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紐霍夫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約翰·紐霍夫
約翰·紐霍夫的畫像
出生1618年7月22日
 荷蘭共和國下薩克森本特海姆縣烏埃爾森
逝世1672年10月8日
伊默里納王國
職業荷蘭旅行家

約翰·紐霍夫荷蘭語Joan Nieuhof,又譯約翰·尼霍夫;1618年7月22日—1672年10月8日)是一位荷蘭旅行家。他寫了一些有關他在巴西中國印度旅行的書籍[1]。其中最著名的旅行是他在1655-1657年間從廣州北京長達2400公里的旅行,由此他成為當時在西方有關中國主題的權威作家。他把這次在中國的旅行記錄在《荷使初訪中國記英語An embassy from the East-India Company》一書中。

生平[編輯]

約翰·紐霍夫出生在烏埃爾森,一個位於荷德邊境屬於下薩克森本特海姆縣的小鎮。他的父親(老家在茲沃勒)是該鎮的鎮長,後來約翰的兄弟之一和姐夫接任了鎮長職位[2]。在當時荷蘭西印度公司一位顯著人物科爾內利斯·揚·維岑英語Cornelis Jan Witsen的恩典關照下,紐霍夫在1640年作為候選後備官出發至荷屬巴西英語Dutch Brazil。從此之後,除了在1658年和1671年兩次短暫家庭訪問之外,他剩下的一生都是在國外度過的。

紐霍夫在巴西受僱去探索馬拉尼昂州聖弗朗西斯科河之間的地區,他尤其在伯南布哥艦長領地英語Captaincy of Pernambuco周邊地區作了詳細的調查。當葡萄牙在葡荷衝突中得利後,紐霍夫在1649年離開了巴西。回到荷蘭之後他加入荷蘭東印度公司。在東印度公司供職期間他在巴達維亞(現今的雅加達)住了幾年。之後在1654年他被任命由佩特爾·德·霍耶爾(Peter de Goyer)和亞科布·德·凱塞爾(Jacob de Keyser)率領的使團中的隨從一職,去朝拜當時剛登基不久的清朝皇帝。該使團的目的是從清朝皇帝那裏取得在中國南部海岸通商的權利。他一直在中國呆到1657年。

當荷蘭人佔領了馬拉巴爾海岸後,他在1663年作為大使駐紮在奎隆[3]。在此期間他為了和當地部落建立貿易關係而拜訪了幾個部落首領。之後,他接受了一個位於錫蘭的職位,並在1663至1667年間駐紮在那裏。因為作了非法的珍珠交易,他被囚禁了七個月[4]。後來他被派至巴達維亞,並被東印度公司開除了。

在1672年他曾返回荷蘭,之後在回到東印度的途中他停留在馬達加斯加。在1672年10月8日,他為了尋找當地部落做貿易並為船員尋找水源,他和同伴前往內陸地區。當聽到幾聲槍響後,船長向島的方向派遣了第二艘船隻去等待紐霍夫的返回。在等待了三天未果之後,船長認定紐霍夫和他的同伴被殺害了,於是向毛里裘斯方向接着航行。位於阿姆斯特丹的管理委員會下令從好望角派遣一艘船隻去接回紐霍夫和他的同伴,但沒有發現他們的蹤跡。

中國回憶錄[編輯]

彼得·凡·德爾依據《荷使初訪中國記》繪製的中國地圖
紐霍夫所畫的贛州風景圖

在17世紀上半葉,荷蘭東印度公司試圖打破葡萄牙對澳門貿易的壟斷地位。當試圖未果後,他們在1655至1685年間派出六次使團前往北京。他們的目標是說服清朝皇帝允許荷蘭東印度公司在中國南部海岸邊上通商,可是最終他們然未成功。在由約安·馬策伊克爾英語Joan Maetsuycker帶領的在1655至1658年間從廣州到北京的使團之一中紐霍夫被任命為隨從。他們是試圖討好皇帝的第二個使團,第一個使團是由扎哈里亞斯·瓦亨納爾英語Zacharias Wagenaer帶領的。紐霍夫在使團中的主要任務是安排儀式及住宿方面的事情。但他也被特別安排去逼真地繪畫所有他們見到的城池、宮殿、寺廟、河流及其它值得一提的建築。

在1656年3月17日,在就該向中國皇帝和督撫進貢事宜協商和討論了幾個月後,使團坐船從廣州啟程去北京。使團在同年的7月18日到達北京的皇宮。他們僱傭了耶穌會學者湯若望做翻譯,湯若望向他們警告了去見皇帝潛在的危險和必須的禮儀。在9月24日,使團得到了順治皇帝的接見。他們依照翻譯的吩咐向皇帝進行了傳統的磕頭儀式,因為如果不這樣做的話,他們非常有可能立即就被皇帝拒絕。結果皇帝允許荷蘭使團每八年可以來朝廷朝拜一次,每次不能超過一百人。其時,通商的權利並沒有得到討論或准許。在10月16日使團被要求在兩小時內離開北京城。他們的回程花了三個月,所以整個行程總共花了20個月零6天。

在1658年回到家後,他把他的筆記和註解交付給他的兄弟亨德里克保管。亨德里克後來在1665年編撰了一本深度研究中國的書,並附有很多圖片及有關最新事件的文字和解釋。這本書在1665年由亞科布·凡·默爾斯(Jacob van Meurs)出版(書名中文譯名之一為《荷使初訪中國記》)[注 1]。法譯本(1665)、德譯本(1666)、拉丁譯本(1668)和英譯本(1669)相繼出版,每種譯本至少有兩個版本。紐霍夫有關中國船隻的資料也包括在尼科拉斯·維岑(Nicolaes Witsen)編寫的《造船業》(Scheepsbouw,1671)一書。

來自這些使團的報告及耶穌會的報告是當時在西歐有關中國信息的僅有的可靠來源。如前所敘,作為荷蘭東印度公司派往北京使團的管家,約翰·紐霍夫帶有特別的使命去觀察他經過的所有「農莊、城鎮、宮殿、河流、...〔及其他〕建築物」,用「直接的形式和圖形」來描繪它們,以及觀察結束明朝統治的韃靼人(滿族人)的歷史性勝利的結果。在書中附有大約150幅插圖,這是在有關中國的文獻中第一次帶有真實描繪自然的圖片。在這之前出版的書籍中,多少具有想像的「奇聞風格」,將事實和虛構糅合在一起,把中國人描繪成幻境般的人物。與以前的書籍不一樣,紐霍夫的繪畫是根據他自己的觀察來描繪中國人及其文化,沒有添加任何怪誕的東西。

紐霍夫書中的150幅插畫是尤其風行於18世紀的中國風的靈感之一。很多藝術家和建築設計師根據這本書中的圖畫來設計他們的作品。這些圖片的原稿於1984年在羅蘭·波拿巴英語Roland Bonaparte王子的收藏品中重新發現,波拿巴王子是一位收集馬達加斯加、拉普蘭和美洲原住民物品的人類學家。

註釋[編輯]

  1. ^ 該書的荷蘭語原名為「Het Gezandtschap der Neêrlandtsche Oost-Indische Compagnie, aan den grooten Tartarischen Cham, den tegenwoordigen Keizer van China: Waarin de gedenkwaerdigste Geschiedenissen, die onder het reizen door de Sineesche landtschappen, Quantung, Kiangsi, Nanking, Xantung en Peking, en aan het Keizerlijke Hof te Peking, sedert den jaren 1655 tot 1657 zijn voorgevallen, op het bondigste verhandelt worden. Beneffens een Naukeurige Beschrijvinge der Sineesche Steden, Dorpen, Regeering, Weetenschappen, Hantwerken, Zeden, Godsdiensten, Gebouwen, Drachten, Schepen, Bergen, Gewassen, Dieren, et cetera en oorlogen tegen de Tartar : verçiert men over de 150 afbeeltsels, na't leven in Sina getekent。書名的其他中文翻譯有《荷蘭使節出訪中國記》、《從荷蘭東印度公司派往韃靼國謁見中國皇帝的外交使團》、《荷蘭東印度公司使團覲見韃靼可汗(清順治皇帝)紀實》等等。

參考文獻[編輯]

  1. ^ Donald F. Lach; Edwin J. Van Kley. Asia in the Making of Europe, Volume III: A Century of Advance. Book 4: East Asia.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8-12-01: 1689–. ISBN 978-0-226-46769-6. 
  2. ^ Bodel Neijenhuis, Johannes (1864). Johan Nieuhof. Nijhoff. [2017-07-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4) (荷蘭語). 
  3. ^ The second siege of Cochin. VOC Warfare. [2017-07-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4) (英語). 
  4. ^ Heniger, J. (1986) Hendrik Adriaan van Reede tot Drakenstein (1636--1691) and Hortus Malabaricus -- A contribution to the history of Dutch colonial botany, p. 22.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