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牛奶吧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華沙的一間牛奶吧內部
波茲南的一間牛奶吧販售的傳統波蘭料理
一間牛奶吧內部的菜單

牛奶吧波蘭語Bar mleczny)是波蘭一種特別的快餐店形式,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和後來的社會主義時期開始流行。牛奶吧的經營方式與今天的餐館類似,提供價格低廉的波蘭傳統料理為其特色[1]

歷史

[編輯]

起源

[編輯]

波蘭的第一家牛奶吧於1896年,由波蘭奶農Stanisław Dłużewski在華沙創立[2][3],因早期提供的食物以乳製品為主,因而得名,事實上餐館也供應其他非乳製品的傳統波蘭菜餚。牛奶吧後來成為波蘭廉價食堂的藍本,隨着波蘭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重新獲得獨立,全國大部分地區都出現了同性質的餐館,他們提供相對便宜但營養豐富的食物,因此在1930年代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經濟蕭條期間更加盛行。

社會主義時期

[編輯]

二戰後,社會主義政權波蘭人民共和國成立,大多數餐館國有化,然後被共產黨當局關閉。政府當時的政策是在工作場所為所有公民提供廉價膳食,在瓦迪斯瓦夫·哥穆爾卡執政時期,政府決定在全國範圍內設立小型自助食堂。膳食由政府補貼,因此價格便宜,任何人都可以享用。在1980年代初期戒嚴期間,肉類是配給的,所以當時的餐點依舊以提供乳製品和素食餐為主[4],除了生的或加工過的乳製品外,還供應雞蛋(煎蛋捲或蛋餅)、穀物或麵粉類食品,例如波蘭餃子。在全盛期,波蘭的牛奶吧一度多達40,000間。

現況

[編輯]

1989年波蘭改革後,國家轉向自由市場經濟,波蘭人民的飲食選擇日趨多樣化,許多牛奶吧因無法與新式餐館競爭而倒閉。現今波蘭僅有大約150家牛奶吧,儘管均已私有化,但部分成本依舊由政府補貼,旨在幫助低收入民眾購買便宜食物[5]

在2010年代初,由於其懷舊氛圍及低廉價格,牛奶吧又有復甦的趨勢,尤其對於預算較低的外國遊客來說,這類型的餐館成為了體驗波蘭文化以及解決飲食問題的好去處[4]

參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Steves, Rick; Hewitt, Cameron. Rick Steves Snapshot Kraków, Warsaw & Gdansk. Avalon Publishing. 2017-08-15 [2021-07-15]. ISBN 978-1-63121-624-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23) (英語). 
  2. ^ Kakissis, Joanna. Poles Return To A Taste Of Their Communist Past: Cheap Milk Bars. NPR. December 1, 2016 [2021-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16). Dairy farmer Stanisław Dłużewski opened the first one, Mleczarnia Nadświdrzańska, in Warsaw in 1896, selling cheap milk and egg-based meals. 
  3. ^ Milk Bars – A Taste of Poland. Culture.pl. [2021-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15). 
  4. ^ 4.0 4.1 Nierenberg, Amelia. In Poland, Communist-Era Restaurants Are Perfect for the Moment. April 21, 2020 [2021-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12) –透過NYTimes.com. 
  5. ^ Majek, Renata. Dofinansowanie do baru mlecznego. biznes.gazetaprawna.pl. 2015-11-12 [2021-05-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9) (波蘭語).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