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喬治·薩尼亞克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喬治·薩尼亞克
出生(1869-10-14)1869年10月14日
法國佩里格
逝世1928年2月26日(1928歲—02—26)(58歲)
法國默東
國籍法國
知名於薩尼亞克效應
X射線熒光光譜儀[1]
科學生涯
研究領域光學
機構巴黎大學

喬治·薩尼亞克[2](法語:Georges Sagnac法語發音:[ʒɔʁʒ saɲak];1869年10月14日—1928年2月26日)是一位法國物理學家,其代表貢獻是作為干涉測量術激光陀螺儀基礎的薩尼亞克效應[3]

生平

[編輯]

薩尼亞克出生於法國佩里格。1889年,薩尼亞克入讀巴黎高等師範學院。在巴黎大學擔任實驗室助理期間,他隨威廉·倫琴一同研究X射線,是法國最早涉足此領域的研究者之一。薩尼亞克與皮耶·居禮瑪莉·居禮保羅·朗之萬等物理學家,以及數學家埃米爾·博雷爾等人關係良好。瑪莉·居禮曾說,她和她的丈夫皮埃爾在放射性剛被發現的時期,與薩尼亞克交換過意見。1928年,薩尼亞克在默東去世。

薩尼亞克效應

[編輯]
1913年薩尼亞克的論文中展示的放置在旋轉平台上的干涉儀

1899年,薩尼亞克提出有關靜止以太存在的理論[注 1],並嘗試以此理論解釋斐索實驗的結果。1910年,他設計出一個置於旋轉平台上的干涉儀。1913年,薩尼亞克發表了實驗結果[注 2],他發現平台以不同角速度旋轉時,兩束以不同方向繞平台行進的光產生的干涉條紋會發生移動。這一效應就稱為薩尼亞克效應。薩尼亞克認為,光在一種介質(也就是以太)中傳播。由於這種介質的存在,在實驗室參考系中測量得到的光速,與在旋轉平台的參考系中測得的光速存在差異。而實驗中測得的條紋移動量與該理論預言的量相符。由此,薩尼亞克認為實驗證明了以太的存在。[3]

雖然薩尼亞克對實驗現象的闡釋在後來被證明並不正確,但薩尼亞克效應極大地推動了定位技術的發展。以薩尼亞克效應測量角速度的激光陀螺儀廣泛地用於飛機、船舶和太空船中的定向裝置中。相比帶有旋轉部件的傳統陀螺儀,激光陀螺儀更小更輕,也克服了摩擦帶來的漂移問題。[4]

參見

[編輯]

註釋

[編輯]
  1. ^ G. Sagnac. C. R. Hebd. Séances Acad. Sci. Paris, 129 (1899), pp. 818-821
  2. ^ G. Sagnac. C. R. Hebd. Séances Acad. Sci. Paris, 141 (1913), pp. 1220-1223

參考資料

[編輯]
  1. ^ Quintin, M. Qui a découvert la fluorescence X ?. Journal de Physique IV. 1996, 6 (4) [21 June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2). 
  2. ^ 萨尼亚克效应. termonline.cn. [2023-07-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20). 
  3. ^ 3.0 3.1 Pascoli, Gianni. The Sagnac effect and its interpretation by Paul Langevin. Comptes Rendus Physique. 2017-11, 18 (9-10): 563–569 [2023-07-20]. ISSN 1631-0705. doi:10.1016/j.crhy.2017.10.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20) (英語). 
  4. ^ Peter M. Taylor - INS Test Engineer Honeywell, Inc.

拓展閱讀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