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太原鑼鼓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太原鑼鼓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申報地區或單位山西省太原市
分類傳統音樂
序號622
編號項目II-123
登錄2008年

太原鑼鼓,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山西省太原市當地的一個鑼鼓文化。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

特點[編輯]

太原鑼鼓起源於當地民間社火。相傳為947年前後,後漢高祖劉知遠的御妹居住在太原小店區古寨村,每當皇姑出門時,村民們便敲鑼打鼓迎來送往[1]。之後廣泛適用於各類喜慶活動與節日[2]

太原鑼鼓所使用的樂器有大、小樂器組之分,大樂器組(粗鑼鼓)有大鼓、大鐃和大鈸等,小樂器組(細鑼鼓)有戰鼓、二鈸、鉸子、馬鑼、小鑼等[3]。太原鑼鼓中的鐃鈸演奏有「鐃鈸演奏十八法」,包括平擊、錯擊、揚擊、挽擊、雲擊、抱擊、輪擊、揮擊、扣擊、拋擊、踢擊、纏擊、悶擊、合擊、磨擊、磕擊、展擊、組擊等[3]

太原鑼鼓的表演形式主要有合奏和對奏等。根據表演場合的不同又有路行表演、列陣表演、彩車表演、龍舟表演和舞台表演等。其表演時常由兩個鑼鼓隊擺成對抗之勢表演,仿佛兩軍對壘,演奏時間有時長達數小時之久,此風俗在今太原街頭依可見。在山西有「絳州鼓、威風鑼、雲勝小鑔甲天下,太原街頭耍大鈸」的稱號,分別指絳州鼓樂威風鑼鼓雲勝鑼鼓、太原鑼鼓的特點[4]。其代表曲牌有《單一二五》、《雙一二五》、《農一二五》、《狗相咬》、《雙五》、《迎賓曲》等[5][6]

參考[編輯]

  1. ^ 孟德東,吳國榮主編. 晋阳文化概说.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7.12: 141. ISBN 978-7-203-06016-1. 
  2. ^ 姚富生主編. 古太原县城.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6.06: 83-84. ISBN 7-203-05577-9. 
  3. ^ 3.0 3.1 薛首中主編. 山西音乐史 The history of Shanxi music.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2017.02: 379. ISBN 978-7-5440-8683-7. 
  4. ^ 王亦農編著. 原汁原味的民间音乐 彩图版. 長春: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2014.08: 127. ISBN 978-7-5534-5113-8. 
  5. ^ 孫釗,毋小紅主編;王寶燦審定. 山西锣鼓谱. 太原:山西經濟出版社. 2009: 1–2. ISBN 978-7-80767-153-4. 
  6. ^ 繼祖,詩秋著. 并州风情.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9.10: 110. ISBN 978-7-203-037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