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風暴尼古拉斯

這是一篇優良條目,請按此取得更多資訊。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熱帶風暴尼古拉斯
Tropical Storm Nicholas
熱帶風暴(美國
即將達到最高強度的熱帶風暴尼古拉斯
形成2003年10月13日
消散2003年11月5日
2003年10月23日起轉變成溫帶氣旋
最高風速1分鐘持續 70英里/小時(110公里/小時)
最低氣壓990毫巴百帕);29.23英寸汞柱
死亡無報道
損失
影響地區佛羅里達州美國墨西哥灣沿岸地區
2003年大西洋颶風季的一部分

熱帶風暴尼古拉斯(英語:Tropical Storm Nicholas)是2003年大西洋颶風季10至11月間存在的一場持續時間較長的熱帶風暴。系統源於10月13日熱帶大西洋中部的一股東風波[注 1],其存在期間一直受到中等強度風切變影響,因此發展速度較為緩慢。尼古拉斯的深層對流緩慢組織,於10月17日達到風力時速110公里的最高強度。風暴存在的大部分時間裏都在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動,之後轉向北上,並因風切變增多而減弱。風暴再度轉向西進並有短暫增強,之後又一次轉向北上,於10月24日轉變成溫帶氣旋。成為溫帶風暴後,尼古拉斯以環狀路徑向西移動,之後一星期里,風暴前進方向很不穩定,並逐漸組織成熱帶低氣壓,再由另一片不具備熱帶天氣系統特徵的低氣壓吸收。低氣壓繼續向西移動,穿越佛羅里達州後最終於11月5日在美國墨西哥灣沿岸地區上空消散。

尼古拉斯在熱帶氣旋階段沒有對陸地產生影響,之後吸收系統的低氣壓也只產生了一些降水、陣風和大浪。吸收尼古拉斯的低氣壓幾乎發展成了熱帶氣旋,但由於受到中等強度的風切變限制,系統無法得到進一步發展。

氣象歷史[編輯]

根據薩菲爾-辛普森颶風風力等級的強度繪製的風暴路徑圖
圖例
  熱帶低氣壓(≤62 km/h)
  熱帶風暴(63–118 km/h)
  一級(119–153 km/h)
  二級(154–177 km/h)
  三級(178–208 km/h)
  四級(209–251 km/h)
  五級(≥252 km/h)
  未知

10月9日,一股東風波離開非洲海岸向西移動,於10月10日發展出廣闊的低氣壓區[2]。10月12日清晨,位於佛得角群島西南方向約1300公里海域的低氣壓區周圍組織出對流[3]。隨着外界環境中的上層風變得更加有利[4],系統的組織性得以改善,只是環流中心起初還保持在暴雨區的西側[5]。包裹大規模環流的表面環流朝最深層對流的西部邊緣附近位置移動,美國國家颶風中心估計系統於10月13日在佛得角群島西南偏西方向約1660公里洋面發展成第十九號熱帶低氣壓[6]

由於所處海域存在中等強度的西南向風切變,低氣壓的組織較為緩慢[2],到10月14日清晨,紅外線衛星雲圖上仍然沒有呈現出明確的風暴中心[7]。低氣壓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動並逐漸強化,於10月14日晚在向風群島以東約1930公里洋面升級成熱帶風暴並獲名「尼古拉斯」(Nicholas[2]。10月15日,深層對流的結構已有顯著改善,只是風暴中心仍然與降雨活動區的最深層位置分離[8]。受北面的中層高壓脊影響,風暴向西北偏西方向前進,雖受風切變的不利影響但仍繼續增強。10月16日,由於垂直風切變減少,並且上空有更有利於熱帶天氣系統發展的反氣旋存在,[9]尼古拉斯的組織結構得到大幅改善,帶狀特徵和對流格局都變得更加層次分明[10]。氣旋繼續增強,於10月17日在背風群島以東約1410公里海域達到風力時速110公里的最高強度。經德沃夏克分析法估算,尼古拉斯有達到颶風強度標準的潛力,但微波圖像顯示風暴結構混亂,沒有任何跡象表明其中存在眼狀特徵[2]

低氣壓吹襲佛羅里達州的衛星圖像

達到最高強度後不久,尼古拉斯因西南向風切變增多而減弱,環流中心也短暫從深層對流中暴露出來[11]。由於副熱帶高壓脊出現缺口,風暴於10月18日轉向北上。10月20日,尼古拉斯略向西面轉向,系統風速此後降至熱帶風暴的最低標準[2]。對流大幅消散,但出乎氣象機構預料的是,氣旋再度爆發出深層對流並因此強化[12]。風速提高到每小時85公里後,尼古拉斯再度因風切變增多而減弱,並在轉向西北移動後於10月23日降級成熱帶低氣壓。受副熱帶高氣壓出現缺口的影響,氣旋轉向北上,在退化成殘留低氣壓後於10月24日失去熱帶天氣系統特徵,轉變成溫帶氣旋。風暴殘留接下來的行進路線形成大規模的逆時針環,氣旋向西移動,並於10月29日短暫增強成溫帶風暴。系統繼續沿西南方向一股不具備熱帶天氣系統特徵的低氣壓關聯的暖鋒向西移動,移動路線形成第二個逆時針環並南下。[2]10月30日,系統殘留的下層環流上空有對流增長,美國國家颶風中心認為,朝水溫較高海域前進的系統有潛力發展成熱帶或亞熱帶氣旋[13]。系統再次以小規模逆時針環形路徑前進,於10月31日組織成熱帶低氣壓。低氣壓轉向西進,朝一片不屬熱帶天氣系統的低氣壓靠近,於11月1日與其融合。[2]

11月1日,吸收尼古拉斯的天氣系統中有對流增長,美國國家颶風中心表示系統隨着有可能發展成熱帶或亞熱帶氣旋[14]。低氣壓繼續快速向西移動,在此期間只產生有零散的對流,於11月3日穿越佛羅里達州。系統進入墨西哥灣後轉向西北偏西[2],尚未得到進一步發展便於11月4日登陸路易斯安那州東南部[15]。系統繼續向內陸行進並迅速減弱,最終於11月5日在路易斯安那州和密西西比州上空逐漸消散[16]

影響、紀錄和命名[編輯]

吸收尼古拉斯的低氣壓給巴哈馬和佛羅里達州帶雲局部暴雨[14]墨西哥灣北部沿岸也有部分地區受到影響[15]。低氣壓產生的陣風給佛羅里達州東部和西部沿海帶去強烈的海潮和離岸流[17],系統雨帶登岸之時,卡納維拉爾角記錄下時速55公里的陣風[18]。低氣壓還在美國東岸沿海產生0.6至1.2米的涌浪[19]。總體而言,沒有任何報道表明尼古拉斯及其後的低氣壓有造成任何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2]

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在實際操作中決定,如果吸收尼古拉斯的低氣壓之後發展成熱帶或亞熱帶風暴,就會以「奧德特」(Odette)來為其命名。在颶風季後的分析中,該機構曾考慮將系統歸類為未經編號的熱帶低氣壓,但最終因缺乏系統存在熱帶天氣系統特徵的證據而作罷。[20]。如果尼古拉斯達到颶風強度,那麼它將成為1900年以來於10月在熱帶大西洋深處成為颶風的8個熱帶氣旋之一[21]

參見[編輯]

註釋[編輯]

  1. ^ 東風波指的是沿信風移動的倒置低壓槽[1]

參考資料[編輯]

  1. ^ Glossary of NHC Terms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13-03-25 [2015-03-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01).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Beven, Jack. Tropical Storm Nicholas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4-01-07 [2015-04-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2). 
  3. ^ Stewart. October 12 Tropical Weather Outlook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3. 
  4. ^ Cobb/Jarvinen. October 12 Tropical Weather Outlook (2)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3. 
  5. ^ Pasch. October 13 Tropical Weather Outlook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3. 
  6. ^ Pasch. Tropical Depression Nineteen Discussion One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3 [2015-04-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2). 
  7. ^ Franklin. Tropical Depression Nineteen Discussion Two.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3 [2015-04-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2). 
  8. ^ Stewart. Tropical Storm Nicholas Discussion Seven.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3 [2015-04-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0-22). 
  9. ^ Beven. Tropical Storm Nicholas Discussion Thirteen.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3 [2015-04-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2). 
  10. ^ Stewart. Tropical Storm Nicholas Discussion Eleven.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3 [2006-1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2). 
  11. ^ Beven. Tropical Storm Nicholas Discussion Seventeen.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3 [2015-04-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2). 
  12. ^ Pasch. Tropical Storm Nicholas Discussion Thirty.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3 [2015-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2). 
  13. ^ Stewart. October 30 Tropical Weather Outlook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3. 
  14. ^ 14.0 14.1 Avila. November 1 Tropical Weather Outlook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3. 
  15. ^ 15.0 15.1 Avila. November 4 Tropical Weather Outlook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3. 
  16. ^ Avila. November 5 Tropical Weather Outlook (報告).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3. 
  17. ^ Florida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News Archive. 2006 [2015-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15). 
  18. ^ Mosely & Spratt. Utilizing a Local Data Assimilation and Prognostic System to Aid With the Timing, Placement, and Impact of Short-Range Tropical Weather Hazards (PDF). NOAA. 2004 [2009-03-19].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9-03-19). 
  19. ^ Sean Collins. Wavetraks November Newsletter (新聞稿). Surfline Forecast Team. 2003. 
  20. ^ Gary Padgett. November 2003 Tropical Cyclone Summary. 2003 [2006-1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8-22). 
  21. ^ Pasch. Tropical Depression Nineteen Discussion Five.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3 [2015-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2). 

外部連結[編輯]

2003年大西洋颶風季的熱帶氣旋編輯
薩菲爾-辛普森颶風風力等級
TD TS C1 C2 C3 C4 C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