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環境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水環境Water Environment),也稱水文環境,是指一類與傳輸、儲存和提供水資源的水體形成的系統,它兼顧生物生存、繁衍的棲息地,以及水、固體、大氣污染物等組成進行能量與物質交換。它是水體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因素,以及人類活動影響水體的因素總和[1]

現有水環境主要面臨各種水體的水質及污染等問題。在環境科學研究中,水環境含義較廣泛,包括地球上各種水體及具密切相連的諸環境要素,如河床海岸植被土壤等。在環境水利研究中,水環境通常指地下水等自然環境,以及水庫運河、渠系等人工環境[2]

組成[編輯]

水環境主要由地表水環境和地下水環境組成。地表水環境包括海洋、河流、湖泊、水庫、池塘沼澤冰川等水體及環境要素;地下水環境包括泉水淺層地下水、深層地下水等水體及環境要素。水環境同其他環境要素如土壤環境、生物環境、大氣環境等被此聯繫、相互影響與制約。當改變或破壞某一區域的水環境狀況時,必然引起其他環境要素的變化[3]。如實施調水工程將改變調入區或調出區的水環境特徵,從而導致該地區的土壤、氣候和植被發生變化等[4]

問題[編輯]

水環境問題是由於自然因素和人為影響使水體的水文、資源與環境特徵產生惡化。當前全世界面臨的水環境問題,主要有洪澇災害乾旱缺水、河流乾涸、淤積、水污染水土流失地表水位下降海鹹水入侵[5]

參考[編輯]

  1. ^ 李昌峰 張鴻輝. 建国以来人类活动对湖北省四湖地区水环境的影响研究. 《國土與自然資源研究》. 2003年, (04期) [2015-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17). 
  2. ^ 孫金華 倪深海 顏志俊. 人类活动对太湖地区水环境演变的影响研究. 《水資源與水工程學報》. 2006年, (01期) [2015-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3. ^ 馮焱 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員會. 水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海河水利》. 1996年, (第6期) [2015-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09). 
  4. ^ 秦伯強 吳慶農 高俊峰 范成新 許剛 陳偉民 毛銳 陳宇煒. 太湖地区的水资源与水环境——问题、原因与管理. 《自然資源學報》. 2002年, (02期) [2015-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5. ^ 李本綱 陶澍 曹軍. 水环境模型与水环境模型库管理. 《水科學進展》. 2002年, (01期) [2015-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