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奇幻作品
奇幻作品屬於維基百科藝術主題的基礎條目擴展。請勇於更新頁面以及改進條目。 |
---|
翻譯
[編輯]Speculative fiction好像是一個比較新的詞,中文裏還沒有一個比較統一的稱呼,包括奇幻、科幻和恐怖小說,一些中文的翻法混和歷史幻想小說, 思考小說, 推測性小說, 臆想小說, 思索性小說--Shizhao 08:43 2003年11月28日 (UTC)
- 那麼作為wiki應該偏向於使用哪個詞呢? Coral 09:24 2003年11月28日 (UTC)
- 「思索性小說」聽起來最適合。-Menchi 23:25 2003年11月28日 (UTC)
譯名
[編輯]文中的厄修拉.勒吉恩的部分,我想接着寫這位作者的條目。但是因為她是位女性作家,這個譯名有些易於混淆。又因為她的書現在有中文版,而官方譯名是娥蘇拉.勒瑰恩。想請問若我將文中的譯名代換成這個的話,原編者的意見如何呢。謝謝
您也是地海的愛好者嗎?很高興能在這裏遇到同好。不過娥蘇拉·勒瑰恩的條目已經存在多時了,請您參考一下。采豫 05:22 2005年8月30日 (UTC)
大陸的通行譯名是厄修拉·勒吉恩
東方奇幻小說
[編輯]移動自Talk:奇幻小說
東方奇幻小說是什麼?,沒聽說過--百無一用是書生 (Talk) 05:58 2004年11月2日 (UTC)
就是以東方幻想故事為主軸的小說。陰陽師[1]和十二國記[2]都算啊! 我是新人啦,還沒有摸熟…先想好再打。--芝蘭 12:08 2004年11月3日 (UTC)
- 編了兩次之後,發現簡體也有這個條目。建議合併到簡體版本。--[[User:Theodoranian|虎兒 (留言)]] 14:09 2004年12月5日 (UTC)
移動完畢
我覺得這段很有爭議,因為對西方社會來說所謂的非西方包括波斯也算東方,好像很多人都把東亞等同於東方
- 這裏的確是把東亞等同於東方。至少以大部分中文使用者的習慣來說,「東方」是不包括中東的吧 :p 。- 采豫 13:52 2006年4月26日 (UTC)
妳說波廝 妳是白種人嗎 蠻王柯南就是西亞背景的作品
《龍槍》和《真理之劍》應該不算到名著裏面去吧
[編輯]歐美奇幻裏面的那些條目都是經典作品,《龍槍》和《真理之劍》這兩個商業性作品放在裏面,不管是名氣還是水平都差的太遠。
以開啟遊戲結合小說來推銷方面,《龍槍》絕對有開門派的經典地位,《真理之劍》有它獨到的地方,雖然裏面有很多美國動作電影跟沙文主義的元素,再來說什麼是經典作品,拖爾金的《魔戒》夠經典了吧,可是在某些傳統文學人士眼中卻是不入流,一部奇幻小說夠不夠好不是一兩個書評就能決定的,就算是本所謂的不入流小說,如果可以吸引一批讀者跟後進作家,那麼它也算是出名了,搞不好還能開宗立派--Blauncher 13:59 2005年9月10日 (UTC)
這件事有個簡單的解決方案。如果你認為《龍槍》和《真理之劍》還不夠重要,那麼請你將你認為更重要的作品全部加上來,那麼這兩個系列出現在這個列表上,就不會那麼突兀了(排名墊底?XD )。為了避免有人質疑「排前面的是不是就比較重要」,我將歐美奇幻的作品順序重排成以出版年份為準,應該是比較客觀。不過日本和中國作品的部份就請其他熱心朋友幫忙一下 :p 。采豫 13:43 2005年9月11日 (UTC)
這裏有美國的locus科幻雜誌在1987和1998分別作的兩次All time poll,可以作為作家作品參考: http://www.locusmag.com/SFAwards/Db/LocusAT1987.html http://www.locusmag.com/SFAwards/Db/LocusAT1998.html
- 個人以為既然為中文版面,為何不以在華文地區擁有較高知名度的奇幻文學來討論呢?暫且不論國外排名,單就華文地區而言《龍槍》的重要性應該不亞於《魔戒》吧。231 2007年11月12日 (一) 14:27 (UTC)
建議加入一級標題:奇幻要素
[編輯]可以放在「分類」前後。我可以毛遂自薦幫忙寫這個部分:)玉風令 02:42 2005年10月11日 (UTC)
歡迎加入維基人的行列。請別客氣,想動手就上吧!:) 可以先讓雛形呈現,大家再來討論細節。采豫 11:31 2005年10月11日 (UTC)
關於我編的作品
[編輯]BMI的問題沒人回應也就算了 冰與火之歌的討論寫了一大堆 也沒人上來給點建議--218.161.1.189 12:54 2006年4月28日 (UTC)基多拉
古代的史詩和神話都不應當包括入奇幻內,因那些故事在當時被認為是真實的,實際上就是神話和宗教的一部分,否則聖經也算是奇幻了。
相對下奇幻不論有何等深刻的教訓,極其量只是一種「宣道文學」,最多隻能跟約翰·本仁的天路歷程並論,雖然是世界名著但不會有人真的相信字面的意思。
最可能是作者在面對生死等有所覺悟,但也明知不會想到去補充既有宗教或創立新宗教,因為作者可能已經「去魅」了,所以即使是瀕死體驗之類,也不會認為「現在」真的有具體的天使找上門,所以只背有寓言性質。
這和神曲或荷馬史詩等,為補充聖經或宗教文學的語境是有很大的分別。這在早如「天路歷程」的作者,近一些如「魔戒」的作者托爾金背景都可見到。
其次是出於娛樂和商業的取向,希望在打破既存宗教和神話,因為涉及歷史上宗教團體和族群間的恩怨,所以有需要以虛構背景來表達神話式的語言。 而後者只是想用一種宗教語言寫下他們的心得,這可和新興宗教的創建人有不同的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