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西索米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西索米(白話字:Sí-so͘-mì)(Si-Sol-Mi),是臺灣喪禮西洋音樂樂隊的代稱;若在宣傳或喜慶場合則稱「法拉梭」(Fa-La-Sol)。[1]

歷史

[編輯]

1930年,陳若瑟神父在羅厝天主堂擔任本堂時成立了一支樂隊,並親自指導其成員管樂器吹奏技巧。1937年,道明會戴剛德神父接任羅厝本堂駐堂神父,並為該樂隊聘請樂師加強訓練,又為其隊員訂製制服;其制服披風顏色為色,以備在喜慶或喪葬場合使用。在阮立德神父接任駐堂神父後,他接手成立第三代樂隊,並以傳教社交及賺取額外收入為主要目的。在1945年國民政府接管臺灣前後,樂隊經常主動支援地方當局在慶典或特別活動上演出。[1]

至於「Sí-so͘-mì」一名由來是因有首喪禮樂曲起頭為「Si-So-Mi」三個音名,當地民眾在口耳相傳下便以其作喪禮西樂隊服務的隱語[1]

此後,西洋音樂樂隊紛紛成立於各教堂之下,為教會的各種儀式進行器樂伴奏。同時,各地方政府在舉行特別活動時都開始邀請西洋音樂樂隊到場助興,各地傳統信仰中心也紛紛仿效使用西洋樂器為其儀式伴奏。[2]

相關條目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1.2 懷古念舊--死蘇物. lotsu.catholic.org.tw. [2018-0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7). 
  2. ^ 魏光莒; Wei, Kuan-chu. 北斗女子樂隊探討. 南華大學建築與景觀學系環境藝術碩士班. 2011 (中文(臺灣)).  Authors list列表缺少|last2= (幫助)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