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太古鰂魚涌水塘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太古水塘太古公司所建。一八八三年該公司於鰂魚涌設立糖廠,由於糖廠需要大量淡水製造白糖,太古公司自1883年開始,於港島東一帶興建三個水塘[1]

位置

[編輯]

太古公司所建的三個水塘,有兩個位於鰂魚涌康山山腰,一般稱為太古水塘[1]或鰂魚涌水塘。兩個太古水塘分別位於:

  • 現今康怡花園B及C座以南約一百米(主壩位置)山坡[2]
  • 現今康景花園位置,一九八九年水塘填平後建成住宅[3]

另一個由太古公司所建的水塘位於現今北角寶馬山賽西湖公園位置。此水塘一般稱為七姊妹水塘或5號水塘[4]

根據地政署航拍照顯示[3],康山南麓曾經另外存在兩個水塘:一個面積較大但淺水,位於今日寶峰園、太吉樓及太明樓一帶;另一個十分細小的儲水池位於今日康怡花園F座以南350米。然而無證據顯示前者由太古公司所建,後者則容量太小,故此本條目採「東區風物誌亅的講法: 鰂魚涌區柏架山下只有兩個太古水塘[1]

相關意外

[編輯]

位於現今康景花園的太古水塘鄰近住宅區,當年有市民會於該水塘游泳,曾發生不止一宗遇溺意外,引致傷亡[5]

遺留痕跡

[編輯]

現今康景花園以南的山谷,仍然留有太古水塘的引水道[6]

香港政府的地理資訊地圖(GeoInfo Map),在2020年仍然顯示康怡花園C座及F座南面山坡有水塘存在[7],雖然該兩個水塘早已消失。

傳說

[編輯]

有說法指鰂魚涌街的太成、太就、太興與太隆樓最底一層升高至離馬路面兩米,以避免太古水塘洩洪時水浸[8]。然而此說法有可疑之處。因為上述四座大廈只有北面部份有升高情況,大廈較接近水塘的南面部份反而沒有[9]。可能因為鰂魚涌街由南向北傾斜,四座大廈北面部份升高只是為了令大廈地台達至水平。

參考

[編輯]
  1. ^ 1.0 1.1 1.2 郭少棠. 東區風物誌: 東區社區發展史. 東區區議會. [2020-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09). 
  2. ^ 香港地政總署航拍照. 1949-05-08 [2020-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11). 編號81A_128-6085 
  3. ^ 3.0 3.1 存档副本. [2020-04-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12). 
  4. ^ 古物諮詢委員會第一八五次會議記錄 座 (php). [2020-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11) (中文(香港)). 
  5. ^ 曾慧雯. 【落區】鰂魚涌有個燒豬會 保平安習俗恐無人繼承. 明週文化. 2018-03-17 [2020-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11) (中文(香港)). 
  6. ^ 存档副本. [2020-04-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12). 
  7. ^ GeoInfo Map.Map of Hong Kong provided by HKSARG. www.map.gov.hk. [2020-04-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12). 
  8. ^ Garfieldmak, 發佈者:. Distance. [2020-04-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12). 
  9. ^ Google 地圖. Google 地圖. [2020-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