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主題:立陶宛/特色條目/10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波羅的海之路(英語:Baltic Way愛沙尼亞語Balti kett拉脫維亞語'Baltijas ceļš'立陶宛語Baltijos kelias;俄語:Балтийский путь),又稱自由之鏈波羅的海之鏈,是發生於1989年8月23日的一次大規模和平示威。大約有200萬人加入這場活動,他們手牽手組成一個長度超過675公里的人鏈,穿過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這一示威是為了希望世界能夠關心三國共同的歷史遭遇——在1939年8月23日蘇聯納粹德國秘密簽訂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中,該三國被蘇聯佔領。該活動起源於1980年代在西方城市舉行的「國際黑絲帶日」抗議活動。它標誌着蘇聯與納粹德國之間的《莫洛托夫—里賓特洛甫條約》成立50週年。

此事件場景震撼、牽動情緒,在國內外均大收宣傳之效。這次活動為波羅的海激進主義者提供了將波羅的海獨立問題定位為不止是政治問題,而且是道德問題的機會。蘇聯當局以激烈的口吻回應,但沒有採取任何建設性的行動修補三國與蘇聯其他地區間日益擴大的鴻溝。示威後7個月,立陶宛成為首個宣告獨立的蘇聯加盟共和國。1991年9月6日,蘇聯政府正式承認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獨立。東歐劇變之後,8月23日成為波羅的海三國、歐盟和其他國家的紀念日,稱為「黑絲帶日」或「歐洲史達林主義和納粹主義受害人紀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