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蕪湖城隍廟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蕪湖城隍廟儀門(近年重建)

蕪湖城隍廟是中國安徽省蕪湖市的一座城隍廟,位於鏡湖區東內街60號。

南宋趙與時賓退錄》卷八有「蕪湖城隍祠,建於吳赤烏二年」之語,據此蕪湖城隍廟被認為是中國見於記載最早的城隍廟,歷史可追溯至三國吳赤烏二年(239年)[1][2][3]。《蕪湖縣誌》記載:城隍廟在縣治東,宋紹興四年(1134年)建,永樂八年(1410年)重修,成化年間增建兩廊、前門,天啟六年(1626年)復修,康熙乾隆修葺,咸豐年間被毀,光緒六年(1880年)重建,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重修[4][5]。1950年代,蕪湖專署將城隍廟改為大禮堂,後被改為皖南大戲院[1][6]。2016年,蕪湖城隍廟恢復建設規劃方案獲通過[2],復建工程於2022年初開工[7],2024年初完工,並於當年春節期間對外開放[8]

蕪湖城隍廟參照明、清的格局恢復重建,建築包括儀門、東廂房、西廂房、顯佑殿、寢殿、三座配殿等[9]

參考資料[編輯]

  1. ^ 1.0 1.1 胡毓驊. 解读我国最早的城隍庙. 尋根. 2018, (5): 28–36. CNKI XGZZ201805006. 
  2. ^ 2.0 2.1 中国最早城隍庙将复活:芜湖城隍庙. 央廣網. 2016-10-18 [2024-04-18]. 
  3. ^ 王玲. 试析宋代道教与城隍信仰习俗的关系. 中華文化論壇. 2014, (8): 167–175. CNKI ZHWL201408034. 
  4. ^ 《(民國)蕪湖縣志·卷四十》 民國八年石印本. 城隍廟:在縣治東。宋紹興四年建。明洪武初,封顯佑伯。永樂八年,縣丞周宗溥重修。成化間,知縣陳源增兩廊、前門。天啟六年,知縣雷起龍復修。清康熙間,邑人俞廷瑾暨子亮臣先後捐修。乾隆十四年,邑衆與徽人合貲新葺,閱五載告竣,殿廡肖像咸完美焉。五十五年,大殿前添建捲篷三楹,內速報司,舊為邑人許傳忠造,咸豐間燬。光緒六年,邑人胡毓英、何義彰、程廼封、王榮和、甘嗣趙、彭永淇等募捐重建。光緒三十二年,由商民醵貲重修。 
  5. ^ 《(嘉慶)蕪湖縣志·卷三》 清嘉慶十二年重修民國二年重印本. 城隍廟:在縣治東。宋紹興四年建。明洪武初,封顯佑伯。永樂八年,縣丞周宗溥重修。成化間,知縣陳源增兩廊、前門。天啟六年,知縣雷起龍復修。國朝康熙間,邑人俞廷瑾曁子亮臣先後捐修。乾隆十四年,邑衆與徽人合貲新葺,閱五載告竣,殿廡肖像咸完美焉。五五年,大殿前添建捲篷三楹,內速報司,舊為邑人許傳忠造。 
  6. ^ 天下第一城隍庙 (PDF). 大江晚報. 2021-02-25 [2024-04-18]. 
  7. ^ 古城再现城隍庙. 蕪湖市人民政府. 2023-02-15. 
  8. ^ 芜湖城隍庙春节对外开放. 蕪湖日報. 2024-01-18 [2024-04-18]. 
  9. ^ 蕪湖發佈. 芜湖城隍庙,开放在即!. 澎湃新聞. 2024-01-14 [2024-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