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德·利華
全名 | Rodney George Laver |
---|---|
國家/地區 | 澳洲 |
居住地 |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卡爾斯巴德 |
出生 | 澳洲昆士蘭州洛坎普頓 | 1938年8月9日
身高 | 1.73米(5英尺8英寸)[1] |
退休年 | 1979 |
持拍 | 左手持拍(單手反拍) |
職業獎金 | $1,565,413美元 |
名人堂 | 1981 (名人堂網站) |
單打成績 | |
職業戰績 | 1689–538(75.84%) 576–146(79.78%)(公開賽年代)[2] |
冠軍頭銜 | 198 72(公開賽年代)[3] |
最高排名 | 1(1964年) 3(1974年8月9日)(公開賽年代)[4] |
大滿貫單打成績 | |
澳網 | 冠軍(1960年、1962年、1969年) |
法網 | 冠軍(1962年、1969年) |
溫網 | 冠軍(1961年、1962年、1968年、1969年) |
美網 | 冠軍(1962年、1969年) |
其他大型單打賽事 | |
ATP年終賽 | 亞軍(1970年) |
雙打成績 | |
職業戰績 | 238–77(75.56%)(公開賽年代) |
冠軍頭銜 | 28(公開賽年代) |
最高排名 | 25(1976年3月1日)(公開賽年代) |
大滿貫雙打成績 | |
澳網 | 冠軍(1959、1960、1961、1969) |
法網 | 冠軍(1961) |
溫網 | 冠軍(1971) |
美網 | 亞軍(1960、1970、1973) |
混雙成績 | |
大滿貫混雙成績 | |
澳網 | 亞軍(1959) |
法網 | 冠軍(1961) |
溫網 | 冠軍(1959、1960) |
團體成績 | |
台維斯盃 | 冠軍(1959、1960、1961、1962、1973) |
羅德尼·喬治·利華,AC,MBE(英語:Rodney George Laver,1938年8月9日—),已退役的澳洲男子網球運動員,單打最高世界排名第一,11座大滿貫得主,國際網球名人堂成員。
利華保有網球史上贏得最多單打冠軍的紀錄,生涯總計贏得198個單打冠軍,並且從1964年到1970年之間連續七年成為世界排名第一的男子網球選手(1964年到1967年為職業巡迴賽(professional circuit)排名)。他也是網球史上第一位兩度贏得網球大滿貫的球員,分別在1962年以業餘球員身份和1969年以職業球員身份各贏得一次,同時也是公開賽年代開始後第一位贏得網球大滿貫的選手(瑪格麗特·葛特在1970年才贏得她的網球大滿貫,而後1988年施特菲·嘉芙也贏得網球大滿貫)[5][6]。利華被譽為網球史上最偉大的球員之一[7]。
利華生涯共贏得11個大滿貫系列賽冠軍和8個職業錦標巡迴大賽冠軍[8][9],其中包括1967年職業錦標巡迴大賽大滿貫(Professional Grand Slams),此外他還在1970年到1975年之間贏得9個網球大獎賽(今ATP世界巡迴賽1000大師賽前身)冠軍[5]。除了上述的大滿貫系列賽單打冠軍之外,利華也贏得6個大滿貫雙打冠軍及3個大滿貫混雙冠軍。
利華的網球生涯中在各種比賽場地都表現出色並能贏得冠軍(草地、泥地和木質/實木複合地板)[10],並且在被排除於大滿貫系列賽之外的那五年仍被評為全球最佳職業網球運動員[11],他也是第二個贏得所有大滿貫系列賽冠軍兩次的男性網球選手,在他之前網球史上僅有萊·艾馬臣和瑪格麗特·葛特贏得四個大滿貫系列賽的冠軍兩次以上。
由於利華在1963年正式轉打職業賽,所以不能參加大滿貫比賽,直到1968年,公開賽年代開始,他才再度參加大滿貫比賽。
2000年,墨爾本市政府將舉行澳洲網球公開賽的中央球場更名為羅德·利華競技場,以紀念這位傳奇巨星。利華盃也以他的名字命名。他亦被ATP評為20世紀最佳男子網球運動員。
網球生涯
[編輯]業餘球員時期
[編輯]利華從很小的時候就離開學校,開始了他為期24年的網球生涯,最初在昆士蘭由查理·荷理斯指導,之後改由台維斯盃的澳洲代表隊隊長哈利·霍普曼擔任教練,霍普曼也給利華取了廣為人知的外號「火箭」(The Rocket)。
利華在1957年贏得了澳洲網球公開賽和美國網球公開賽青少年組冠軍,然後在1959年的世界舞台上有所突破,那一年他在溫布頓網球錦標賽打進了所有賽事的決賽,其中與達琳·哈德搭檔贏得了混合雙打冠軍;而在單打賽事中,利華以非種子球員的身份一路闖關,並且在準決賽與美國選手貝瑞·麥凱纏鬥了87局艱苦獲勝,但之後仍在決賽敗給了秘魯選手亞歷克斯·奧爾梅多。利華的第一個大賽單打冠軍是1960年澳洲網球公開賽,他在決賽與同胞選手尼爾·弗雷澤的五盤大戰中,克服了一開始落後兩盤的劣勢,並且在第四盤救回了一個對手的冠軍點,最後擊敗弗雷澤奪得冠軍。利華隨後在1961年奪得了他的第一座溫布頓網球錦標賽單打冠軍。
1962年,利華成為有史以來第二位完成網球大滿貫的球員,僅次於1938年達成的唐·布吉,利華並且另外贏得了當年度的17項比賽冠軍,其中贏得羅馬大師賽和漢堡大師賽,加上過去已贏得的巴黎大師賽冠軍,讓他成為泥地三冠王(clay court triple),在利華之前僅有盧·侯德曾在1956年成為泥地三冠王。利華當年贏得網球大滿貫路上最大的挑戰是在慢速泥地的法國網球公開賽,從八強開始利華連續贏了三場五盤大戰,在八強戰面對馬丁·馬利根時,利華在第四盤面對賽末點,他二發之後上到網前並打出一記反手拍的網前截擊,成功地救回賽末點,之後並拿下勝利;在決賽面對萊·艾馬臣時,利華輸掉了前兩盤並且在第四盤落入0 - 3落後,但是他接着逆轉獲勝贏得冠軍。在溫布頓時他便打得容易許多,在整個錦標賽裏僅有在八強面對曼努埃爾·桑塔納時丟掉一盤。而在美國公開賽,利華也僅在決賽面對萊·艾馬臣時丟掉兩盤。
職業球員時期
[編輯]公開賽年代以前
[編輯]利華在1962年完成網球大滿貫之後正式轉為職業球員,他迅速地建立起他自己的地位而與其他頂尖職業球員並列,包括肯·羅斯威爾、盧·侯德、安德烈·希梅諾和潘喬·干沙里斯。在接下來的七年中,利華五次贏得美國職業網球錦標賽冠軍,包括從1966年開始的四連霸。不過在1963年球季開始時,利華不斷敗給羅斯威爾和盧·侯德,其中盧·侯德拿下了和利華的前八次交手的勝利,而羅斯威爾則在前13次和利華的交手中贏了11次,然而到了年底,利華總共拿下了6個冠軍而站上職業球員排名第二位,僅次於羅斯威爾[12][13][14]。
1964年,利華和羅斯威爾各贏了7座大賽冠軍(在小型巡迴賽中利華贏了4座而羅斯威爾贏了3座),但是利華在對上羅斯威爾的19場比賽中贏了15場,這一年利華並且拿下了3個職業錦標巡迴大賽中的2個冠軍,分別是擊敗岡薩雷斯贏得美國職業網球錦標賽以及擊敗羅斯威爾贏得溫布萊職業錦標賽冠軍。溫布萊的決賽打到第五盤時,利華陷入3–5落後的困境,之後卻開始一路追趕,最後反而以8 - 6獲勝拿下冠軍,網球週報的雷蒙·李描述這場比賽可能是利華和羅斯威爾兩人之間最精彩的對決,而且改變了網球的歷史,雷蒙·李並把這場比賽視為利華接下來長期霸佔世界第一的起點。這一年的另外一個職業錦標巡迴大賽法國職業網球錦標賽則由羅斯威爾贏得冠軍。
1965年,利華明顯地是世界第一職業網球選手[15],這一年他贏了17座冠軍,並且在和羅斯威爾交手的18場比賽中贏了13場,在面對仍然具有威脅性的岡薩雷斯的10次決賽中也拿下了8次勝利。
1966年,利華贏了16座冠軍,包括美國職業網球錦標賽、溫布萊職業錦標賽和其他8個重要的巡迴賽。
1967年,利華贏了19個冠軍,包括溫布頓職業巡迴賽、美國職業網球錦標賽、溫布萊職業錦標賽和法國職業網球錦標賽,這一年他拿下所有最重要的職業錦標賽冠軍,取得了職業錦標巡迴大賽大滿貫。1967年在溫布頓中央球場舉辦的溫布頓職業巡迴賽也是該球場在公開賽年代以前唯一一次舉辦的職業比賽,利華在決賽以6–2, 6–2, 12–10擊敗羅斯威爾。
公開賽年代
[編輯]在公開賽年代於1968年開幕之後,職業選手再一次獲准競逐大滿貫賽事。這一年,利華在溫布頓網球錦標賽四強以直落三擊敗最佳業餘球員美國選手亞瑟·艾殊,並在決賽同樣以直落三擊敗同胞選手托尼·羅奇,成為公開賽年代開始後的第一位溫布頓網球錦標賽男單冠軍。利華在這一年舉辦的第一屆法國網球公開賽則敗給了肯·羅斯威爾獲得亞軍。在第一個公開賽年度裏,除了溫布頓和法網之外,另外僅有8個公開賽可以讓職業選手、業餘選手和註冊選手(registered players)同場競技,職業選手主要仍參加由國家網球聯盟(National Tennis League, NTL)和世界網球錦標賽(World Championships Tennis, WCT)兩個聯盟舉辦的巡迴賽。利華這一年仍是世界排名第一的選手,並且在草地球場的美國職業網球錦標賽以及泥地球場的法國職業網球錦標賽都擊敗約翰·紐康姆獲得冠軍。利華也贏得這一年的最後一個大型公開賽冠軍:在洛杉磯舉辦的硬地球場太平洋西南網球賽,亞瑟·艾殊認為利華在決賽以 4–6, 6–0, 6–0 擊敗羅斯威爾的表現堪稱是他生涯打得最好的比賽之一[16],利華則在賽後的評論說:「這是那種你夢寐以求的比賽,甚至是你會在睡夢中進行的那種比賽。」
利華在1969年第二次贏得網球大滿貫,他在這一年參加的32個單打賽事中贏了18個冠軍,並且寫下了106勝16敗的佳績。在溫布頓網球錦標賽決賽以四盤打敗約翰·紐康姆之後,他連續四次參加溫網都獲得全英俱樂部的冠軍(加上1959年和1960年的亞軍,他也是連續六次參賽都打進決賽),並且創下在1961年 — 1970年之間在溫網連續贏得31場勝利的紀錄,這個紀錄直到1980年才被比約·波格打破。和1962年第一次拿到網球大滿貫不同的是,利華在這一年面對的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所有職業和業餘選手,在四個大滿貫系列賽的前幾輪比賽中,利華遭遇了五場五盤大戰,其中兩次甚至是從落後兩盤的情形下逆轉獲勝,相對而言,在四個大滿貫系列賽的決賽中他總共僅丟掉兩盤。這一年對利華而言最艱難的一場比賽是在澳洲網球公開賽四強面對東尼·羅氏,在熱帶高溫的氣候下,兩人總共打了90局比賽,其他在澳網面對的強勁對手包括萊·艾馬臣、弗雷德·施托勒和安德烈·希梅諾。在法國網球公開賽中,利華則擊敗了安德烈·希梅諾、湯姆·歐凱爾和肯·羅斯威爾。在溫布頓,利華克服了史丹·史密斯、克利夫·萊徹、亞瑟·艾殊和約翰·紐康姆等人的強力挑戰。在美國網球公開賽的濕滑草地,利華一路擊敗丹尼斯·羅爾斯頓、萊·艾馬臣、亞瑟·艾殊和東尼·羅氏。利華這一年贏得了草地球場和泥地球場的網球大滿貫,再加上最重要的兩場硬地賽事冠軍(在約翰內斯堡進行的南非公開賽和在波士頓進行的美國職業網球錦標賽),以及主要的室內巡迴賽冠軍(費城的美國職業室內賽和溫布萊的英國室內賽),證明了他能適應各種場地並且表現出色。他也以總獎金124,000美元成為史上第一位年度總獎金突破100,000美元的選手。
在1970年代早期,利華失去了對主要巡迴賽的掌握,從1970年到1972年他只參加了5場大滿貫賽事,一部分的原因是他與NTL和WCT的合約。不過在WCT巡迴中,他仍然是最優秀的選手,並且是至今獎金最高的選手。
在1970年,利華贏了15座冠軍和201,453美元的獎金,包括獎金非常高的網球冠軍經典賽和其他五個大型賽事(悉尼登祿普公開賽、費城、溫布萊、洛杉磯和南非公開賽),這些比賽的等級相當於今日的ATP世界巡迴賽1000大師賽。由於只有兩項大滿貫賽事有所有最優秀球員參加(溫網和美網),1970年最終沒有明確的世界第一,溫網冠軍約翰·紐康姆、美網冠軍肯·羅斯威爾和利華(這一年贏得最多冠軍,並且對紐康姆擁有3勝0負的戰績,對羅斯威爾則是5勝0負)分別被不同的記者和專家群評為該年度第一的球員,而紐康姆雖然被蘭斯·丁蓋評為該年度最佳球員,他本人在2002年出版的自傳《紐克:球場內外的生活》(Newk-Life on and off the Court)則將1970年最佳球員的榮耀歸於利華。
1971年,利華成功地衛冕網球冠軍經典賽,而與其他頂尖對手的「贏者全拿」對戰更是連續贏了13場,贏得獎金160,000美元;此外他也贏了7個巡迴賽,包括在羅馬的意大利公開賽(泥地球場)擊敗當年法網冠軍揚·科德斯。這一年,利華也贏得創紀錄的292,717美元的巡迴賽總獎金,並成為史上第一位生涯總獎金超過100萬美元的網球選手。1971年和1972年,利華都是WCT巡迴賽系列的積分領先者,但是在達拉斯舉辦的季後賽決賽敗給了肯·羅斯威爾,最後一場比賽被譽為史上最經典的比賽之一,吸引了超過2千萬的電視觀眾。1972年初,利華因為他的背傷和膝傷困擾,加上他的網球訓練營事業,因此縮減了他的巡迴賽時程。
在1973年,利華贏得7個巡迴賽冠軍,並且帶領澳洲隊打進台維斯杯決賽,他在決賽為澳洲贏得他參加的6個點數。下一年,利華贏得13個巡迴賽中的6個冠軍,在年底時他的積分排名世界第四,當時利華已高年36歲,是公開賽年代以來年紀最大的世界前五名。1975年,利華創下了WCT巡迴賽的紀錄,他連續贏了4個冠軍同時連續贏了23場比賽。然而在1976年,利華在主要賽事呈現半退休狀態,僅打了一些比賽,同年他也與世界團體網球賽簽約,並以38歲的年紀贏得年度新人。
利華在30歲以後還贏得45個公開賽冠軍,創下了網球史的紀錄。儘管他年紀已大,在公開賽年代的單打勝率仍維持在約80%,在公開賽年代排在第7位,前6位依序為比約·波格、拉斐爾·拿度、占美·干納斯、伊萬·蘭度、約翰·麥根萊和羅傑·費達拿,而第8位則是皮特·森柏斯。
台維斯盃
[編輯]利華在1959-1962年之間幫助澳洲隊連續四年贏得台維斯盃。而後1973年職業球員第一次獲准出賽台維斯盃時,利華則是第五度成為冠軍隊成員,並且在決賽拿下兩個單打和一個雙打點,幫助澳洲隊以5–0擊敗美國隊。
主要對戰
[編輯]利華與肯·羅斯威爾對戰
利華和肯·羅斯威爾之間有着長時間而充滿友誼的對抗,從1963年利華轉為職業球員開始,到1976年兩人都自主要賽事半退休時為止,包括了巡迴賽和表演賽,兩人對決超過130場比賽,雖然有些比賽的紀錄遺失或不完整,整體而言紀錄顯示利華以79勝63負領先羅斯威爾。
利華與潘喬·岡薩雷斯對戰
潘喬·岡薩雷斯年紀比利華大,在岡薩雷斯1964年-1970年的職業生涯中,利華跟他對戰的成績為佔優勢的35勝19負或是38勝21負(根據不同來源資料統計的結果不同)。
利華與萊·艾馬臣對戰
利華和他的同胞選手,來自昆士蘭的萊·艾馬臣有一段時間更久的對抗史,1958年他們在資深業餘球員巡迴賽中第一次交手,兩人並且主宰了業餘球員巡迴賽直到1962年利華轉為職業球員,當1968年公開賽年代來臨時,艾馬臣也加入職業巡迴並且與利華展開新的戰鬥。利華以49勝18負的戰績領先艾馬臣,包括在大滿貫賽事以7勝2負領先。
利華在職業生涯初期的1963年-1966年間也與盧·侯德有許多精彩較量,雖然在1963年1月之前利華輸了兩人前8次對陣,但在隔年利華便逆轉兩人的對戰紀錄,到1966年止,反而取得38勝21負領先。與亞瑟·艾殊的對戰利華也取得21勝3負領先,並且取得兩人對戰的頭18場勝利,艾許直到1974年才第一次擊敗利華,當時利華已經高齡35歲。另一個較短的對抗則是與約翰·紐康姆,兩人對戰仍由利華取得16勝5負的領先。
技術分析
[編輯]利華雖然僅有略顯矮小的中等身材(173公分,即5呎8吋),卻能打出漂亮的發球上網打法,加上具有侵略性的落地擊球,如同丹·麥斯凱爾所說的:「利華的球技非常完美,從他多變的發球到他如羽毛般輕觸的網前放球(drop volley),加上需要時可打出具有毀滅性的反拍上旋球(a backhand drive carrying destructive topspin)或是精巧的下旋球(slice )。」利華在球場兩側會用手腕的力量打出上旋的落地擊球,如同他的上旋吊球(topspin lob),都被他鍛鍊成球賽中的致勝武器。他的擊球技巧奠基於快速地轉動肩膀,確實地擺動球拍,以及精準地掌握擊球時間。利華移動迅速且靈活,並且有強大的左前臂,雷克斯·貝拉米(Rex Bellamy)曾寫道:「利華的手腕和前臂的力量給了他強大的爆發力但不會失去控制,即便處在跑動中並且使出全力也一樣;結合了他的速度與力量,尤其是腕力,讓他可以擊出兇猛的致勝球。」在網前,他有強力的截擊球,特別是反手拍還能擊出刁鑽角度的下旋球。朱利·海爾德曼指出:「他能利用下旋控制擊出低球,但也可以擊出腰部高度或是更高的球。」利華也很難用吊球對付,因為他非常敏捷,即使被迫後退時,他也可以打出非常驚險的強力反擊。
在業餘時期,利華是個華麗的選手;但轉為職業選手之後,他學會控制自己太冒險的打法,因此在全盛時期,利華的打球風格可以適應各種場地和各種情況,在五盤大戰的比賽中擁有絕佳的戰績。利華經常靠着戰術的小改變甚或是僅僅依他的方式打球,就能扭轉形勢,脫離危險。當他在比賽中進入狀況以後,常能逼出破發點,然後如同朱利·海爾德曼說的:「他會跳起來,用上他全身的力量,從手腕到前臂,將他的球拍重重地擊向球。」
評價
[編輯]媒體記者們,特別是每日電訊報的蘭斯·汀蓋(Lance Tingay),對公開賽年代開始前的業餘球員和公開賽年代開始後的所有球員做了主觀的排名,利華被媒體評為1961年、1962年(以業餘球員身份)、1968年和1969年(以職業球員身份)的世界第一。
根據蘭斯·汀蓋的報導,比爾·提爾登連續七年是最佳球員,而潘喬·岡薩雷斯則連續八年被選為最佳球員,而利華則無可爭議地在1965年至1969年之間稱霸,報導中認為利華也絕對有資格問鼎1964年和1970年的第一寶座。
長期推動網球運動的退休球員傑克·克雷默則將利華評為最偉大球員的第二梯隊,排在六位最偉大球員之後。[17]他寫道即使利華「在1960年代末期的那一兩年絕對無法擊敗」,但是可以更仔細地比較利華和年紀較大的岡薩雷斯,而克拉瑪認為岡薩雷斯應該可以持續擊敗利華;克拉瑪也基於利華在亟欲獲得的兩個世界錦標賽冠軍中均敗給羅斯威爾而給利華較低的評價;1970年1月在紐約麥迪遜廣場花園舉辦的一萬美元獎金贏家全拿的五盤大戰比賽,41歲的岡薩雷斯擊敗當時公認世界第一的利華,因此克拉瑪認為這是岡薩雷斯優於利華的證據之一。然而就另一方面而言,岡薩雷斯在這場比賽舉辦時仍然是世界前十名的好手,而且接下來的系列賽都由利華獲勝,甚至以直落三在準決賽擊敗岡薩雷斯。總體而言,利華和岡薩雷斯對戰取得35勝19負(有的資料為38勝21負)的優勢,在公開賽年代利華也取得12勝5負的較佳成績,不過此時岡薩雷斯已經30多歲[18][19]。
但許多專家並不同意克拉瑪對利華的評價,例如丹·麥斯凱爾、約翰·巴雷特、喬·麥考利(Joe McCauley)[20]、特德·施羅德、東尼·卓伯特和約翰·麥根萊都將利華評為史上最佳球員。亞倫·全嘉奧芙(Alan Trengove)曾引述史洛德的話:「你將所有條件考慮進去:球員時期的長短、在草地和泥地的表現、業餘時期和職業時期的成就和他的所作所為,以所有條件而言,利華就是網球史上的最佳球員。」卓伯特在2008年1月說道:「我仍然認為利華是網球史上最佳球員,因為他達成了許多這個運動120年或140年歷史上從沒有人做到的成就;他在業餘時期贏得網球大滿貫,在職業時期又贏了一次大滿貫。如果任何其他一種運動中有一位選手保有一項無人能及的世界紀錄,你就會稱他是該項運動的最佳選手,所以我的看法是,你必須承認利華是網球史上最佳球員。」
同樣地,網球作家彼得·柏度在2008年5月寫道:「給他評價?真正唯一的問題是GOAT需要辯論嗎?光是兩次贏得年度大滿貫就夠讓利華本身成為一個傳奇了。」[21]其他專家則引用數據佐證,在利華的業餘時期,職業巡迴賽時期和公開賽年代,他贏了創紀錄的184個單打冠軍,也保有單一年度最多冠軍的紀錄(業餘時期在1962年獲得22個冠軍[22],職業巡迴賽時期在1967年獲得19個冠軍[23],以及公開賽年代在1969年獲得18個冠軍[24])。在1963年轉為職業球員後,利華在1964年至1967年之間贏了5次美國職業網球錦標賽和4次溫布萊職業錦標賽,另外在1969年和1970年賽事改名為英國室內球場錦標賽也贏得冠軍。1967年利華並贏得了職業錦標巡迴大賽大滿貫,也就是在單一年度中贏得四大職業巡迴賽事冠軍:美國職業網球錦標賽,溫布萊職業錦標賽,法國職業網球錦標賽和溫布頓職業巡迴賽。
此外,利華在許多次的專家票選中均被選為史上最佳球員。1986年,美國雜誌《網球內幕》邀請37位專家投票,利華在投票結果中領先麥根萊、唐·布吉、克拉瑪、博格、干沙里斯、提爾登、干納斯、弗雷德·佩利和盧·侯德等GOAT,獲得第一名;在2007年《網球週報》的報導中,網球歷史學者雷蒙·李(Raymond Lee)統計分析了GOAT的生涯表現,利華也在分析結果中排在第一位,擊敗提爾登和博格(平手)、費達拿、干沙里斯、羅斯威爾、唐·布吉、蘭度、干納斯、森柏斯、麥根萊和克拉瑪等人;而2000年時由美聯社舉辦的投票,利華再度在票選中領先森柏斯、提爾登、博格、唐·布吉、麥根萊和盧·侯德(平手)、羅斯威爾和艾馬臣(平手)以及克拉瑪,獲選為20世紀最佳男子網球選手。
在1989年,巴德·柯林斯寫道:「我仍無法信服這世界上有比羅德·利華更好的網球選手。」[25]然而13年後,作為巨著《完全網球:終極網球百科全書》(Total Tennis, The Ultimate Tennis Encyclopedia)的編輯,柯林斯更為篤定,在第693頁中他寫下:「利華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網球選手。」在673頁中,柯林斯說道:「干沙里斯可能跟任何打過網球的人一樣好,如果沒有更好的話。」在第749頁,柯林斯則稱提爾登也許是所有人之中最好的一位選手[26]。在2006年8月為MSNBC所寫的文章中,柯林斯將利華排入五位史上最頂尖男子網球選手之一,其他四位分別為提爾登、干沙里斯、博格和森柏斯。他特別指出提爾登締造了非凡的0.938勝率,也說:「如果要選一個為我打球,那我會選干沙里斯。」他同時稱揚博格在法網和溫布頓之間神秘的過渡轉變,也特別註記森柏斯衝擊了網球過去的堡壘,但最後總結利華是「在我眼中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網球選手。」
1973年,ATP建立了電腦排名系統,利華在這個新的排名系統上的最佳紀錄是1974年中曾站上世界第三,在1974年的年終排名則為世界第四,這也是利華在系統上的最佳年終排名,從1975年開始,利華在主要的職業巡迴賽處於半退休的狀態,但此時仍能名列世界前十名。 以年度贏得總獎金來說,利華從1964年到1971年都是領先者[27]。
利華生涯獲得的錦標賽冠軍數目並沒有一致的紀錄,ATP紀錄顯示利華獲得40個公開賽冠軍,其他資料例如柯林斯的《完全網球:終極網球百科全書》則紀錄了47個或54個公開賽冠軍,柯林斯認為利華在業餘球員時期、職業球員時期和公開賽年代總計獲得了184個冠軍,但沒有詳細列出所有184個冠軍賽事紀錄。
利華的11個大滿貫冠軍讓他與博格並列史上第六名,僅有森柏斯、艾馬臣、費達拿、拿度和祖高域擁有更多大滿貫冠軍。利華也贏得八個主要賽事的雙打冠軍,並且是唯一一個兩度贏得年度大滿貫的球員[28]。然而利華時期四大滿貫賽中澳網、美網和溫布頓都是草地球場,和現今大滿貫賽有一半在硬地球場比賽不同,因此他生涯未曾贏得硬地球場的大滿貫賽冠軍。史上只有六位球員曾贏得泥地、草地和硬地三種球場的大滿貫冠軍,分別是干納斯、韋蘭特、阿加斯、費達拿、拿度和祖高域。
獲獎
[編輯]- 利華是澳洲國寶名單上的一員。
- 1969年,利華獲頒澳洲廣播公司年度運動獎[29]。
- 1970年,利華獲得英國女王授與大英帝國勳章[30]。
- 1981年,利華獲選進入國際網球名人堂。
- 1985年,利華獲選進入澳洲運動名人堂,並在2002年晉級為名人堂傳奇[31]。
- 2000年,利華獲頒澳洲體育獎章[32]。
- 2000年,位在墨爾本的國家網球中心的中央球場更名為羅德·利華競技場。
- 2003年,利華獲得澳洲郵政的2003年 澳洲傳奇獎,他的肖像被製成澳洲郵票以向他致敬。
- 2009年,利華獲選進入昆士蘭運動名人堂[33]。
- 布里斯班一座連接義隆皮利火車站(Yeerongpilly rail station)和昆士蘭網球中心的人行天橋也以利華命名[34]。
勳章綬帶 | 勳章名稱 | 獲獎事蹟 |
---|---|---|
大英帝國勳章 (MBE) | 1970年女王生日榮耀 – 對網球運動的貢獻。 | |
澳洲體育獎章 | 2000年8月30日 – 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網球運動員,史上唯一能兩次達成年度大滿貫的網球選手。 | |
澳洲同伴勳章 (AC) | 2016年澳洲國慶日榮耀 – 不論是國內或國際上,以網球選手、網球界代表和導師的身份,對網球運動做出傑出貢獻,並且成為年輕運動員的榜樣。 |
退休生活
[編輯]1998年7月,利華在美國接受ESPN的20世紀最偉大運動員系列訪問時中風[35],幸而在極佳的醫療照護下良好地康復。
利華分別在2006年、2009年和2012年回到澳洲墨爾本,為羅傑·費達拿、拉斐爾·拿度和諾華克·祖高域頒發男單冠軍的諾曼·布魯克斯挑戰杯。利華也出席了2009年溫布頓網球錦標賽男單決賽,見證羅傑·費達拿贏得打破皮特·森柏斯紀錄的第15座男單大滿貫冠軍。
利華現在住在美國加州的卡爾斯巴德,並且偶爾會去看美式足球聖地亞哥閃電比賽[36]。
大滿貫
[編輯]業餘賽年代(1962年以前)
[編輯]男單冠軍(6)
[編輯]年份 | 比賽 | 場地 | 決賽對手 | 對手國籍 | 勝方比分 |
---|---|---|---|---|---|
1960 | 澳網 | 草地 | 尼爾·弗雷澤 | 澳洲 | 5-7, 3-6, 6-3, 8-6, 8-6 |
1961 | 溫布頓 | 草地 | 查克·麥金利 | 美國 | 6-3, 6-1, 6-4 |
1962 | 澳網 | 草地 | 萊·艾馬臣 | 澳洲 | 8-6, 0-6, 6-4, 6-4 |
1962 | 法網 | 泥地 | 萊·艾馬臣 | 澳洲 | 3-6, 2-6, 6-3, 9-7, 6-2 |
1962 | 溫布頓 | 草地 | 馬丁·穆理根 | 澳洲 | 6-2, 6-2, 6-1 |
1962 | 美網 | 草地 | 萊·艾馬臣 | 澳洲 | 6-2, 6-4, 5-7, 6-4 |
公開賽年代(1968年以後)
[編輯]男單冠軍(5)
[編輯]年份 | 比賽 | 場地 | 決賽對手 | 對手國籍 | 勝方比分 |
---|---|---|---|---|---|
1968 | 溫布頓 | 草地 | 托尼·羅奇 | 澳洲 | 6-3, 6-4, 6-2 |
1969 | 澳網 | 草地 | 安德烈·希梅諾 | 西班牙 | 6-3, 6-4, 7-5 |
1969 | 法網 | 泥地 | 肯·羅斯威爾 | 澳洲 | 6-4, 6-3, 6-4 |
1969 | 溫布頓 | 草地 | 約翰·紐康姆 | 澳洲 | 6-4, 5-7, 6-4, 6-4 |
1969 | 美網 | 草地 | 托尼·羅奇 | 澳洲 | 7-9, 6-1, 6-2, 6-2 |
男單冠軍(198)
[編輯]延伸內容
|
---|
業餘賽年代(1957-1962年:53)[編輯]
職業賽年代(1963-1967年:72)[編輯]
公開賽 / ATP年代(1968-76年:73冠)[編輯]
|
外部連結
[編輯]- 羅德·利華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在國際網球名人堂的資料 (英文)
- 羅德·利華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在ATP的資料 (英文)
- 羅德·利華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在台維斯盃的資料 (英文)
- 羅德·利華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在澳洲網球協會的資料(英文)
- 羅德·利華的國際網球聯合會官方資料
- BBC報導:Wimbledon legends: Rod Laver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英文)
參考資料
[編輯]- ^ Rod Laver. atptour.com. Association of Tennis Professionals (ATP). [7 July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7 July 2022).
- ^ Rod Laver: Career match record-pre open era and open era. thetennisbase.com. Tennismem SL. [22 September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 November 2017).
- ^ Record: Most Titles. thetennisbase.com. Tennis Base. [31 Octo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7 November 2017).
- ^ United States Lawn Tennis Association (1972). Official Encyclopedia of Tennis (First Edition), p. 427.
- ^ 5.0 5.1 Collins, Bud. Top five men's stars of all-time. NBCsports. 2006-08-28 [2012-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0-15) (英語).[永久失效連結]
- ^ Flatman, Barry. Rocket Rod still standard bearer. The Sunday Times. 2012-06-10 [2012-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03) (英語).
- ^ Top 10 Men's Tennis Players of All Time. Sports Illustrated. [2012-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9-18) (英語).
- ^ Miller, David. Federer's reaching for stars. The Daily Telegraph. 2007-01-15 [2012-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22) (英語).
- ^ Bowers, Ray. Player of the Year, Player of the Decade, Player of the Century. Tennisserver.com. 2000-12-23 [2012-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0-05) (英語).
- ^ Gross, George. BBC tennis voice says Federer is one of best ever. Slam.canoe.ca. 2004-08-01 [2012-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04) (英語).
- ^ Jenkins, Bruce. Strokes for Agassi: He belongs among the 10 greatest ever.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2006-09-13 [2012-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01) (英語).
- ^ McCauley, Joe. 27. The History of Professional Tennis. : 123 (英語).
- ^ Laver, Betty. – Rod Laver – The red-headed rocket from Rockhampton. : 61, 153 (英語).
- ^ Buchholz, Earl. World Tennis 13. January 1966: 38 (英語).
|number=
被忽略 (幫助) - ^ Earl "Butch" Buchholz in World Tennis Volume 13 Number 8 (January 1966) p. 38
- ^ Deford, Frank; Ashe, Arthur. Arthur Ashe: Portrait in Motion. Carroll & Graf Publishers. 1993: 198. ISBN 0-7867-0050-5.
- ^ 傑克·克拉瑪認為最偉大球員必定是唐·布吉或埃爾斯沃思·瓦因斯其中之一,接着的四位球員按年代分別為比爾·提爾登、弗雷德·佩利、博比·里格斯和潘喬·岡薩雷斯,然後才是第二梯隊的利華、盧·侯德、肯·羅斯威爾、戈特弗里德·馮·克萊姆、特德·施羅德、傑克·克勞福德、潘喬·塞古拉、弗蘭克·塞奇曼、東尼·卓伯特、約翰·紐康姆、亞瑟·艾殊、史丹·史密斯、比約·博格和占美·干納斯。他覺得亨利·科歇和勒內·拉科斯特無法精確地排名,但應該列在最偉大球員之中。
- ^ McCauley, Joe. The History of Professional Tennis. Windsor, Berkshire, England: The Short Run Book Co Ltd. 2003.
- ^ Collins, Bud; Laver, Rodney George. The Education of a Tennis Player.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1973. ISBN 0-671-21533-7.
- ^ McCauley, Joe. The History of Professional Tennis. Windsor, Berkshire, England: The Short Run Book Co Ltd. 2003: 156.
- ^ Laver in a class of his own. ESPN. [6 July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6-27).
- ^ McCauley, Joe (2003). The History of Professional Tennis, p. 121
- ^ McCauley, Joe (2003). The History of Professional Tennis, p. 137
- ^ Collins, Bud; Laver, Rodney George. The Education of a Tennis Player.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1973: 308–10. ISBN 0-671-21533-7.
- ^ Collins, Bud. My Life With the Pros. New York: E.P. Dutton. 1989. ISBN 0-525-24659-2.
- ^ Collins, Bud. Total Tennis: The Ultimate Tennis Encyclopedia. Kingston, New York: Sport Media Publishing. 2003: 673, 693, 749. ISBN 0-9731443-4-3.
- ^ Collins, Bud. Total Tennis: The Ultimate Tennis Encyclopedia. Kingston, New York: Sport Media Publishing. 2003. ISBN 0-9731443-4-3.
- ^ Robson, Douglas. Let the debate begin. USAToday. 8 June 2009 [7 July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23).
- ^ Ampol Australian Sporting Records 8th rev. Sydney: Bantam. 1988.
- ^ It's an Honour: MBE. [2012-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07).
- ^ Rod Laver MBE. Sport Australia Hall of Fame. [10 October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08).
- ^ It's an Honour: Australian Sports Medal. [2012-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07).
- ^ Mr Rod Laver MBE. Queensland Sport Hall of Fame. qsport.org.au. [20 January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17).
- ^ Tony Moore. Rocket Rod signs up for Brisbane International honour. www.brisbanetimes.com.au. Brisbane Times. 24 October 2014 [2017-0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 ^ Elizabeth McGarr. Rod Laver. Sports Illustrated. 13 July 2009, 111 (2): 76 [2017-0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11).
- ^ Paris, Jay. Federer is Laver's Wimbledon favorite. North County Times. 17 June 2005 [25 September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2-05).
來源
[編輯]- Barrett, John; Maskell, Dan. Oh, I say!. London: Fontana. 1989. ISBN 0-00-637434-4.
- FitzSimons, Peter. Great Australian Sports Champions.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2006. ISBN 0-7322-8517-8.
- Bellamy, Rex (1990). Love Thirty. Three Decades of Champions.
- Collins, Bud; Laver, Rodney George. The Education of a Tennis Player.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1973. ISBN 0-671-21533-7.
- Deford, Frank; Kramer, Jack. The Game: My 40 Years in Tennis. New York: Putnam. 1979. ISBN 0-399-12336-9.
- Heldman, Julius. The Style of Rod Laver. In Phillips, Caryl. The Right Set: A Tennis Anthology.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99. ISBN 0-375-70646-1.
- Laver, Betty. Rod Laver: The Red-headed Rocket from Rockhampton. Gladstone, Qld: Betty Laver. 2001. ISBN 0-9579932-0-X.
- McCauley, Joe (2003). The History of Professional Tennis.
- Newcombe, John; Writer, Larry (2002). Newk – Life On and Off the Court.
- Sutter, Michel (1992). Vainqueurs-Winners 1946–1991 (forewords by Arthur Ashe and Mark Miles).
- Trengove, Alan (2003). Advantage Australia. Rod Laver and Margaret Court: Legends of the Grand Sl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