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下牛稠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下牛稠,是臺灣彰化縣大城鄉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位於該鄉南部。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包括山腳村西南端、永和村南部、公館村南部凸出部分、臺西村最東端北半部。[1][2]

歷史

[編輯]

台灣清治末期至日治初期,下牛稠地區為一街庄,稱為「下牛稠庄」,隸屬於深耕堡。該庄北部西側與公館庄為鄰,北部東側及東部與下山腳庄為鄰,南邊隔濁水溪貓兒干庄雷厝庄為界,西邊為下海墘厝庄[1]

1901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月,全台廢縣廳改設二十廳,該庄隸屬於彰化廳。1903年(明治三十六年)6月,該庄編入「大城厝區」,隸屬於彰化廳。1909年(明治四十二年)10月,合併二十廳為十二廳,大城厝區改隸屬於臺中廳。1920年(大正九年),廢廳、支廳、區、街庄(舊制)改設州、郡、街庄(新制)、大字,該庄改制為「下牛稠」大字,隸屬於臺中州北斗郡大城庄[3]

戰後大城庄改制為大城鄉,隸屬於臺中縣,大字亦改制為村。1950年10月,中、彰、投分治,大城鄉改隸屬彰化縣

聚落

[編輯]

本地區發展較早的聚落為下牛稠(現已遷走),在日治期初期的官方地圖上已有記載。[1]此外,本地區尚有田中央、四股尾等聚落。[2]

交通

[編輯]

鄉道彰159線(青埔路)是外五間厝至下牛稠的道路,其南側端點位於本地區中部偏西北的海墘堤防道路路口。由此向北北東蜿蜒而行,經一段本地區與公館交界地帶後出境,可前往公館與下山腳交界地帶、公館與大城交界地帶、大城與山寮交界地帶、山寮北部的菜寮聚落、外五間寮、外五間寮與三塊厝交界地帶並止於鄉道彰158-1線路口。[1][2]

鄉道彰162線(北頭巷、北六路、大區巷、大圳路)是海邊至下牛稠的道路,其東側端點位於本地區北部凹入部分頂點附近的鄉道彰159線路口。由此向西北西至大區巷路口,沿左側之大區巷而行,至鄉道彰165線(北大路)路口轉北北東與其共線一小段路,至北頭巷路口轉西北西獨行後出境,可前往下海墘厝並止於海邊。[1][2]

鄉道彰165線(北六路)是吳厝寮至四股的道路,其南側端點位於本地區西部邊界地帶中央偏北的海墘堤防道路路口。由此向北北東行,經鄉道彰162線右側路口後與其共線一小段路,再經鄉道彰162線左側路口後獨行,經四股尾聚落西側後出境,可前往公館東部、山寮並止於縣道152號路口。[1][2]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臺灣堡圖》,臺灣總督府,1904年
  2. ^ 2.0 2.1 2.2 2.3 2.4 《彰化縣大城鄉行政區域圖》,內政部,2007年5月
  3. ^ 《新舊對照管轄便覽》,臺灣總督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