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質 (北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劉文質(965年—1028年),字士彬。北宋保州保塞(今河北保定)人。簡穆皇后的侄子。

劉文質的姑母是宋太祖趙匡胤的祖母。[1]其父劉審琦曾任虎牢關關使,在征討李重進時戰死。文質生於宋太祖乾德三年(964年),自幼隨母進宮。宋太宗授以左班殿直,升遷為西頭供奉官、寄班祗侯。皇帝對他的忠謹很賞識,賜以白金百斤。咸平四年(1001年)九月,李繼遷攻陷清遠軍,因主帥楊瓊按兵不動,文質受牽連,以「逗撓不前」罪而丟官,發配到雷州(今廣東海康)。景德二年(1005年)宋遼議和,遇恩赦還,起用爲太子率府率、杭州駐泊都監。天禧中期,知代州,再升遷內園使、知邠州(今陝西彬縣)。宋仁宗天聖六年(1028年)卒。[2]好友蘇舜欽為其作墓誌。有子十六人,較知名有劉渙劉滬

註釋[編輯]

  1. ^ 蘇舜欽《劉公墓誌》記載:「公諱文質,字士彬,世占數於保州保塞縣。曾祖延,不仕。祖昌,後唐為平州刺使、幽薊墾田使者。保塞(今清苑縣),皇家之故鄉也。翼祖皇帝之在民間,昌陰知其非常,歸以息女,今廟號簡穆皇后。」(《蘇學士集》卷14)
  2. ^ 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一零六「仁宗天聖六年秋七月乙已」條:「內園使、連州刺史、知代州劉文質卒。」

參考文獻[編輯]

  • 宋史》卷三二四《劉文質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