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白艻縣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白艻[a],中國古代縣份,位於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市鄯善縣一帶。

地名起源[編輯]

「白艻」因物產而得名,《梁書·高昌傳》作白力,《北史·高昌傳》作白棘,可能此地盛產白棘,因而該居民點被命名為白艻[1]

歷史[編輯]

白艻位於吐魯番盆地的東面,東面隔戈壁伊吾相望,北接往山北的通道,是需要加強防守的重鎮[2]

十六國前涼建興十五年(東晉成帝咸和二年,公元327年),前涼戊己校尉趙貞謀叛,西平公張駿遣西域長史李柏將其擊敗並抓捕,將原戊己校尉轄區改為高昌郡,高昌郡下轄高昌田地、白艻等縣,鎮守伊吾關高梧谷口[3]。麴氏高昌時,北魏宣武帝景明二年(501年),田地縣升為田地郡[4],下轄田地縣、白艻縣和酒泉縣[5]

唐代改名為蒲昌縣,並為縣治所在地[1]

相關記載[編輯]

出土文書中,兵曹掾張預義和年間(431—433年)《條往守白艻人名文書》中,有大批百姓因未輸租,被罰「各謫白艻守十日」的記載。其他《條往守白艻人名文書》中也有記載犯規百姓被罰到白艻,如「右五人坐閱馬逋,有謫白艻」[2]

備註[編輯]

  1. ^ 現代漢語中,「艻」字僅用於「蘿」一詞;根據《康熙字典》,該字在用作樹木名時,與「棘」同音,指羊矢棗

參考[編輯]

  1. ^ 1.0 1.1 陳國燦. 对吐鲁番地名发展演变规律的探讨——吐鲁番古代地名研究之一. 吐鲁番学研究:吐鲁番与丝绸之路经济带高峰论坛暨第五届吐鲁番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吐魯番與絲綢之路經濟帶高峰論壇暨第五屆吐魯番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66–73. 2014. 
  2. ^ 2.0 2.1 陳國燦. 吐鲁番地名的开创期——吐鲁番地名研究之二. 吐魯番學研究. 2015, (2): 33–39. 
  3. ^ 王素. 关于前凉讨伐戊己校尉赵贞的新资料——大谷文书8001号考释. 文物. 2006, (6). 
  4. ^ 劉維玉. 鄯善鲁克沁墓地出土墓表考释. 吐魯番學研究. 2020, (1): 85–91. 
  5. ^ 張永兵. 吐鲁番酒泉城的历史及今地考. 吐魯番學研究. 2017, (2): 5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