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
此條目不完整。 (2019年7月27日) |
創立方 | 張香桐 |
---|---|
成立時間 | 1999年 |
研究方向 | 分子與細胞神經科學 發育神經科學 系統、計算與認知神經生物學 神經系統疾病[1][2] |
負責人 | 蒲慕明 |
預算 | 53,859萬元(2021年)[3] |
所有方 | 中國科學院 |
曾用名 | 中國科學院上海腦研究所 |
地理位置 | 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 |
詳細地址 | 上海市徐匯區岳陽路320號 |
網址 | 官方主頁 |
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簡稱神經所,英語:Institute of Neuroscienc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家主要關注神經科學的專業研究機構,於1999年11月27日在上海成立[4],其前身是創建於中國科學院生理生化研究所的中樞神經系統研究室。中國科學院「率先行動」計劃將神經所定位為卓越創新中心[5][6]。
神經科學研究所現有中國科學院院士3人,正高級科技人員43人,副高級科技人員39人[7]。
歷史
[編輯]1956年,神經生理學學者張香桐從美國輾轉回到中國。此前,中國科學院生理生化研究所所長馮德培已經得到消息,於是竭力邀請張香桐到生理生化研究所工作,主持中樞神經系統的生理學研究[8]。張香桐到上海後開始建立中樞神經系統生理研究室。1958年,中國科學院生理生化研究所的生理部分和生物化學部分分開成為獨立的中國科學院生理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研究所。馮德培任生理研究所所長,生理生化研究所副所長王應睞任生物化學研究所所長[9]。生理研究所由五個研究室組成,其中三個主要關注神經科學(中樞神經系統生理研究室、神經肌肉生理研究室和感覺器官生理研究室)。1980年,中樞神經系統生理研究室的一半由上海生理研究所分出,獨立為中國科學院上海腦研究所,張香桐任所長[10][11]。
在1998年中科院實施知識創新工程試點的大背景下,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成立,腦科學所與其他7個科研機構一同劃歸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12]。同年,後來擔任神經所首任所長的蒲慕明在拜訪了腦科學所與中科院後,與吳建屏、魯白、梅林、饒毅等在美華人神經科學家一起聯名上書推行研究所改革,改革提議得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科技部和上海市的支持[13]。1999年11月,腦科學所重新調整組建為神經所,蒲慕明教授出任首任所長[14]。
科研平台
[編輯]神經所現擁有一所國家重點實驗室——神經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15]。實驗室目前擁有光學成像技術平台、電子顯微鏡技術平台、神經分子與細胞生物學技術平台、腦功能成像技術平台等6個技術平台[16],服務於神經系統發育、神經信息處理、神經疾病機理領域的研究[17]。
神經所與中科院自動化所是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的依託單位之一[18]。神經所通過腦科學與智能技術中心聯合了中科院心理研究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馬普計算研究所等二十餘所國內外知名研究機構和高校,廣泛地開展了類腦智能領域的研究[19]。
科研進展與成果
[編輯]中科院神經所是中國神經科學領域研究的重要平台和中心之一。研究所今年科研成果較為豐碩,近5年累計有近200篇論文發表於《細胞》、《遺傳學》、《神經元》等頂級學術刊物上[20]。
神經所與中科院自動化所一起也是有「中國腦計劃」之稱的腦科學與類腦科學研究計劃(Brain Science and Brain-Like Intelligence Technology)的主要承接機構[21],該計劃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牽頭的,與美國腦科學計劃(BRAIN Initiative)、歐洲腦計劃(The Human Brain Project)、日本腦計劃(Brain/Minds Project)等世界知名神經科學與人工智能探索計劃對應的大型科學研究計劃[22]。
2017年12月,神經所孫強、蒲慕明研究組在世界生物學領域首次實現利用體細胞克隆猴子[23]。關於該項研究的論文於2018年1月作為封面文章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細胞》在線發表[24]。
年度 | 項目名稱 | 獲獎類別 | 連結 |
---|---|---|---|
2010 | 膠質細胞新功能的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 | [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2014 | TRPC通道促進神經突觸形成機制的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 | [2]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歷任所長
[編輯]原中國科學院上海腦研究所
[編輯]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
[編輯]- 蒲慕明(1999年-)
參見
[編輯]外部連結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 神经所简介 组织结构. 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 [2019-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24) (中文).
- ^ 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 研究组 研究领域. 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 [2019-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08) (中文).
- ^ 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2021年部门预算 (PDF). 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 2021 [2021-09-1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9-11) (中文).
我單位2021年收入總預算53,859.96萬元、支出總預算53,859.96萬元。
- ^ 於, 志紅. 神经科学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院刊. 2001, 2001 (2) [2019-07-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14) (中文).
為加強中國科學院的神經科學研究,推動中國神經科學的發展,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於1999年11月27日在原上海腦研究所基礎上正式成立。
- ^ 中国科学院 “四类机构”. 中國科學院. [2019-07-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01) (中文).
- ^ 蒲, 慕明; 徐, 波; 譚, 鐵牛. 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概述. 中國科學院院刊. 2016, 2016 (7) [2019-07-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14) (中文).
為配合國家科技發展的戰略需求和相應的體制與機制改革,中科院在「四類機構」改革的框架下,於2014年8月成立了「腦科學卓越創新中心」,以上海生科院神經科學所為依託單位。鑑於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交叉和融合發展的需求,「腦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在2015年擴容為「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簡稱為「腦智中心」)。
- ^ 顧一希. 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 , 編. 中国科学院年鉴(2019). 科學出版社. 2019 [2020-01-27]. ISBN 978-703-062-574-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27) (中文).
其中科技人員203人、科技支撐人員89人,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3人、研究員及正高級工程技術人員43人、副研究員及高級工程技術人員39人。
- ^ 馮, 德培. 六十年的回顾与前瞻. 生理科學進展. 1986, 17 (3) (中文).
建設研究所的一項主要工作,就是爭取和培養好的研究人員,在這一點上,王應睞先生要比我幸運得多,他在解放初期就已經從外國請回來曹天欽、鄒承魯、張友端、王德寶等生化學家,而我直至1956年底才請到一位神經生理學家即張香桐先生。
- ^ 李, 伯良. 献身科学事业 勇攀科学高峰——王应睐及其科学成就. 中國科學院院刊. 2001, 2001 (1) [2019-07-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14) (中文).
1958年籌備創建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並任所長至1984年
- ^ 吳, 建屏. 张香桐先生生平及学术贡献. 神經科學. 1997, 4 (3) (中文).
1979年,張香桐和盧於道聯名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出提案,建議建立中國科學院上海腦研究所,以適應我國發展腦研究的迫切需求。這項提案得到國務院的採納,於1980年6月批准建立上海腦研究所,張香桐任第一任所長。
- ^ 馮, 德培. 六十年的回顾与前瞻. 生理科學進展. 1986, 17 (3) (中文).
1980年底,生理研究所的中樞神經系統研究室的一半,在張香桐率領下,分出去成立了腦研究所。
- ^ 中國科學院. 关于开展"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的汇报提纲. 中國科學院院刊. 1998, 13 (5).
- ^ 神经所:我们不想成为孤岛. 南方周末. 2003-01-16 [2018-0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08).
-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found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实验室简介. 中科院神經所. [2018-0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05).
- ^ 实验平台. 中科院神經所. [2018-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08).
- ^ 研究方向. 中科院神經所. [2018-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08).
- ^ 自动化所召开“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中心”建设情况通报暨动员部署会. 中科院自動化所. [2018-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08).
- ^ 中心概况. 中科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 [2018-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08).
- ^ 发表论文. 中科院神經所. [2018-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08).
- ^ 蒲慕明; 徐波; 譚鐵牛. 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概述. 中國科學院院刊.
- ^ 中国“脑科学计划”即将上线 优势何在?. 新浪科技. 2015-11-04 [2018-0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08).
- ^ 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团队突破世界难题 世界首个体细胞克隆猴在沪诞生. 解放日報. 2018-01-25 [2018-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08).
- ^ Liu, Zhen; Cai, Yijun; Wang, Yan; Nie, Yanhong; Zhang, Chenchen; Xu, Yuting; Zhang, Xiaotong; Lu, Yong; Wang, Zhanyang. Cloning of Macaque Monkeys by S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fer. Cell. doi:10.1016/j.cell.2018.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