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義城牆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清嘉慶九年(1804)《武義縣誌》縣治城圖。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武川備考》坊巷全圖。
1968年11月原武義縣城及周邊地區衛星航拍圖。

武義城牆為舊武義縣城城牆,位於今中華人民共和國浙江省金華市武義縣熟溪街道城區,今僅存長約6米的遺址。

武義置縣時間不詳,有三國吳赤烏八年(245)、南朝陳永定三年(559)和唐天授二年(691)等多種說法[1],唐代一度改名武成,後仍名武義[2]。武義城牆相傳始築於五代吳越國時期,南宋紹興間廢,明末崇禎十三年(1640)知縣馮玶重築,清康熙八年(1669)、乾隆十七年(1752)重修[3]。1938年至1981年斷斷續續拆除,今僅在城西南書台山上留有一段東西向城牆遺址,殘長約6米,殘高約1.8米,殘厚約4.5米,外壁為塊石,內部填充泥沙,現為武義縣文物保護單位[4]

武義城牆南臨熟溪武義江支流),西跨書台山和日月山。傳舊城周一里一百八十步,設七門,東有八素門(又名鳴陽門,明正德間改築為鳴陽樓)和東郭門,西南有仙岩門(按嘉慶縣誌為東南,清末《武川備考》指出應為西南[5]),西有書台門(又名肅清門),北有仰星門(又名拱辰門),南有綠野門和熟溪門。明清新城城周十里八步(約4812.8米),高約二丈(約6.4米),寬約一丈五尺(約4.8米),呈不規則的扁圓形,設有陸門七座,水門兩座,七座陸門又分大門四座、小門三座,五座大門為東門鎮東門、大南門來遠門(門外通往熟溪橋)、小南門文興門、西門接龍門和北門迎恩門,三座小門為上水門、下水門(均在南面來遠門和文興門之間)和永豐門(在南面文興門和接龍門之間),兩座水門均名水洞門,均位於城西。城外不設城濠。因南城牆常被洪水沖壞,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知縣楊澎在城腳築水壩作為防護,水壩自文興門至來遠門,長約二百餘丈,另在文興門外築斜捍(即丁壩),導水南向[3]

城內原主要街道以東西兩門之間的大街(也稱直街)為主街(今壺山上街——壺山下街),自北門街(今解放中街)通往北門,自大橋巷通往大南門,自橫街、何宅巷通往小南門。原主要建築有縣署(位於原大街與北門街交匯處東北,原建築已不存,其址今仍為武義縣政府)、學宮(武義縣學文廟,歷史上多次遷址,明清時位於城西南隅,1949年後曾作為武義縣第一中學,今學校已遷出,尚存泮池,其餘為空地,目前計劃重建)、城隍廟(位於西門內,今已不存)、壺山書院(位於學宮東北,尚存門樓)和法雲寺(位於西門內,今已不存)等。城內尚存壺山上街壺山下街橫街等傳統歷史街區,以及顧家祠堂忠孝堂石板巷陳家廳等具有代表性的傳統宗祠、民居。

參見[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趙瑤丹、方如金. 《浙江省武义县始置县时间新考》. 溫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年1月: 103–109. 
  2. ^ 清·張營堠修、周家駒纂,《嘉慶武義縣誌·卷一·疆域·沿革》:唐天授二年析永康西境置武義縣,隸婺州,尋改武成,天祐中復名武義。
  3. ^ 3.0 3.1 《嘉慶武義縣誌·卷一·疆域·城墉》:舊城周一里一百八十步,宋紹興間廢,門有七,東曰八素,又曰鳴陽,明正德間知縣潘棠撤舊門創新樓,懸鐘其上,以警民之昏曉,故云鳴陽,曰東郭,東南曰仙岩,曰書台,又曰肅清,北曰仰星,又曰拱辰,南曰綠野,曰熟溪。崇禎十三年知縣馮坪創始,合邑築砌成功,周圍十里八步,門九,東曰鎮東,南曰來遠,又上南曰文興,西曰接龍,北曰迎恩,又小門四,南曰上水、下水,西曰永豐,北曰水洞。國朝康熙八年知縣李經邦重修,有記。乾隆十七年知縣周昌德重築,後因洪水沖壞,二十九年知縣楊澎詳請修砌,於瀕水城腳一帶新築體水壩以防護之,自文興門至來遠門長約二百餘丈,又於文興門之外築斜捍(俗名曰擺)以遏水勢,廣三丈,長十丈,俾水轉向南行,城始鞏固。
  4. ^ 朱連法. 《心中的城墙永不倒——一帧旧照片钩出的城墙故事》. 武義新聞網. [2021-02-26]. 
  5. ^ 清·何德潤撰,《武川備考·卷三·建置考·城墉》:按西南曰仙岩,志誤西為東,今仙岩在小南門內二郎廟神座下,非近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