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單眼競爭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單眼競爭是當兩張不同的圖像出現光學疊加時就會引起的人類視知覺效應的一種現象。在長時間的觀看可以引起單眼競爭的圖片後,其中一張圖像會交替的比另一張看起來更清晰。一張圖清晰的時長是隨機的,而偶爾也會有一張圖異常清晰而另一張看似消失了。

在圖例中,一張圖像是綠色光柵而另一張是紅色的。長時間的注視後,觀看者會發現綠色光柵有時會比紅色光柵更清晰,有時則反之。有時卻只能看到綠色光柵而看不到紅色光柵。在交錯處觀察者有時可以看見兩條光柵不規則地複合起來(此時光柵疊加起來,特定的一兩條光柵消失了)

單眼競爭的歷史[編輯]

單眼競爭現象由 Breese 於 1899 年發現。他稱其為單眼競爭以與雙眼競爭區分開,Campbell 和 Howell 於 1972 年重新發現了這一現象,他們則稱它為單眼圖案交錯,但是 Campbell 在他之後的論文中改成為單眼競爭,儘管這一術語並不精確,因為這一現象使用雙眼也可以引發。Maier、Logothetis 和 Leopold 在 2005 年開始稱呼此現象為模式競爭

在 1970 年代的大量研究後,由 Georgeson 和 Phillips 在 1980 結束了研究潮,他們發表的論文表示,單眼競爭是由視覺殘像和眼球運動引起的。他們認為,在長期觀看光柵之後,人眼建立了負面的殘像,這傾向於和真實的圖像抵消,從而讓圖案消失(神經適應的一種形式)。當眼睛以直角移動呈光柵的一半的周期的距離時,該效應就會出現,而當與第二條光柵以直角運動時,第二條就會可見,第一條就會消失。因此,眼球的隨機運動會導致圖像可見性與清晰度的波動。

儘管殘像和眼球運動被證明與單眼競爭有關聯,它們卻不能完全解釋以下四點

  1. 光柵比刺激更不能減弱或加強圖像(Sindermann & Lüddeke, 1972)
  2. 單眼競爭在刺激本身就是殘像時也會發生,眼球運動不能減弱或加強這一現象(Crassini & Broerse, 1982)
  3. 視覺交替有時發生在眼球不以 Georgeson 和 Phillips 的論文所述的方式移動中出現(Bradley & Schor, 1988)
  4. 眼球運動不能解釋兩個圖像不規則複合體的可見度,而如果用殘像說來解釋,這會要求視網膜的不同部分在不同方向上移動。

1997 年,Andrews and Purves 重新引起了對單眼競爭研究的興趣,他們認為,單眼競爭的交替現象和由雙眼相鄰視野的競爭有關

單眼競爭的解釋[編輯]

Breese 認為單眼競爭與雙眼競爭的機制相同。 Leopold 和 Logothetis(1999)認為,單眼競爭和雙眼競爭是多穩態知覺的例子(比如奈克方塊花瓶錯覺)。

參見[編輯]

參考來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