馭遠號無防護巡洋艦
一艘海安級巡洋艦,無法分清是「海安」號還是「馭遠」號[1]
| |
歷史 | |
---|---|
清朝 | |
船名 | 馭遠 |
建造方 | 大清江南造船廠 |
鋪設龍骨 | 1873年 |
下水日期 | 1873年12月23日 |
啟用 | 1875年冬 |
結局 | 1885年2月14日沉沒 |
技術數據 | |
船型 | 無防護巡洋艦 |
排水量 | 2,630長噸(2,672公噸) |
船長 | 300呎(91米) |
型寬 | 42呎(13米) |
吃水 | 21呎(6.4米) |
動力輸出 | 1,750匹指示馬力(1,300千瓦特) |
動力來源 | 單軸,往復式發動機 |
船速 | 12節(22公里每小時;14哩每小時) |
乘員 | 372 |
武器裝備 |
「馭遠」艦是一艘清朝海軍所建造的蒸汽驅動無防護巡洋艦。本艦是海安級的兩艦之一,另一艘是姊妹艦「海安」號。直到20世紀30年代,這兩艦都是中國建造的最大艦隻。在中法戰爭期間,本艦積極參加了保衛南京的戰鬥,並加入分艦隊派往台灣解除封鎖。1885年2月15日,「馭遠」號在石浦海戰中沉沒。
設計
[編輯]作為一艘海安級木製蒸汽驅動軍艦,「馭遠」號是由江南造船廠為南洋水師所設計建造,也是該廠建造的第一款巡洋艦[2][3]。本艦在江南造船廠內的編號為第六號,由美國工程師設計[4]。在1931年「平海」號輕巡洋艦建成歸國之前,「馭遠」號與其姊妹艦「海安」號是中國海軍最大的艦隻[3]。
「馭遠」號全長300呎(91.44米),排水量為2,800公噸(2,756長噸)[a],是中國建造的首款超過2000噸的軍艦[5][3]。該艦艦體總長為300呎(91.44米)[b][7],舷寬42呎(13米),平均吃水深21呎(6.4米)[3]。全艦木質外殼以鐵釘連接捻縫工藝來建造,未裝備裝甲[6]。此外,由於在建造時使用了來自俄勒岡州和溫哥華的劣質松木,使得本艦木質部分在使用了幾個月後就已經出現了明顯的腐爛跡象[8]。
其艦載推進系統由4座鍋爐[c]為1台1,750匹指示馬力(1,300千瓦特)[d]2缸立式往復式發動機提供蒸汽以驅動單軸漿[3][1]。這使其巡航速度可達到12節(22公里每小時;14哩每小時)[e][3][6]。此外本艦還安裝了三根桅杆並配備了帆具裝備,1艘輪機舢板和8艘桅帆舢板,而其常規核定船員編制為372人[f][3][6]。
本艦的武裝最初包括2門安裝在上層甲板的9吋(229毫米)前膛炮和安裝在舷側的24門70磅惠特沃斯艦炮[3]。在隨後的檢修中,舷側艦炮被更換為大小不一的克虜伯炮:上層甲板兩門為8.2吋(210毫米),舷側被更換為4門5.9吋(150毫米)炮和20門4.7吋(119毫米)炮[9]。「馭遠」號最終的造價達到了318,717兩[g],預算超支使其建成後並未立即投入使用[3]。
服役
[編輯]「馭遠」號於1873年開建,同年12月23日從江南造船廠下水,在該廠內生產編號為第6號,比「海安」號晚了19個月[3][11]。下水後,為彌補超支的建造成本,「馭遠」號一開始並沒有及時投入現役,而是留在吳淞區作為倉庫和警備船[8]。
1884年中法戰爭期間,法國海軍遠東艦隊在馬江之戰中向中國軍隊發動了攻擊。隨後,本艦被編入南洋水師,以防法軍艦隻北上攻擊南京。但法國軍隊並沒有攻打南京,而是瞄準了台灣[12]。為此,本艦在1884年11月與「超勇」號、「揚威」號、「開濟」號、「南琛」號、「南瑞」號無防護巡洋艦以及小型風帆戰船「澄慶」號組成援閩編隊前往台灣以打破法國艦隊對該島的封鎖[13][14][6]。然而因朝鮮發生事變,「超勇」號和「揚威」號緊急趕赴朝鮮[6][15]。剩餘5艘艦隻組成艦隊由吳安康指揮繼續南下援台,其中「馭遠」號則由金榮指揮[14]。在艦隊所有指揮官中,只有「澄慶」號艦長蔣超英有過海上訓練的經驗[13]。
石浦海戰
[編輯]這支由5艘南洋水師軍艦組成的艦隊於1885年1月18日離開上海向南行進[6]。期間,吳安康於2月1日以燃煤用盡為由進入石浦港進行補給[16]。孤拔率領的法軍艦隊則於2月7日開始主動出擊北上搜索前來的中國艦隊[17]。2月13日清晨,法國艦隊在檀頭山附近發現了正要返回上海的南洋水師的五艦編隊[18][19]。彼時中國艦隊正以V字形編隊行進,航速較慢的「馭遠」號和「澄慶」號兩艦在編隊最後[13]。於是孤拔下令向中方發起進攻[18]。航速較快的「開濟」號、「南琛」號以及「南瑞」號借着大霧迅速避開了法軍艦隊,而「馭遠」號和「澄慶」號則退避回石浦港[18]。
「馭遠」號和「澄慶」號兩艦經三門灣進入石浦港灣內,法國艦隻由於不熟悉水道而沒有進入港灣內,僅僅是分三路封堵出口[20]。1885年2月14日,孤拔派角蝰號(Aspic)炮艦和偵察號(Éclaireur)偵巡艦入三門灣偵察,確定「馭遠」號和「澄慶」號在石浦港媽祖宮前泊位。[21][22]2月15日凌晨,法軍旗艦「巴雅」號艦載兩艘杆雷汽艇分別由副長帕爾馬·古爾登中校和水雷官埃米爾·杜博克率領出擊,進行過偵察的拉威爾中尉負責引水[23][24],成功地隱藏在三門灣內各種大小的漁船之中[25]。凌晨三點半,古爾登的杆雷艇以杆雷擊中馭遠號艦尾右側,但杆卡在馭遠號上,不得不棄杆,艇上一名法國水手被擊中落水而亡[26][27]。杜博克的杆雷艇再度以杆雷擊中馭遠號右舷,兩艇在清軍炮火下一起撤退[26]。
天亮時,「馭遠」號和「澄慶」號雙雙被發現已沉沒[28]。兩江總督曾國荃奉旨調查,回奏稱兩艦均被法軍以魚雷擊中,清軍為避免延燒到艦上火藥爆炸或被法軍捕獲而自行擊沉。[29][30]然而,法軍方面的戰報則聲稱「澄慶」號不是由法軍擊沉[25][28]。後世史學界對此有多種記載,除了有包括當事軍官在內的清政府官員報告被法軍擊沉說[18][27],也有資料指出是艦上成員為避免被俘自行鑿沉說[18],甚至是被己方火炮誤傷說[28]。當時正駐在「馭遠」號上的美國顧問L·C·阿靈頓記錄稱當法軍快艇來襲時,中方並未有有效的抵抗,岸上的炮兵也只是在「馭遠」號遭到襲擊後才開火[31]。其中有一枚炮彈擊中了「澄慶」號,這可能導致了該艦的沉沒[31]。這是整場中法戰爭期間中方最後一次有艦隻被擊沉,而「馭遠」號是在衝突中被擊沉的最大的船隻[25][32]。
腳註
[編輯]註釋
[編輯]引文
[編輯]- ^ 1.0 1.1 1.2 1.3 陳悅 2015,第68頁
- ^ 陳悅 2015,第70頁
-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Wright 2000,第34頁.
- ^ 4.0 4.1 4.2 汪衍振 2012,第570頁
- ^ 陳悅 2015,第68,70頁
- ^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劉傳標 2011,第153頁
- ^ 范永進 et al. 2017,第131頁.
- ^ 8.0 8.1 Wright 2000,第35頁.
- ^ Chesneau & Kolesnik 1979,第395頁.
- ^ 樊百川 2003,第1521頁
- ^ 《中國艦艇工業歷史資料叢書》編輯部 1994,第928頁
- ^ Wright 2000,第63頁.
- ^ 13.0 13.1 13.2 Wright 2000,第64頁.
- ^ 14.0 14.1 劉傳標 2017,第408頁.
- ^ 田昭林 2019,第467頁
- ^ 陳悅 2018,第280頁
- ^ 劉傳標 2011,第153-154頁
- ^ 18.0 18.1 18.2 18.3 18.4 劉傳標 2011,第154頁
- ^ 陳悅 2018,第280-281頁
- ^ 《石浦鎮志》編纂委員會 2017,第984-985頁
- ^ 孤拔戰報 1885,第36頁
- ^ 紀榮松 2002,第11頁
- ^ 孤拔戰報 1885,第36-37頁
- ^ 紀榮松 2010,第32-33頁
- ^ 25.0 25.1 25.2 Wright 2000,第65頁.
- ^ 26.0 26.1 孤拔戰報 1885,第37頁
- ^ 27.0 27.1 《石浦鎮志》編纂委員會 2017,第985頁
- ^ 28.0 28.1 28.2 陳悅 2018,第286頁
- ^ 曾國荃 2008,第203-204頁
- ^ 王彥威 & 王亮 2015,第1158頁
- ^ 31.0 31.1 Arlington 1931,第42頁.
- ^ Sondhaus 2004,第76頁.
參考資料
[編輯]- 陳悅. 巡洋舰. 中国军舰图志 1855-1911 第1版. 上海: 上海書店出版社. 2015-11. ISBN 978-7-5458-1154-4. OCLC 932045897 (中文(中國大陸)).
- 陳悅. 中法海战 = NAVAL BATTLES OF SINO-FRENCH WAR. 海洋文庫. 北京: 台海出版社. 2018-03. ISBN 978-7-5168-1761-2 (中文(中國大陸)).
- 樊百川. 清季的洋务新政. 上海: 上海書店出版社. 2003-04. ISBN 7-80622-784-9 (中文(中國大陸)).
- 范永進; 朱瑤翠; 曹俊. 经济新常态和企业新变革. 上海: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2017-09. ISBN 978-7-5520-2141-7 (中文(中國大陸)).
- 曾國荃. 曾国荃集 二. 2008年9月 [2022-04-13]. ISBN 7999011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0) (中文).
- 劉傳標. 船政人物谱 上. 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17-11. ISBN 7-211-07655-0 (中文(中國大陸)).
- 劉傳標. 近代中国船政大事编年与资料选编 第1册. 北京: 九州出版社. 2011-11. ISBN 9787-5108-1258-3 (中文(中國大陸)).
- 《石浦鎮志》編纂委員會 (編). 石浦镇志 中. 寧波: 寧波出版社. 2017-06. ISBN 7-5526-2897-9 (中文(中國大陸)).
- 田昭林. 中国战争史 第3卷 宋辽至明清. 鳳凰文庫·歷史研究系列. 南京: 江蘇人民出版社. 2019-01. ISBN 978-7-214-21843-8 (中文(中國大陸)).
- 王彥威; 王亮. 清季外交史料 3. 長沙: 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5-05. ISBN 7-5648-2133-7 (中文(中國大陸)).
- 汪衍振 (編). 中法战争. 北京: 中國青年出版社. 2012-04. ISBN 978-7-5153-0680-3 (中文(中國大陸)).
- 《中國艦艇工業歷史資料叢書》編輯部. 中国近代舰艇工业史料集. 中國艦艇工業歷史資料叢書 第1版.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10. ISBN 7-208-01858-8. OCLC 33457900 (中文(中國大陸)).
- Arlington, L.C. Through the Dragon's Eyes. London: Constable & Co. 1931. OCLC 1216573 (英語).
- Chesneau, Roger; Kolesnik, Eugene M. (編). Conway's All the World's Fighting Ships 1860–1905. Greenwich, UK: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79. ISBN 0-8317-0302-4 (英語).
- Sondhaus, Lawrence. Navies in Modern World History. London: Reaktion. 2004. ISBN 978-1-86189-202-7 (英語).
- Wright, Richard N.J. The Chinese Steam Navy. London: Chatham Publishing. 2000. ISBN 978-1-861-76144-6 (英語).
期刊來源
[編輯]- 紀榮松, 《清法戰爭孤拔提督的“八野”座艦》, 《臺灣風物》, 2002年, 卷52 (4期) [2022-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11) (中文(臺灣))
- 紀榮松, 〈參與清法戰爭的法國巡洋艦、砲艦和杆雷艇〉, 《淡江史學》, 2010-09-01, 22期: 147–188頁 [2022-04-11], doi:10.29712/THR.201009.0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11) (中文(臺灣))
- THE FRANCO-CHINESE WAR.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1885-03-28 [2022-04-11]. ISSN 0312-63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11) (英語).
- United States Office of Naval Intelligence (編), Report of Vice-admiral Courbet to the Minister of Marine, Matsou, February 17, 1885, Information from abroad. Papers on Naval Operations during the year ending July, 1885, General information series, No. IV, Washington D.C.: General Printing Office, 1885年 [2022-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11)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