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阿土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阿土司,也稱阿氏土司,明清時期在土族地區設置的一個土司,世居今青海樂都老鴉堡,因自第三代開始以「」為姓而得名。始祖失喇本為元朝甘肅省郎中,明洪武四年(1371年)率部歸附明朝,第三代土司阿吉憑戰功被授以百戶。清順治二年(1645年),十三世阿土司阿世慈歸附清朝,至1931年8月青海省政府下令取消土司制度,阿土司共經歷560年,先後有21任土司。

歷史

[編輯]

阿土司的始祖失喇[a]本為蒙古人元朝末年時曾任甘肅行省郎中,居住在今寧夏平羅一帶。元明鼎革後,失喇棄官攜帶家眷遷居青海海東地區。明洪武四年(1371年),祁貢哥星吉朵爾只失結等此前歸附明朝的蒙古官員在西寧一帶招撫各部,失喇率部歸附,被任命為總旗[b],在河州衛指揮使韋正軍中效力,奉命在湟水南岸的阿鸞堡(今屬海東市樂都區洪水鎮)駐牧聽調,族人開始定居於樂都一帶[1]

失喇之子把爾加曾被授為小旗隨征,是為第二代土司。把爾加之子阿吉憑戰功被授以百戶,後世子孫均以「阿」為姓。明成化年間,失喇六世孫阿雄襲職,後因功被擢升為副千戶正德二年(1507年),阿雄之子阿正襲職,後被升為指揮同知嘉靖年間,阿正之子阿清襲指揮僉事職。後因第十一世阿土司阿承印陣亡,再次被升為指揮同知。清順治二年(1645年),第十三世阿土司阿世慈歸附清朝。順治十二年(1655年),襲指揮同知職。光緒二十年(1894年),第二十一任阿土司阿成棟襲職。1931年8月,青海省政府下令取消土司制度,阿成棟成為最後一任阿土司。[2]

歷任土司

[編輯]

備註

[編輯]
  1. ^ 也作「失剌」
  2. ^ 一說為小旗

參考

[編輯]
  1. ^ 阿俊蓉; 梁玉金. 河湟阿氏土司族群历史记忆下的社会文化互动. 青海社會科學. 2014, (1): 163–167,196. 
  2. ^ 劉維新. 西北民族词典. 新疆人民出版社. 1998: 8. ISBN 9787228043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