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講武堂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講武堂,位於貴陽城南南明河畔,有房舍二百餘間,為清代建築。抗日戰爭時期,為大夏大學校址[1][2]。今已無存,遺址為河濱公園對面黔劇院及貴州師範學院所在地[3]:312

歷史[編輯]

講武堂最早為貴州錢局,清末設為貴州武備學堂,1906年改為貴州陸軍小學辛亥革命後建成貴州陸軍講武堂,1913年停辦。1917年3月重建貴州陸軍講武學校,1926年周西成改為貴州陸軍崇武學校,1929年因周西成戰死而停辦[4]。1937年時,有軍隊駐紮於此,為貴陽市中學以上學生軍訓之處[1][2]

1937年12月,貴州省政府將講武堂撥給復旦大夏第二聯合大學作為臨時校址,原駐守軍隊陸續搬出。1938年4月,聯大分開後,繼續作為大夏大學校址。1944年12月初,日軍沿黔桂鐵路進逼貴州南部的獨山,大夏大學北上赤水,遷至赤水文昌宮。講武堂被難民佔住[1][2]

參考資料[編輯]

  1. ^ 1.0 1.1 1.2 廖大偉. 迁黔大夏大学研究. 東華大學. 2013. [永久失效連結]
  2. ^ 2.0 2.1 2.2 驻黔八年 乐育英才_贵阳日报数字报. epaper.gywb.cn. [2017-07-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01). 
  3. ^ 贵阳市地方志·社会志 掌故分志. [永久失效連結]
  4. ^ 周萬國. 崇武校长刘其贤. 貴陽文史. 201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