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殺手衞星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反衛星衛星(有時也稱攔截衛星殺手衞星)和反衛星導彈同歸屬反衛星武器的一種,為20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的概念[1];又稱自殺衛星,備有常規彈頭或核彈,目前需要發展"自動尋的"或甚至"射後不理"的相關科技。[2]在美國雷根時代主導的戰略防禦倡議時代中,1986年中國解放軍出版的《現代軍事科技基礎知識》指出,「殺手衞星儘管已處於實用階段,但仍有不完善之處,並總結當時蘇聯美國的相關能力為:蘇聯在殺手衞星「略佔優勢」,而美國則在反衛星導彈「明顯領先」[3]

反衛星手段

[編輯]

殺手衞星的反衛星手段主要有:

  • 在反衛星上裝有殺傷性武器,如導彈激光等,將對方的衛星摧毀,使其失去作用。
  • 利用無線電干擾的辦法(電子對抗),即:衛星不斷地發射強大的無線電波,用於干擾對方的通訊,使其指揮失靈,線路中斷。
  • 寄生衛星:利用主衛星攜帶很多具小型衛星,當接近敵方衛星時可將小型衛星釋放出來,並附着在敵方衛星上,利用小型衛星配備的干擾電波或炸藥予以破壞。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喬戰軍. 当代军官百科辞典. 解放軍出版社. 1997: 332 [3 January 2013]. 
  2. ^ 百科知识.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2005: 57 [3 January 2013]. 
  3. ^ 现代军事科技基础知识. 解放軍出版社. 1986: 303–305 [3 January 2013]. 「...總起來說...兩家相比,蘇聯在殺手衞星、載人空間站、粒子束武器方面略佔優勢, 而美國則除了在反衛星導彈和穿梭機方面明顯領先..」 

外部連結

[編輯]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