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紈紈
葉紈紈(1610年—1632年),字昭齊,蘇州府吳江(今江蘇省蘇州市)人。葉紹袁與沈宜修的長女、葉小紈、葉小鸞、葉小繁的姊姊。[1][2]
生平
[編輯]葉紈紈三歲能朗誦《長恨歌》,十三歲就能作詩,書法風格強勁有力。[1]
崇禎四年(1631年)八月葉紹袁仿效李攀龍《秋日村居詩八首》,沈宜修、葉紈紈、葉小紈、葉世佺、葉小鸞都有詩和之。[3]
葉家中婢女隨春,容易臉紅,葉小鸞曾為她寫成一闕《浣溪沙》,葉紈紈、葉小紈、沈宜修也跟着寫詩應和。[4]
崇禎五年(1632年),葉小鸞準備要嫁給崑山人張立平,葉紈紈作了首催妝詩(《送瓊章妹於歸》)[5],結果葉小鸞在出嫁前五天去世,葉紹袁曾在評《送瓊章妹於歸》時提到:「詩成而妹死,妹死而身隨死,豈知一首催妝,竟作兩邊鬼話。天壤之間,如何有此慘事異事!」[1][2]葉紈紈哀傷而作《哭亡妹瓊章(二首)》並於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抑鬱而死,得年二十三歲,葉紹袁悲痛之餘,將二人遺集葉小鸞《返生香》、葉紈紈《愁言》(又名《芳雪軒遺集》)刻入《午夢堂集》出版。葉小紈一時痛失二位至親,於是寫雜劇《鴛鴦夢》描繪三結拜兄弟的感情隱喻姊妹三人情誼。
崇禎六年(1633年),葉紹袁寫了《甲戌元日大雨思亡女》悼念女兒們。
葉小鸞與葉紈紈的突發死亡,震驚當時的江南文壇,除葉紹袁、沈宜修夫婦兩人寫有多篇詩文悼念女兒門外,江南地方的文人、名媛(如黃媛介有《傷心賦》)也都有不少輓詩悼念,這些詩文、祭文後來都收錄於葉紹袁的《彤奩續些》。
詩詞創作
[編輯]葉紈紈在十七歲的時嫁給袁儼之子,婚後七年生活不如意,詩詞風格悲淒蒼涼,多發抒思念愁苦之情,故作品名為《愁言集》。 《名媛集》讚賞葉紈紈的詩俊逸蕭永,如新桐初引,青山照人,其詞也是如此。
軼聞
[編輯]葉紈紈曾有過出家的念頭,但因為家人的反對,成了葉紈紈的遺憾,《夢中思隱作》詩中表示出家的願望已經望不可及。
崇禎九年(1636年)葉紹袁在妻子沈宜修逝世的隔年,邀泐庵法師,第二次招沈宜修及葉紈紈、葉小鸞的魂,葉紹袁於《續窈聞》文中闡述他感受到沈宜修、葉小鸞、葉紈紈的魂並能對談互訴思念之情。法師稱葉紈紈前世為男子,為變成女子日夜祈求觀音大士,最終投胎轉世為葉家之女,據招魂所示,沈宜修、葉紈紈、葉小鸞等葉家女眷死後靈魂都隨法師在無葉堂修行。[6]
家庭
[編輯]父母
[編輯]- 葉紹袁,字仲韶,號天寥道人,明朝工部主事。
- 沈宜修,字宛君,山東副都御使沈珫之女。
丈夫
[編輯]兄弟姊妹
[編輯]- 葉世佺,字雲期(大弟),有《祭亡姊昭齊文》。
- 葉世偁,字聲期(二弟)
- 葉世傛,字威期(三弟)
- 葉世侗,字開期(四弟)
- 葉世儋,字遐期(五弟)
- 葉燮,字星期,號己畦(幼弟)
- 葉小紈,字惠綢(次女),著有雜劇《鴛鴦夢》。
- 葉小鸞,字瓊章(三女)
- 四女失載
- 葉小繁,字千纓(五女)
評價
[編輯]- 錢謙益:「皈心法門,日誦梵莢,精專自課。」《列朝詩集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