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菲多島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菲多島(Île Feydeau)曾經是法國南特盧瓦爾河中心的一個島嶼,自1721年開始使用目前的名稱,得名於公爵的管家。1930年因盧瓦爾河支流淤塞,已不再是一個島嶼。

菲多島的北面與南特城之間,由富蘭克林羅斯福林蔭道隔開;南面與涼亭島(l'île Gloriette)之間,由菲利克斯-埃布埃街、蒂雷納林蔭道和奧諾雷·德斯蒂安·多爾韋(Honoré d'Estienne-d'Orves)林蔭道隔開。舊日的濱河路,今日已成為南部的蒂雷納林蔭道,以及北部的Duguay-Trouin林蔭道。直到1730年代,它通過魚橋(pont de la Poissonnerie)連接城市,通過百麗十字橋(pont de Belle Croix)連接涼亭島。

1721年之前,島嶼尚不穩定,是一個貧窮的郊區。只有一座建於1443年的聖母小堂[1]和魚市場。自1721年開始城市化,一年後南特市收購土地。由於地基不穩定和洪水的原因,工程一直持續到革命前夕。到1750年,還只建成了四座建築。1755年以後建設速度加快,建築師皮埃爾·盧梭仿效荷蘭,在地基打下木筏。此後許多南特商人競相在此興建豪宅[2]

在十九世紀下半葉,島上曾有兩個重要公共設施:西端的小荷蘭室內市場和東端的魚市場。這兩座建築物分別在1932年和1940年被拆除。 著名作家儒勒·凡爾納故居,位於奧利維·德·克里松林蔭道和Kervégan街轉角。

參考文獻[編輯]

  • Pierre Lelièvre, Nantes au XVIIIè Urbanisme et architecture, Editions Picard, 1988, 296 pp. [ISBN 2708403516], pages 96-106 et 276-278.
  1. ^ 1776年至1780年重建
  2. ^ Mascarons de Nantes. [2011-09-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