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杜比亞戈隕石坑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杜比亞戈隕石坑
月球軌道器4號拍攝的圖像
緯度4.4°N
經度70.0°E
直徑51 公里
深度2700 米
月面座標日出時291°
命名來源德米特里·杜比亞戈英語Dmitry Dubyago
亞歷山大·杜比亞戈英語Alexander Dubyago

杜比亞戈隕石坑(dubyago)是位於月球東側的一座古老的大型撞擊坑,坐落在浪海南岸。它形成於酒海紀,以俄羅斯天文學家德米特里·杜比亞戈英語Dmitry Dubyago(Dmitry Dubyago)及他的兒子-蘇聯天文學家亞歷山大·杜比亞戈英語Alexander Dubyago(Alexander Dubyago)的名字命名,1964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批准採納[1]

描述[編輯]

月球軌道器4號拍攝
阿波羅10號拍攝的西北向斜視圖

杜比亞戈隕石坑東南毗鄰費爾米庫斯隕石坑范阿爾巴達隕石坑克羅隕石坑;北面為孔多塞環形山;東北是波愛修斯隕石坑;"雷斯庇基斯圖爾特分別位於它的東南和西南。杜比亞戈隕石坑的東面是史密斯海、西南則是泡沫海[2]。該隕坑的中心月面座標4°23′N 69°57′E / 4.38°N 69.95°E / 4.38; 69.95,直徑48.1公里[3],深度為2.7公里[4]

由於存續時間漫長,該隕石坑的外沿已有較大磨損,其中西側壁邊緣仍為尖峭,但東側部分則較平坦,且坐落着數座撞擊坑,北側坡壁最低,而東側坡壁最高,東南邊緣緊挨着衛星坑"杜比亞戈 B"。隕坑內側坡壁上留有階地結構的殘跡。杜比亞戈隕石坑高出周邊地形1130米[1],內部容積約2100公里³[1]。隕坑內幽暗地表的反照率與西北方的月海相一致。這種深暗的陰影使它較周圍環境更為突出。

杜比亞戈隕石坑在1964年前曾被當作納皮爾環形山的衛星坑而稱為"納皮爾 A";更名後,在較早的出版物中,其拉丁名被拼寫為"Dubiago",相比之下目前公認的是"Dubyago"。

杜比亞戈隕石坑擁有眾多衛星坑,其中一些已被國際天文聯合會命名,它們中最醒目的是附着在主坑東南邊緣上的"杜比亞戈 B"。

衛星隕石坑[編輯]

按慣例,最靠近杜比亞戈隕石坑的衛星坑將在月圖上以字母標註在該坑的中心點旁。

LAC-62和LAC-63拼接圖.
杜比亞戈 緯度 經度 直徑
B 2.8° N 70.2° E 36 公里
D 1.4° N 71.2° E 14 公里
E 1.3° N 69.0° E 12 公里
F 1.8° N 69.4° E 9 公里
G 1.8° N 69.0° E 9 公里
H 2.3° N 69.2° E 8 公里
J 2.9° N 69.6° E 11 公里
K 1.5° N 68.2° E 9 公里
L 1.9° N 68.1° E 7 公里
M 2.5° N 68.1° E 12 公里
N 1.4° N 67.0° E 7 公里
R 2.5° N 66.3° E 8 公里
T 4.8° N 72.3° E 9 公里
V 5.9° N 70.0° E 12 公里
W 6.5° N 69.9° E 9 公里
X 6.5° N 73.0° E 8 公里
Y 4.2° N 68.2° E 7 公里
Z 3.8° N 70.9° E 9 公里

下列隕坑已被國際天文聯合會更名: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1.2 Lunar Impact Crater Database
  2. ^ Crater Dubyago on the map LAC-62 (PDF). [2016-05-0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02-20). 
  3. ^ Directory of the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2016-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23). 
  4. ^ John E. Westfall's Atlas of the Lunar Terminator, Cambridge Univ. Press (2000). [2016-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18).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