箬橫鎮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箬橫鎮
鄉級行政區
坐標:28°23′36″N 121°31′27″E / 28.39338°N 121.52419°E / 28.39338; 121.52419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上級行政區溫嶺市
村級區劃單位數
時區北京時間UTC+8
行政區劃代碼33 10 81 103 000[2]
電話區號+86 

箬橫鎮地處溫嶺東南沿海,區域面積115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積89086畝。轄108個行政村、6個居委會,常住人口142930人。2008年開始,鎮政府不再駐駐團浦南路169號,已喬遷至新址——橫濱大道南段。

箬橫的由來[編輯]

箬橫以橋為名,古名:團浦。明嘉靖《太平縣誌》載:「箬橫橋,在盤馬司西。」「團浦,在六都,入郡邑槽運所經之處。」箬橫橋,沈明仁《平倭紀略》作聶王橋,地名無正字,隨意書之。」民國19年(1930)聶王橋重修時,發現一塊條石,上刻「聶王橋」三字,沈明仁所記屬實。箬橫之名另一傳說:戚繼光平倭寇時,沿運糧河追倭至此,問幕僚地名,幕僚不知,瞥見一片大箬葉橫於橋墩一側,隨意答「箬橫」,戚繼光即在軍事地圖上記下。箬橫以此名。

村居[編輯]

蘆浦鎮下轄以下村級行政區劃單位[3]

居民區[編輯]

繁榮、建設、民主、團結、北新、箬橫、解放、埭頭、司城、馬橋、義民、朝西、浦頭、水岸、東浦苑

[編輯]

常樂、繁榮、翻身、咸田、團結、下金、王家、高園、李橋、中庫、長山、灣張、田東、彭林、長塘、希洋、亞湖、歲坊、新建、西浦、花芯、下墩、西墩、三甲、南塘、匯頭、東馬、紅升、新屋、下朱、陳家、紅豐、謝家、東紅、盤馬、婁江、東浦、泥城、山東、西江、下謝、前江、車路、下李、橋下、龍崗、高樓、田後、岸蔡、新基、西陳、上葉、橫陳、琅洋、夏程、西樓、下閘、泥屋、莊聯、浦岙、東方、嚴家、旗杆、海城、上軒、下軒、海防、濱海、濱勝、浦北、張家、三房、五房、和平、勝利、貫莊、三星、白水田、西匯頭、街龍頭、三頂橋、黃岩塘、下山頭、前九份、毛山下、五份頭、東洋里、樂邦寺、百畝坦、龍王宮、三透里、石牌橋、晉岙里、廟南河、大路毛、匯頭林、東橋頭。[4]

歷史[編輯]

明初於鎮東設盤馬巡檢司,地即為府縣槽運所經之處。明代從新河經箬橫至松門,疏通運糧河,將黃岩、太平兩縣的軍米運至松門衛及楚門所、隘頑所,備抗倭官兵軍糧。清順治十八年(1661),因台灣鄭成功抗清,清廷認為沿海居民接濟義軍,派尚書蘇納海到台州,製造無人區。太平縣東南邊海十里內居民於此時遷入內地。木城外鑿護河,即木城河。它是從新河、塘下經箬橫鎮,合運糧河至松門。在康熙八年(1669)始展復遷棄界外。然田園尚有荒廢,至二十二年鄭克塽投降,界才全部恢復。以後曾多次疏浚河道。如清同治十年(1871),疏浚經箬橫的諸河道。民國21年(1932),疏浚運糧河、司城河。民國31年(1942),疏浚木城河和箬松河等。本世紀30至40年代,運糧河為溫嶺東部沿海的主要航道,而箬橫鎮成了它的中間樞紐。當時有20噸的小汽船行駛,從海門經箬橫至松門(即海松線)。抗日戰爭時,海門封鎖,另闢路橋經箬橫到松門的航線(即路松線)。從新河寺前橋經箬橫至松門的航線,在抗日戰爭前後一直暢通,至今仍是南北水路交通紐帶。木城河、運糧河和箬松河通航能力為20噸左右。支流有司城河、翻身河、馬橋河、下金河。這些蛛網般的中小河港,溝通了本鎮東西、南北,並環抱老城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箬橫沒有公路通外地,就是靠這些水路通航的。
清康熙十二年(1673),此地為箬橫村。乾隆二十八年(1763),為團浦莊。民國5年(1916),為箬橫鎮。20年分設箬橫鎮、團浦鄉。24年並為箬橫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於1950年分設箬橫鎮、鎮東鄉、太和鄉。1956年為箬橫鎮、鎮東鄉。1960年並為箬橫鎮,1992年合併山前鄉、白峰鄉。2002年合併東浦鎮、高龍鄉及貫莊鄉。

社會經濟[編輯]

2007年全鎮實現工業總產值101.1億元,比上年增長16.2%;財政總收入和地方財政收入1.63億元和6042.4萬元,分別增長24.4%和23%;農民人均純收入8740元,增長18.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9.22億元。

著名景點[編輯]

境內水庫[編輯]

學校機構[編輯]

境內有一所普通高級中學 —— 溫嶺市箬橫中學。該中學是省二級重點中學,空軍飛行學員培訓基地,省新課程樣本學校。在箬橫中學校內,矗立着一架退役後的戰鬥機。

參考資料[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