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寶山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白寶山(1878年—1941年),字峻青直隸省寧河縣人,中華民國軍事將領。[1]

生平[編輯]

清光緒四年(1878年)四月初十出生(一說光緒四年十月廿一日生?),白寶山自幼家貧,早年曾靠拾糞生活。後來投宋慶毅軍當兵,在毅軍內逐步升為中下級軍官。1913年,任張勳辮軍第四路統領。1915年12月袁世凱稱帝,白寶山獲授一等男爵,並被任命為海州(即今連雲港)鎮守使[2]。1917年,任海州鎮守使兼代江蘇陸軍第一師師長、海疆防禦總司令。辮軍復辟失敗後,白寶山投靠馮國璋,1923年11月,獲將軍府封為「郁威將軍」。1924年10月,任海州鎮守使兼代松滬護軍使。1925年1月,任海州護軍使兼孫傳芳五省聯軍第八師師長。1926年9月,白寶山沒有出兵山西北伐軍作戰,遭到孫傳芳不信任。[1]

1927年4月,北伐軍戰勝孫傳芳部後,白寶山率部投靠蔣介石,不久該部被調往浙江並遭繳械遣散。1927年9月,白寶山去職,此後先後寓居大連天津。1930年2月,任國民政府軍事參議院參議。1936年2月,獲授少將軍銜。1938年,任隴海鐵路護路司令。1939年11月,升為中將軍銜。[1]

1941年11月3日,白寶山在重慶病逝,享年63歲。[1]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1.2 1.3 天津通志18,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4年,第634頁
  2. ^ 《連雲區志》,第468頁,方志出版社,19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