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打根雙修國民型華文中學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7年11月4日) |
山打根雙修國民型華文中學 Sung Siew Secondary School | |
---|---|
SM Sung Siew (CF) | |
地址 | 馬來西亞 Jalan Seraya,90700 Sandakan |
座標 | 5°50′40″N 118°06′39″E / 5.8444°N 118.1109°E |
類型 | 國民型華文中學 |
創辦日期 | 1907年 |
創始人 | The Rev. Yap Hyen Moo |
學區 | 沙巴山打根 |
學校編號 | XFE2054 |
校園董事 | 拿督周偉懷 |
預備班-高中二 | |
學生人數 | 大約1500 |
校訓 | 信 誠 優 Faith Zeal Excellence |
年度校刊 | 雙修中學校刊(The Young Crusader) |
山打根雙修國民型華文中學是位於馬來西亞沙巴州山打根省山打根的一所國民型華文中學。它位於距離城市2公里的Trig Hill山腳下。該學校成立於1907年,是山打根最古老的學校之一。學校現任校長是傅秀文。學校現有員工約80人,學生大約1500人。[1]
學校的使命是:「提供完整有效的教育,發掘每個優質人才的整體潛力。」("To provide a complete and effective education; expand each individual's overall potentials in producing quality human beings.")
校史
[編輯]山打根雙修中學是馬來西亞巴色基督教會的一部分。巴色教會學校的發展受到外國定居者的啟發,為他們的子女提供教育。 雙修中學源於1907年,由香港巴色會委託的已故牧師Rev. Yap Hyen Moo創辦,作為第一代傳教士學校教師在山打根站建立。起初它純粹是一所中文學校,被稱為巴色宣教學校。 1910年,一位德國牧師Rev. Shie來自瑞士巴色的巴色代表團,並啟動了英文教學。他成為第一個校長。從那時起,這所學校就被稱為「雙修」,意思是「雙語修學」(英文和中文)。當時在當時有許多高效敬業的老師中,Chung Yuk Fong已經是馬來西亞巴色基督教教會總裁(曾在沙巴州任校長),他對學校的貢獻是眾所周知的。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因此雙修中學的英文教學被迫關閉,但中文的部分不受影響。在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三年中,這所學校出現了財政和人事方面的困難,因此英文的這個教學直到1922年才重新開放。
1941年底,日軍抵達北婆羅洲,雙修中學被迫關閉。它在1946/1947年重新開放,首先是中文教學,後來是英文教學。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教堂和學校受到極大的損害和領導人遇難,財產遭到嚴重破壞和燒毀。戰後,學校面臨着全面的重建問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唯一沒有被摧毀的教堂財產是德國代表團建造的老教堂。這座舊建築後來被美國傳教士翻修過。 1949年,一座耗資RM16,000.00的雙層木結構建築,由當時的香港世界信義宗聯會中國區主任,已故的吳冠勛牧師(Rev. Arthur S. Olson)直接捐贈2,000美元,從教會成員Wong Tet Siew那裏捐贈RM2,000.00
校歌
[編輯]Onward Sung Siew Students
- Onward Sung Siew students
- armed with faith and zeal
- grow in knowledge and skills
- to serve God and man
- strive to gain excellence
- let God lead the way
- go forward and follow
- the path of success
- Onward Sung Siew students
- sing the victory song
- glory,lord and honour
- to almighty God
- Onward Sung Siew students
- stand up for what's right
- and with a thankful heart
- march to victory
- ready,sure and steadfast
- trained to be upright
- strong in body and mind
- grow spiritually
- Onward Sung Siew students
- sing the victory song
- glory,lord and honour
- to almighty G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