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藥師寺 (北京)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藥師寺,位於北京市房山區周口店鎮淶瀝水村,如今是一座漢傳佛教尼寺。[1]

歷史[編輯]

相傳,淶瀝水村的藥師寺始建於唐朝中期,後來毀於火災。明朝復建。中華民國初年,曹錕在藥師寺廢墟上建起別墅。抗日戰爭期間,1939年一架日軍飛機在淶瀝水村西的紫金嶺撞毀。日軍誤以為是被八路軍擊落。半個月後,日軍開至淶瀝水村內破壞,燒毀了曹錕的別墅。[2]

改革開放後,淶瀝水村脫貧致富。為弘揚佛教文化,根據村民及周邊信眾要求,淶瀝水村黨支部書記張田決定復建藥師寺,並親自指揮施工,自1995年動工後,經過三年完工。[2]

21世紀初,為落實中共的宗教政策,將藥師寺恢復為宗教活動場所,周口店鎮人民政府、房山區人民政府、北京市人民政府乃至國家宗教局均給予支持。北京市佛教協會會長、北京市政協委員釋傳印親自為藥師寺推薦教職人員,並且為藥師寺題寫匾額。[2]2006年,有關部門為藥師寺舉行了宗教活動場所頒證儀式。[3]

2010年時,藥師寺有7名比丘尼,一名沙彌尼。2010年6月18日,北京市佛教協會、房山區民政局的領導就開展創建和諧寺院活動到房山區的雲居寺和藥師寺考察,在藥師寺受到寂律法師接待。[4]

建築[編輯]

藥師寺位於淶瀝水村小旮旯溝的陽面山坡,地處一個小山頭上,佔地面積約200畝。藥師寺坐北朝南(略微偏東),自下而上分別為牌坊、石階、天王殿、大雄寶殿、藥師殿、大悲閣等。建築面積大約600平方米。[2]

藥師寺以西高處山坡上,有兩座觀音洞,供奉觀音菩薩像。[2]

參考文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