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維基百科:同行評審/福州市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福州市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編輯]

本條目參照英文維基中城市條目的結構編寫,述及福州的各個方面,在結構內容上已基本完備。希望能得到維基同仁更多的建議,協助條目改善,力爭達到完美條目標準,參選特色條目。—Lu Hung-nguong (留言) 2009年11月7日 (六) 21:37 (UTC)[回覆]

評審期︰2009年11月7日至2009年12月7日

內容與遣詞[編輯]

包括條目內的學術成份、遣詞造句、翻譯精確性、完成度及連貫性等一概與內容有關的要點

格式與排版[編輯]

包括維基化、專題格式、錯別字與標點符號、外文內容及排版等資訊
  • 本條目文字上幾乎無可挑剔,我覺得現在唯一美中不足就是缺乏特色的城市天際線圖片,或者是一幅閩江沿岸的全景圖。我一直在試圖找到這樣的角度拍攝福州,居住同城的朋友可以一起來幫忙考慮怎樣拍攝。比如,這張圖片效果就不錯,如果是全景就更好了。--越王山の涕淌君 (留言) 2009年11月8日 (日) 14:02 (UTC)[回覆]
    • 福州現代天際線最有代表性的應該在閩江沿岸,把中洲島囊括進去最好,如果在市中心拍,和中國乃至亞洲的其他城市幾乎沒什麼區別。Panoramio上有一些照片就很不錯,比如:這張這張。能用單鏡反光機拍是最好的。如果拍攝有困難的話,和前面這些圖片的作者聯繫取得使用權也不失為一種辦法。— Lu Hung-nguong (留言) 2009年11月8日 (日) 15:02 (UTC)[回覆]
  • (!)意見,文首的英文應該意義不大,下面已有一段專門在講外文名。Asegew (留言) 2009年12月7日 (一) 01:41 (UTC)[回覆]
  • (!)意見,強烈建議將註釋標記移到標點符號之前,第一中文沒有空格,註釋放在標點之後和後一句話的聯繫更緊密;第二程序無法將句號後面註釋標記判斷為這句話的內容,見到一行的開始便是沒有由頭的註釋標記不讓人不爽麼。--刻意 2009年12月9日 (三) 03:59 (UTC)[回覆]

參考與觀點[編輯]

包括各類型的參考文獻、中立觀點、以及其他中文維基百科內的方針與指引等

以往記錄[編輯]

請參見條目的討論頁

歷史段落分標題沒有共和國[編輯]

歷史段落分標題沒有共和國,直接「民國至今」,並且還有「中共福州市政府」、「中共國務院」不中立和不正確的詞語。請記住只有「中共福州市委」、「福州市人民政府」,沒有「中共福州市政府」這種說法。—5·12中国爱 2009年12月5日 (六) 04:01 (UTC)[回覆]

宋元黃金時期三四百年也只有一段,民國至今不到10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沒有理由一定要單獨成段。「中共福州市政府」並非什麼「不中立」詞語,只是不準確的稱謂而已,我已修改,如有遺漏之處還請指出。—Lu Hung-nguong (留言) 2009年12月5日 (六) 20:40 (UTC)[回覆]
請看清楚,是「不中立和不正確的詞語」,宋元、民國和共和國不一樣。宋元已經成為歷史,而民國還在台灣存在。所以一定分開。—5·12中国爱 2009年12月6日 (日) 06:09 (UTC)[回覆]
分不分開和「民國還在台灣存在」有什麼關係?分開又不能改變這個事實。如果按閣下所說「民國還在台灣存在」,那麼標題直接用「民國時期」就可以了,您看如何?原本處於內容和結構均衡的考量才這麼分段的,您這樣的要求就很無理了。— Lu Hung-nguong (留言) 2009年12月6日 (日) 17:34 (UTC)[回覆]
民國是存在,但它只在台灣,福州市是在大陸,所以應該加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分標題。—5·12中国爱 2009年12月7日 (一) 04:17 (UTC)[回覆]
贊成民國、共和國分開,現在經我的修改應該不會有異議了。——蘇州宇文宙武之太陽殿 ♨迎仙宮 ★尚書省 2009年12月7日 (一) 04:26 (UTC)[回覆]
我前面說過分段標題的理由是考慮內容平衡,所以我依舊反對蘇州宇文宙武之太陽殿的修改。但讓我覺得無法理解的是,這位5·12中国爱對本條目的內容沒有做出任何貢獻,您所做的唯一修改就是增加一個標題,我真不知道您編輯維基究竟是為了貢獻知識,還是為了搞莫名其妙的意識形態。尤其在蘇州宇文宙武之太陽殿來修改之後,我覺得好奇為什麼蘇州宇文宙武之太陽殿突然對這個評審產生了興趣,結果就在蘇州的討論頁上發現了這位5·12中国爱留下的:「啊!!!你要去哪裏?你走了,我們內地維基百科人好像失去了一個有力的肩膀和靠山啊!555」這種讓人無語的留言。5·12中国爱您在討論頁上如何留言我無權過問,但我想問您的是:(1)您編輯維基的目的究竟是什麼,真的是為傳播知識嗎?(2)您把拉幫結派找人撐腰這種市井行為帶到維基里來,您沒有一絲愧疚嗎?每個人知識固然都有局限,但在維基上就是用規則、理性和可靠文獻說話的地方,我希望您能反思自己的行為。我也希望蘇州重新考慮自己的修改是否合理。如上。— Lu Hung-nguong (留言) 2009年12月8日 (二) 23:36 (UTC)[回覆]
對不起,您所謂的「內容平衡」理由可能不成立,看看「六朝時期」一段也很短,照您的說法為什麼不和前一段和後一段合併?說「對本條目的內容沒有做出任何貢獻」未免偏頗,任何人對條目的哪怕一個字節的修改,只要不是破壞行為,都可視為貢獻,請不要冷了他們的心。我對這個評審產生興趣確實是因為fxqf來求助於我,但這好像和「拉幫結派找人撐腰」沾不上邊啊?有很多人都曾經求助於人,難道這也是「拉幫結派找人撐腰」、「市井行為」?fxqf的理由也很充分,一般都會把現政權的歷史單列出來。別的我也不想多說,除了維基禮儀,也請以善意推定別人。——蘇州宇文宙武之太陽殿 ♨迎仙宮 ★尚書省 2009年12月9日 (三) 02:45 (UTC)[回覆]
言之有理,原先將六朝單獨成段是因為考慮到六朝時間長達300多年,現在我已將頭兩節合併為「遠古至六朝」,隋唐五代是福州文化和族群的成型期,所以有必要單獨成段,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仍然合併為一段。另外,請原諒我對5·12中国爱的看法,因為從他的行為中我確實看不到任何積極的貢獻。— Lu Hung-nguong (留言) 2009年12月9日 (三) 03:05 (UTC)[回覆]
我之所以提出修改「民國至今」,是因為我在製作各個城市的「行政區劃圖」,這種地圖比傳統更清楚,並且可以在地圖直接點擊城鎮連結,另外它可以簡繁轉換。閣下可以到我的User:fxqf/沙盒去看。我是在製作模板:福州市行政區劃圖時發現分標題只有民國、沒有共和國。如果說沒有積極的貢獻,那我只能說失望了。—5·12中国爱 2009年12月9日 (三) 09:18 (UTC)[回覆]
如果是這樣,那麼我收回前話,感謝您所做的相關貢獻。— Lu Hung-nguong (留言) 2009年12月11日 (五) 14:39 (UTC)[回覆]

似乎應刪去平話字、英語名稱[編輯]

似乎應刪去平話字、英語名稱,那並非福州的官方語言。在中文版好像沒有什麼別的中國大陸城市居然有英語名稱—冰熱海風 (討論) 2009年12月7日 (一) 10:27 (UTC)[回覆]

怎麼會「沒有什麼別的中國大陸城市居然有英語名稱」?上海廈門這些同為通商五口的城市不是也有英文名嗎?這一串英文名稱信息的存在能夠暗示讀者福州是中國最早向西方開放的城市,保留在條目中非但不顯不妥,而且還十分必要。平話字名稱的存在是因為這是福州本地人對這座城市的稱呼,也是為了反映在地文化,寧留毋刪。--越王山の涕淌君 (留言) 2009年12月7日 (一) 15:00 (UTC)[回覆]
PS,我很早就說過,官方語言的概念在中國很顯荒謬。因為中國大陸除了幾個少數民族語言外,所有漢語方言——無論通行範圍多麼廣——都沒有得到官方語言的地位。如果以「官方語言」為理由刪改,不但方言讀音不能立足於條目中,連哈爾濱瀋陽這樣一些反映關外歷史的滿語名稱也要刪掉,豈不是愈發荒謬了。--越王山の涕淌君 (留言) 2009年12月7日 (一) 15:05 (UTC)[回覆]
並沒有什麼荒謬的。實際上沒有任何方言(無論通行多廣)在其他華人地區被當做官方語言,只有粵語在港澳算是准官方語言。你舉的那些例子並不恰當,我沒發現那些城市的其他語言版本有這種情況,中文版那些條目的做法本身就不合理。以通行廣泛為標準才是荒謬的,奧羅莫人在埃塞俄比亞為最大民族,但是你看任何版本的埃塞俄比亞條目(除了奧羅莫語版),都沒有奧羅莫語名稱。平話字並非本地人稱呼,實際上它根本沒有在基督教徒外的人中通行過,現在的福州教徒也不是人人會用,與其他的白話字不同。英文也不是什麼「廣泛通行」的語言。一個百科條目不是虛構作品,不用使用「暗示」手法—冰熱海風 (討論) 2009年12月8日 (二) 02:19 (UTC)[回覆]
中文版那些條目的做法本身就不合理。——請問這個「理」是否有維基百科條目的相關文檔作依據?還是只是你個人認為不合理?如果能找到我們能共同遵守的規範的話,我欣然同意刪掉。任何版本的埃塞俄比亞條目(除了奧羅莫語版),都沒有奧羅莫語名稱。——舉這個反例一點都不恰當,因為如果我懂那個所謂的奧羅莫語的話,我會立馬替英文版和中文版條目增加奧羅莫語信息而且恐怕也不會被人回退,所以我能輕鬆置你的反例為烏有。所以,除非找到維基百科條目的相關規則文檔做支持,所有原文既已存在的信息都宜留不宜刪。另外,福州、廈門、上海的確屬於中國最早向世界開放的城市。我們這樣做暗示的是事實而不是杜撰的東西,請勿誤解「暗示」這個詞的正面意義。--越王山の涕淌君 (留言) 2009年12月8日 (二) 02:36 (UTC)[回覆]
命名方針:「請使用中文來對條目進行命名,並將外文原文附在條目的首行。」閣下莫非認為平話字、英文是外文原文??平話字非本地人稱呼,你也沒能作出反駁。相反你「輕鬆置你的反例為烏有」的說法倒是很容易變為烏有,因為「恐怕也不會被人回退」才是你個人假設,是你個人認為合理—冰熱海風 (討論) 2009年12月8日 (二) 04:56 (UTC)[回覆]
我不必拿出反駁。要給出反駁的是提出要刪除信息的人。另外提醒User:蘇州宇文宙武你的理由在我看來根本不成立,那麼沒達成共識之前請不要隨便自作主張動筆。達成共識指的是你們列舉出成文的維基方針,否則恕我拒絕接受任何對既有信息的刪除行為。--越王山の涕淌君 (留言) 2009年12月8日 (二) 11:09 (UTC)[回覆]
刪除與增添者有同樣舉證的義務。當初增加那些並非公認的信息就沒有給出證明,所以當初加進去就是不合法的。你要規則文檔,我已拿出,也就給出了對你的反駁。我也沒有曲解「暗示」的意義(你可以去查現代漢語詞典),恰恰是你故意扭曲詞語的含義。—冰熱海風 (討論) 2009年12月8日 (二) 14:15 (UTC)[回覆]
任何人都有權利刪除信息,我也拒絕接受任何對既有信息的添加行為。英語既不是官方語言,也不是通用語言,更不是福州一詞的詞源,有什麼理由要加上?所謂「中國最早向世界開放的城市」根本不是理由,就因為它最早開放,所以要加英語?誰規定的?為什麼不加上其他語言?平話字我不清楚,不置可否。——蘇州宇文宙武之太陽殿 ♨迎仙宮 ★尚書省 2009年12月9日 (三) 02:33 (UTC)[回覆]
關於平話字,請注意維基「名從主人」的原則,所以即使反對用平話字標註,至少也應該用國際音標對「福州」的福州話讀音進行標註,這是最起碼的標準。有人有理由反對使用平話字來標音,那麼有人同樣也有理由反對使用「漢語拼音」標註,二者都不具備官方語言的地位。至於英語,我不置可否,有人反對用英語標註,從邏輯上也說得過去,我不會堅持加注英語,但我個人認為加上英語能夠方便許多維基用戶查找信息,而這也是維基的目的所在。— Lu Hung-nguong (留言) 2009年12月8日 (二) 23:43 (UTC)[回覆]

「請使用中文來對條目進行命名,並將外文原文附在條目的首行。」——這條規則看不出跟本條目的現狀有任何牴觸。如果英文僅僅是從了漢語拼音(就如同今天中國大多數國際知名度不太高的城市那樣),那麼倒是不必寫出。但是福州在Fuzhou之前有很多廣為流行的其他拼寫大量存在於西方文獻中,所以這些信息宜留不宜刪。平話字的樓上已經解釋很清楚了,我不再贅述。--越王山の涕淌君 (留言) 2009年12月9日 (三) 00:38 (UTC)[回覆]

平話字根本不符合「名從主人」原則,它既不是「主人」(福州人)所設計,也從沒在福州人中通行,且早已廢棄,我大學的班長就來自福州,但他根本不曉得平話字為何物。漢語拼音是「中國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獻羅馬字母拼寫法的統一規範」(法律給它的地位,雖然沒有「官方」二字,但其他很多「官方語言」在它們國家法律中也不一定包括與「官方」同意的字),為聯合國認可,但是你要刪去我也不反對。佛羅倫薩同樣有佛羅倫斯、非冷次、翡冷翠等譯名大量存在於中方文獻中,但怎麼沒見意大利語版(FA)把這些東西列於其上?雖然要避免地域中心,但是有一種中心不可避免,就是以中文為中心。—冰熱海風 (討論) 2009年12月9日 (三) 02:04 (UTC)[回覆]
如我所言,用國際音標標註,您是否有意見?— Lu Hung-nguong (留言) 2009年12月9日 (三) 02:10 (UTC)[回覆]
我不反對—冰熱海風 (討論) 2009年12月9日 (三) 02:21 (UTC)[回覆]
我有一折中方案,英文等不必列在開頭,但可加開一段描述福州一詞的拼寫,其中加入英文等,這樣大家都滿意了,不知如何?——蘇州宇文宙武之太陽殿 ♨迎仙宮 ★尚書省 2009年12月9日 (三) 02:54 (UTC)[回覆]
實際上這一段已經有了(「在西方文獻中的名稱」),但我是反對它存在的。這裏並非英文、法文維基百科,應以中文為中心—冰熱海風 (討論) 2009年12月9日 (三) 03:03 (UTC)[回覆]
如果您反對的是「在西方文獻中的名稱」一段,我表示強烈質疑。中文維基不是「中文中心」,而是以中文為載體和出發點,但絕對不能撼動「百科全書」的本質,「在西方文獻中的名稱」對想要了解或查閱西方文獻中福州的名稱的讀者有着很重要的意義,包含着必要的相關知識,我認為沒有理由反對。— Lu Hung-nguong (留言) 2009年12月9日 (三) 03:09 (UTC)[回覆]
如果以「傳播知識」來看,我看確實沒有反對的必要,不過最好加上其他主要非西方語言的拼寫,畢竟中文維基也不能過於傾向西方。——蘇州宇文宙武之太陽殿 ♨迎仙宮 ★尚書省 2009年12月9日 (三) 03:12 (UTC)[回覆]
加上那段才真正違背百科全書的本質,因為百科全書是對人類知識全部或部分所作的摘要,而不是什麼東西都往裏灌。想查閱西方文獻中福州的名稱,別的語言版中不會沒有。只一個名稱,還沒有足夠重要性充進這個摘要中—冰熱海風 (討論) 2009年12月9日 (三) 03:17 (UTC)[回覆]
呃,這個其實有很多條目都違反了……那些特色條目,哪個不是越詳細越好,結果就成了面面俱到的知識堆積了。唉,這好像暫時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蘇州宇文宙武之太陽殿 ♨迎仙宮 ★尚書省 2009年12月9日 (三) 03:22 (UTC)[回覆]
冰熱海風:恰恰相反,目前您不可能在西文語言維基百科中查到這個信息,況且您應該也讀過這段,許多名稱是古代和近代西方文獻中的名稱,不僅是英文,還包括荷蘭文、法文、德文和西班牙文,統一歸納為一段,這裏面的信息還是很有用的。每個人的知識都有局限,如果您沒有相關的知識,請不要輕言「只一個名稱,還沒有足夠重要性充進這個摘要中」,因為您可能並沒有了解到這個信息的重要性。
蘇州宇文宙武之太陽殿:這個「面面俱到」的問題我以前也在評審中提到過,有的維基人把人物條目幾乎寫成傳記了,但結果沒人理會。不過就我對本條目的編輯而言,我是努力做了精簡的,力求在囊括儘可能多的重要信息的前提下減少篇幅。如果有什麼值得改進的地方,還請您提出。— Lu Hung-nguong (留言) 2009年12月9日 (三) 03:32 (UTC)[回覆]
「這裏面的信息還是很有用的」恐怕是個人判斷吧。甚至那些西方人自己都早已拋棄了那些名稱,這些東西在他們自己的語言版本都不記錄了。如果您硬要把「每個人的知識都有局限」這種不具可證偽性的命題拋出來當論據,我同樣可以說「您可能並沒有了解到這個信息的不重要」。—冰熱海風 (討論) 2009年12月9日 (三) 04:11 (UTC)[回覆]
我做過文獻調查,您沒有,這段內容是歷史的一部分,另外,諸如Hokchew、Hockchew這些詞彙在東南亞華人社區中還大量使用,Foochow的名稱也曾長期通用,這些都在段落內容中。您認為自己在沒有了解相關知識的情況下有充足理由說上述的話?如果您要玩文字遊戲,恕我不奉陪。— Lu Hung-nguong (留言) 2009年12月9日 (三) 04:14 (UTC)[回覆]
各位不必過於糾纏細節,評審主要內容為好,套用周總理在萬隆會議上的話,大家「求同存異」最佳。——蘇州宇文宙武之太陽殿 ♨迎仙宮 ★尚書省 2009年12月9日 (三) 04:18 (UTC)[回覆]
「我做過文獻調查,您沒有」「沒有了解相關知識」就是他所謂的「充足理由」了,實際上不過是他對我的猜測,而不是在有了對我的相關了解的基礎上說的。最先拋出不可證偽命題玩文字遊戲的人可不是我,既然有人要顛倒黑白、暗地裏來污衊,的確是沒必要奉陪—冰熱海風 (討論) 2009年12月9日 (三) 04:36 (UTC)[回覆]
大家都消消氣嘛,不必火藥味如此之重。——蘇州宇文宙武之太陽殿 ♨迎仙宮 ★尚書省 2009年12月9日 (三) 05:17 (UTC)[回覆]
我想英文名的變化,可以分一段落討論。平話字雖然以拉丁字母為形,但記錄是實實在在的當地話,應予以保留在首段展示。--澳門歡迎你! (留言) 2009年12月9日 (三) 04:48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