中央指示,破壞武訓墓[5]。1966年8月下旬[a]冠縣第二中學全體師生前來挖墓,柳林農中柳林衛生學校的師生相繼加入;紅衛兵砸開以水泥製成的墓頂外殼、挖開青磚砌成的槨槨,把槨槨內的柏木棺材砸開[2][4][6]。及後,紅衛兵用棺材的底板抬起武訓屍骨,把遺骸遊街示眾,最終運到柳林北門西側附近的廢棄磚窯,召開批鬥大會[4]。武訓遺體此後不知所終,其失蹤過程有不同版本:第一種說法指,武訓的遺體已被紅衛兵焚燒成灰;第二種說法指,紅衛兵威脅武訓親屬不可收屍,一位不知名的牲口飼養員私下取得已被砸爛的遺體,葬在附近的水渠,確實地點不詳;武訓四世侄孫武玉泉則認為,武訓的曾侄孫武金興在批鬥大會當天的晚上取回遺體,埋葬於一幅麥子地,至今難以找回[4][7][8]。武訓祠堂亦在文化大革命時遭到砸損,祠堂內的牌位神龕被毀[2][9]

後來,對武訓的批判隨着文化大革命結束而終止,武訓亦在1986年獲平反[4]。武訓墓在1989年進行重建工程,期間曾多次詢問相關人士,仍不能找回武訓的遺體[1][10]。一直主張為武訓恢復名譽李士釗參與了武訓墓揭牌儀式[11]。武訓祠也進行整修和擴建工程,更名「武訓紀念堂」[9]

武訓墓及祠堂是第三批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2]。根據山東省情資料庫的數據,此文物保護單位每年有數千人參觀,其中在1993年接待了超過2,500名訪客[13]

結構

[編輯]

武訓墓及祠堂周圍有青磚搭成的圍牆,牆外有河水環繞,是一所整體呈長方形的大院子[14]。圍牆周長890.12米,裏面的建築物坐北朝南,呈中軸線排列[14]。武訓墓呈圓包形,高兩米、周長十米,墓的前方有一塊石碑,上面有徐運北題寫的「武訓先生之墓」字樣[14][15]。武訓祠堂位於武訓墓前方,髙12米、東西長16米、南北闊10.25米,採用了歇山式屋頂屋簷向上翹起,正門上面有同樣由徐運北手書的「武訓紀念堂」五字,前方有武訓的半身漢白玉塑像;祠堂還運用了減柱法,室內看不到柱子[9][14][16][17]。武訓祠堂大門牌坊有一道長140米、樹立了26塊石碑的碑廊,碑廊東西兩面分別設有「高歌台」和「武訓魂亭」[14]。武訓墓的北面有一座陳列室,用作展示武訓的生平[17]

參註

[編輯]

註釋

[編輯]
  1. ^ 此為主流說法;山東人民出版社的《山東省志》記載指,武訓墓是在1967年被挖。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1.2 武训纪念馆. 中國冠縣. 2015-07-20 [2016-0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08). 
  2. ^ 2.0 2.1 2.2 2.3 2.4 2.5 山东省志. 山東人民出版社. : 362. 
  3. ^ 靖曉紅 (編); 王慧 (編). 武训:办义学感动近代官方 兴学歌至今传唱不衰. 聊城晚報. [2016-0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08). 
  4. ^ 4.0 4.1 4.2 4.3 4.4 何鄉. 《武訓傳》重見天日 武氏後人曾被抄家. 時代周報. 2012-08-23: 1–4 [2016-0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08). 
  5. ^ 5.0 5.1 楚序平; 劉劍. 当代中国重大事件实录. 華齡出版社. 1993: 521. ISBN 9787800822858. 
  6. ^ 鄧力群; 李力安; 李松晨; 有林; 唐合儉; 杜述勝. "文革"档案: 1966-1976. 當代中國出版社. 1999. ISBN 9787800928239. 
  7. ^ 徐世平. 重读历史:毛泽东当年为什么要批判武训?. 東方網. 2015-05-04 [2016-0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08). 
  8. ^ 宋代倫 (編). 文革時期被挖墳的曆史名人:從孔夫子到李鴻章. 大公網. 2013-07-16: 22 [2016-0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08). 
  9. ^ 9.0 9.1 9.2 林聲. 中囯百年历史名碑. 遼寧敎育出版社. 1999: 72. 
  10. ^ 邢培華. 也说武训墓“文革”遭劫记. 中國檔案報. 2006-01-20 [2016-08-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09). 
  11. ^ 龐玉偉 (編). 知名学者李士钊:被武训精神打动 为武训呐喊毕生. 聊城晚報. 2016-08-03 [2016-08-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09). 
  12. ^ 山东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山東博物館. 2012-01-29 [2016-08-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09). 
  13. ^ 第二辑 其他地区主要旅游景点. 山東省情網. [2016-08-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09). 
  14. ^ 14.0 14.1 14.2 14.3 14.4 武训墓及祠堂. 聊城市文廣新局. 2014-04-17 [2016-08-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09). 
  15. ^ 張紅; 尹蔚. 武訓義學第一處(愛心無國界).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04-05-12 [2016-08-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09). 
  16. ^ 朱悅華. 冠县访武训.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14-12-09 [2016-08-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09). 
  17. ^ 17.0 17.1 武训祠. 新華社. 2010-03-15 [2016-08-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