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裴琰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裴琰之(?—?),唐朝絳州聞喜縣(今山西省運城市聞喜縣)人,出自河東裴氏西眷南來吳房,六世祖是裴叔業的兄弟裴令寶,五世祖裴彥遠,高祖裴鑒,曾祖扶州刺史、臨汾公裴獻,祖父隋朝魏郡丞裴羅,父親祠部郎中裴公緯。

永徽年間,裴琰之為同州司戶參軍,當時裴琰之年輕,美容儀,同州刺史李崇義看不上他。對他說:「同州是三輔,吏事繁重,你要是求輕便之官,不要留此!」裴琰之唯唯而應。同州有數百道積年舊案件,李崇義故意讓裴琰之馬上斷案。裴琰之命書吏數人,連紙進筆,一日斷畢,文翰精美,與奪合理。李崇義驚道:「裴公為什麼藏鋒芒,以鑄成鄙夫之過?」於是裴琰之名動一州,號「霹靂手」。後為永年縣令,有惠政,官民刻石稱頌。官至倉部郎中,因年老患病去職。其子裴漼侍疾十餘年,不肯出仕。裴琰之去世,裴漼擢明經,踏入仕途。《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作裴漼為裴琰之兄裴瑾之的兒子,裴琰之的兒子為裴緬。裴緬之子諫議大夫裴系。

參考文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