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東謝蠻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東謝蠻唐朝貴州地區的部族,對分佈在牂柯東部少數民族的總稱。

首領是西漢末年牂柯大姓謝氏的後裔,晉朝謝恕,官為牂柯郡太守,雄踞一方,後世代為酋長。在牂柯之東,史稱東謝。分佈於今貴州省東南部的三都水族自治縣及榕江、雷山、台江等縣。唐太宗貞觀三年(629年)東謝謝元深和西謝謝元齊謝龍羽、南謝謝疆遣使入貢。以其地置應州,下轄都尚(今三都水族自治縣)、應江(今榕江縣)、婆覽(今三都西南部)、羅恭(今雷山縣)、陁隆(今台江縣)等縣,令謝元深為刺史,隸黔州都督府

地宜五穀,居民從事畲田耕作,歲一易地。散居山谷,依樹巢居住干欄。無文字,刻木為契。婚姻以為聘。宴聚則擊銅鼓,吹大角,歌舞以為樂。男女椎髻髮式,以紅繩束紮起頭髮。學者多將其歸入蠻僚類,一般認為是今侗族水族的先民。

延伸閱讀[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舊唐書·卷197》,出自劉昫舊唐書

參考書目[編輯]

  • 《中國歷史大辭典》
  • 《中國少數民族史大辭典》
  • 《民族詞典》
  • 舊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