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德里歐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7年4月9日) |
《費德里歐》 | |
---|---|
里歐諾雷,或夫婦之愛 Leonore, oder Der Triumph der ehelichen Liebe | |
貝多芬作品 | |
作品號 | 72 |
創作 | 1805年 |
演出 | 1805年11月20日[1] |
《費德里歐》(Fidelio),也譯為菲岱里歐,原名《里歐諾雷》(Leonore),是貝多芬第72號作品,也是他唯一的一部歌劇。歌劇的最終版本是兩幕劇,但首演的時候是三幕。
簡說
[編輯]- 音樂:路德維希·凡·貝多芬
- 腳本:讓·尼可萊·布伊利、約瑟夫·馮·索恩萊特納、喬治·弗里德里希·台治克(也譯弗里德里希·格奧爾格·特萊什克)
- 三個版本
- 演出時間:大約2.5小時
- 劇情地點:西班牙國家監獄,離西維爾幾里遠
- 劇情時間:18世紀
背景
[編輯]創作過程
[編輯]1803年維也納河畔劇院院長伊曼紐爾·希卡內德(Emanuel Schikaneder)請貝多芬為他的歌劇院寫一部歌劇,當時預計使用的劇本是《維絲塔之火》(Vestas Feuer,一部古羅馬時代的英雄劇)[3]。希卡內德希望藉由此劇的成功,加強同駐院作家貝多芬之間的關係[3]。第二年,貝多芬與歌劇院的新領導人布勞恩(Braun)男爵簽了約。貝多芬採納了宮廷劇院秘書約瑟夫·馮·索恩萊特納(Joseph von Sonnleithner)的建議,採用一部法國歌劇腳本,即讓·尼可萊·布伊利的《里歐諾雷,或夫婦之愛》(Léonore ou L'amour conjugal)[註 1][4]。這部歌劇的題材在法國大革命的背景之下不乏原型人物,婦女英勇而機智地將自己的丈夫救出牢獄,這一題材符合當時人們的口味[註 2][5]。
布伊利的腳本由法國作曲家皮耶·嘉沃譜曲,1798年2月19日在巴黎費多劇院上演。此版劇本包含二幕、十三首音樂,相當程度啟發了貝多芬[6]。此外,意大利文腳本的《里歐諾拉》也值得一提,由斐迪南·佩爾譜曲的《里歐諾拉》於1804年10月3日在德累斯頓演出,收到歡迎[註 3]。索恩萊特納的德語版十分忠於原著,也按照貝多芬的要求,將原來的12首歌擴大到18首,但沿用了當中不少音樂序號[1]。
劇名
[編輯]貝多芬起初希望使用《里歐諾雷》一稱,劇院為了避免與佩爾版本相混淆,將標題改為《費德里歐》[註 4][5][1]。
演出
[編輯]歌劇的總譜於1805年秋天完成,原先計劃10月15日在維也納首演,但因為戰事影響而推遲至11月20日演出。由於當時維也納被法國佔領,本地人不願意與法國官兵在一起看戲,所以首演的反映十分冷淡,演出三場後就停演了。後來貝多芬將原來的三幕壓縮為二幕,讓情節更緊湊,改寫後的序曲稱「里歐諾雷第3號」。《費德里歐》的第二版於1806年3月29日在維也納上演,並受到了熱烈的歡迎[註 5][2]。之後由於貝多芬認為自己在財政上受到了欺騙,在演出了五場後,他收回了總譜。此後的8年《費德里歐》沒有登上過舞台。
1814年《費德里歐》的演出權被轉讓給宮廷劇院,貝多芬同意繼續修改。這個浩繁的工程真使貝多芬花盡心血,他為此還記下了250頁的筆記。導演兼劇作家喬治·弗里德里希·台治克加工並潤色了文字,貝多芬也重新改寫了樂曲,從而使主人公的悲劇形象更突出,作品的主題思想更加彰顯,就是里歐諾拉那種具體的高尚的救夫行動被強調了。1814年5月23日《費德里歐》以最終的形式上演,並獲得重大的成功,這已是9年時間了[註 6][4][7]。
出版
[編輯]1826年於法國,內容為1814年演出的第三版[7]。
劇情
[編輯]角色
[編輯]- 唐·費南多(Don Fernando),大臣,男中音
- 唐·皮扎羅(Don Pizarro),國家監獄長,男中音
- 弗洛倫斯坦(Florestan),囚犯,男高音
- 利奧諾拉(Leonora),弗洛倫斯坦之妻,化名「費德里歐」(Fidelio),女高音
- 羅可(Rocco),監獄看守,男低音
- 馬捷琳娜(Marcelline),羅可的女兒,女高音
- 雅丘諾,門衛,男高音
- 第一位囚犯,男高音
- 第二位囚犯,男低音
- 守衛士兵;囚犯;群眾,合唱
情節
[編輯]第一幕
[編輯]政治犯典獄長皮扎羅怕自己的罪行被弗洛倫斯坦揭發,羅織了罪名讓弗洛倫斯坦入獄。弗洛倫斯坦之妻利奧諾拉女扮男裝並化名費德里歐潛入監獄,到監獄看守羅可手下工作。羅可的女兒馬捷琳娜愛上了費德里歐,並且冷落自己的未婚夫雅丘諾。費德里歐利用羅可對自己的信任,說服羅可,讓自己也可以跟隨着與囚犯接觸。但羅可有一個條件,就是費德里歐不能接近一名被特別關閉的囚犯。利奧諾拉猜想,這就是自己的丈夫。
皮扎羅來視察,因為他收到風聲,大臣會來監獄視察,所以他一下子就提高了警覺。若大臣發現了弗洛倫斯坦沒死,真相就會暴露。所以不是弗洛倫斯坦死,就是他亡。他命令羅可下手謀殺掉弗洛倫斯坦。羅可開始還拒絕,但後來在金錢的誘惑下還是服從了。他要和費德里歐為弗洛倫斯坦挖一個墓。利奧諾拉十分憤怒,她請求羅可,讓囚犯們出來透透氣,暗中觀察一下,丈夫可在裏面。但遺憾在囚犯中並不見弗洛倫斯坦的身影。皮扎羅對羅可十分憤怒。
第二幕
[編輯]在地牢裏,弗洛倫斯坦出現幻覺,看到妻子利奧諾拉像天使一樣出現了。利奧諾拉請求羅可,給這囚犯一點酒和麵包。他很快就認出了囚犯就是自己的丈夫,但弗洛倫斯坦卻沒有認出她。皮扎羅來了,弗洛倫斯坦與之爭論起來。皮扎羅手裏拿着匕首上前。 突然,利奧諾拉上前插在二人之間,拿出一支手槍頂住皮扎羅。千鈞一髮之際,嘹亮的小號聲宣佈着大臣來了。皮扎羅要逃跑。弗洛倫斯坦和利奧諾拉得救了,互相擁抱。大臣認出了弗洛倫斯坦,查出了真情,釋放了監獄的囚犯。
音樂
[編輯]《費德里歐》是一部帶有對白的編號歌劇,特別是第一景,監獄看守羅可的性格就是通過對白大大變的鮮明起來的。(但現在的演出對白都會被大大刪減的)。第一幕里羅可的詠嘆調,馬捷琳娜與雅丘諾的二重唱聽起來是如此的柔和,簡樸又明快。他們三人加上利奧諾拉的四重唱是歌劇的高潮。還有在第一幕里有着歌劇史上最出名最動人的場景,囚徒的合唱。
在費德里歐和羅可為弗洛倫斯坦掘墓的那一景,他兩人之間的對白有樂隊伴奏。人們稱之為旋律劇。
利奧諾拉和弗洛倫斯坦的對手戲中的音樂,充分體現着貝多芬的交響樂思維,他並沒有過多的考慮人聲的特質。這一段對演唱者來說是難度極大的。樂隊的伴奏在監獄的場景里漸漸變的尖銳和不和諧(特別是皮扎羅的復仇之歌以及皮扎羅和羅可的二重唱裏面)而利奧諾拉在第一幕的詠嘆調和弗洛倫斯坦第二幕的詠嘆調都是先有一段吟誦,然後再接入的。
序曲
[編輯]一共有4首序曲。1號C大調序曲可能根本沒正式上演過(它是為布拉格的演出設計的,但演出取消了),直到貝多芬逝世後以作品第138號發表。2號是首演時用的。3號《大利奧諾拉序曲》讓貝多芬覺得內容太廣了。現在大多的做法是,在第2幕終場前演奏,作為過渡,並為背景轉換贏得時間(馬勒首先這麼做)。第4號費德里歐序曲,是貝多芬在終稿時創作的,從此,就用這最後一首作為歌劇的序曲。
影響
[編輯]- 1822年扮演利奧諾拉的德國女高音歌唱家威海敏娜·施羅德·德瑞安使得該劇在海外名聲大噪。她還使得華格納體驗到歌劇的魅力。據華格納本人提到,這對他自己日後的藝術創作影響深遠。
- 1904年馬勒的演繹為後世確立範本。1928年在列寧格勒的無產階級版引起大轟動。宣佈大臣到步的小號聲響起後,在背幕上打出大字:後面的情節是國王釋放了所有囚犯。這有違我們的階級思想,我們要揭下這假面具。
錄音節選
[編輯]- 奧托·克倫佩勒指揮愛樂管弦樂團
- 卡拉揚指揮柏林愛樂管弦樂團
- 費倫茨·弗里喬伊指揮巴伐利亞國家歌劇院管弦樂團和合唱團
- 伯恩斯坦指揮維也納愛樂管弦樂團 DG
- 柯林·戴維斯爵士指揮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
- 福特萬格勒指揮維也納愛樂管弦樂團
- 伯姆指揮德累斯頓國立歌劇院管弦樂團
其他
[編輯]- PHILIPS旗下的Fidelio系列產品即以此為名
參考資料
[編輯]- 註釋
- ^ 貝多芬還十分喜歡這位作家的另一部歌劇《送水人》。
- ^ 里歐諾雷的原型可能是「杜蘭尼的貴婦」(Dame de Touraine),她從雅各賓黨人的監獄中救出了自己的丈夫。參見威廉·岑特納撰寫的前言。
- ^ 必須注意的是,相較於法語的Léonore,之後上演的義版劇名則是稱Leonora。
- ^ 承前註,各語言文法有所不同,依德語習慣應該改稱為Leonore。至於費德里歐之名則是來源於莎士比亞的《辛白林》中一位忠誠女人的化名。參見威廉·岑特納撰寫的前言。
- ^ 貝多芬在此次演出仍然嘗試使用《里歐諾雷》的名稱,不過再一次被劇院拒絕。
- ^ 由於演出前新的序曲(今人所知的E大調費德里歐序曲)還未完成,必須以《雅典廢墟》序曲做演出。新的序曲則是在5月26日才公開演出。
- 參照
- 期刊論文
- 黃啟信. 貝多芬費黛里奧序曲之分析與指揮詮釋 (碩士論文). 輔仁大學. 2008 [2022-10-27].
- 陳泰吉. 貝多芬歌劇《費戴里奧》之序曲研究 (碩士論文).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2011 [2022-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