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砂拉越風洞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風洞
Wind Cave
Gua Angin
洞穴
}}
}}
風洞
國家 馬來西亞
省/州/邦 古晉省砂拉越
石隆門縣
位置 1°22′51″N 110°07′11″E / 1.38080°N 110.11966°E / 1.38080; 110.11966
地質狀況 石灰
時期 白堊紀
最早造訪者 奧多阿多·貝卡利(1865年 Odoardo Beccari)
因裝修保養中,暫對外不開放

風洞位於砂拉越古晉省,離最近的城鎮:石隆門有5公里,而離古晉市有48公里。風洞是風洞自然保護區的一部分,整個保護區總面積有6.16公頃(0.0616平方公里)。

歷史[編輯]

相傳,是因為有清涼的微風一直不斷的從洞外吹進洞穴里,所以風洞才因此得名。 風洞是在白堊紀時期形成,大約6千多萬年前。在1865年,風洞被一位意大利博物學家最早發掘。洞穴里沒有人類居住的痕跡至到在大約20世紀30年代才有淘金者到洞裏採礦。[1]

特徵與自然生態[編輯]

風洞的主要特徵是有許多石筍鐘乳石。洞裏也有一條小溪連接着砂拉越河的支流。

保護區不僅保護風洞也養護許多石灰岩森林周圍的稀有物種。保護區裏有14個不同品種的蝙蝠,如:短吻果蝠。也有上千隻大金絲燕在洞壁角落和縫隙築巢。

此外,松鼠鼩鼱科蛇類蝸牛昆蟲類都可以在洞穴里找到。

註釋[編輯]

  1. ^ 风洞自然保护区. 砂拉越森林局. 2006年更新 [2011年12月4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2月6日).  (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