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西村·貝森大院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西村·貝森大院
概要
狀態使用中
類型城市綜合體
所屬國家/地區 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
行政區四川省成都市
地點青羊區
地址貝森北路1號
起造2010年1月
開放2015年1月
擁有者成都貝森投資集團
高度
高度24米
技術細節
建築面積135552平方米
層數5-6(地上),2(地下)
設計與建造
建築師劉家琨
建築商家琨建築設計事務所
發展商四川邁倫實業有限公司
知名於2016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主題館

西村·貝森大院常被稱為西村大院,位於中國四川省成都市,是中國建築師劉家琨旗下家琨建築設計事務所設計的一座非傳統城市綜合體。它三面由建築圍合,一面為巨型立體跑道,中庭為體育設施和綜合景觀,汲取了四川盆地和中國傳統圍合式院落藻井的設計理念。建築體量135552平方米,5-6層,高24米。[1]建築理念為「當代手法、歷史記憶」,採用「低技策略」建造,強調對社區聚落集體性的詩意隱喻,又在外觀上施行了功能主義的客觀性。[2]該綜合體在2016年被推選為當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主題館。[3]

設計[編輯]

西村大院在設計時通過借鑑四川盆地的元素,與常見商業綜合體中心密度最高的設計相向而行,打造出建築在四面圍合,內部留出層層竹林與足球場的設計,強調「成都文化」、「未完成」與「生長性」。該綜合體借鑑了計劃經濟時期社會主義國家常見的「大院」形式集體居住社區,希望藉此形態營造出吸引周邊住宅區居民、形成自發向心的社區氛圍和完全自發生長的市井氣息,從而創造出了多元、包容卻又與城市的歷史形成呼應的社區綜合體。

建築在設計上強調功能主義,混凝土的骨架經絡直接暴露在外,形成一種客觀性的風格。建築使用斷磚和大孔磚砌牆,將地面直接留為沙土小徑,甚至在外牆暴露鋼筋,從而營造出了一種「未完成感」。建築通過不同紋理的材料(採用手工竹膠板為模板的清水混凝土、螺紋鋼筋、再生磚、碎瓷片等)實現了細節的多樣化與環境的「郊野化」,也完善了劉家琨對其「低技建造」的理念。[4]同時,建築也給予了其中的租戶高度自由化的空間,讓租戶成為塑造建築形態的一個重要部分。合圍的建築部分擁有巨大的進深,實體商戶退回到陽台後三米處,留下了光滑貫通與消退的外挑廊表面。建築物的五層的高度各不相同,在第一、四、五層,劉家琨使用了5-6米高的大層高,以便商戶自由加裝夾層,也保證了這些高價值樓層的空間品質。大樓每層幾乎全部採用立柱承重,確保能夠靈活劃分空間。但在給予租戶極大自由性的同時,大樓在南北方向也設置了一條極其對稱的中軸線,從北面對稱的坡道跑道,到東西樓對稱的廊道,再到南邊的屋頂,嚴格遵守了中國古典建築的對稱和正統性。

建築物中庭的竹林靈感來自成都傳統茶館的形態。建築師通過竹林的設計,讓院落跟成都本地文化建立起了強烈聯繫。庭院地面則直接使用沙土地、鵝卵石和紅砂石鋪就。竹林中分佈有臨時辦公空間、未經過分雕琢的水池和竹林教室等空間,讓庭院變成了人們公共活動的聚集場所。[2][5]

整座建築最引人注目的部分為屋頂的迴廊跑道。跑道全長1.6公里,纏繞整座建築,由廊橋、步道、跑道、外掛樓梯等部分連接起建築的內院、屋頂和地下層。[6]跑道周圍的屋頂以水泥管、高速路隔網、碎瓷磚等「再生」材料建造樹池、護欄和地面,通過「低技建造」營造出郊野感,也呼應了亭閣、觀景台、長廊、觀景塔等傳統園林景觀元素。[7]

業態[編輯]

西村大院包含了文化創意工作室、辦公空間、社區綠地、足球場與跑道、餐飲、娛樂等多種業態。

評價與獲獎[編輯]

2016年WA中國建築獎將西村大院評為城市貢獻獎的優勝獎。評委認為大院:

2016年,劉家琨設計的西村大院受邀作為第15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主題館,並且以西村大院為原型設計的裝置藝術「人山人海:日常生活的歡慶」在威尼斯雙年展中央館參加策展人亞歷杭德羅· 阿拉維納主持的主題展:」來自前線的報告「。[9]

2017年,劉家琨的西村大院等一系列作品在德國Aedes建築論壇參與中德建交45周年系列活動。在活動中,中國駐德國大使館公使及文化參贊陳平稱:

參考資料[編輯]

  1. ^ 羅靖琳. 西村•贝森大院 / 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 ArchDaily. 2017-1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2). 
  2. ^ 2.0 2.1 朱濤 張遠博. 新集体:论刘家琨的成都西村大院. 時代建築. 2016, (2016-02) [2018-06-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08). 
  3. ^ 刘家琨“西村大院”入选2016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主题馆. 藝術中國. 2016-0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24). 
  4. ^ 胡瑩. 成都这个超级大院,建材很简单,目的却是重现久违的社区文化. 好奇心日報. 2016-05-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2). 
  5. ^ Domus設計中心. 西村大院 | 早已打开的围墙. 建築學院. 2016-03-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09). 
  6. ^ 張早. 刘家琨 : 西村 · 贝森大院 | 2015年11期. 建築學報. 2015-1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2). 
  7. ^ 劉家琨. 刘家琨再谈“低技策略”——以西村·贝森大院为例. 建築技藝. 2015, (2015-08) [2018-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2). 
  8. ^ 世界建築編輯部. 城市贡献奖优胜奖:西村大院 | 2016WA中国建筑奖. 世界建築. 2017, (201703): 123-127 [2018-06-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7). 
  9. ^ 水小姐. 去威尼斯,中国建筑师们想在建筑双年展上说些什么?. 理想生活實驗室. 2016-05-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2). 
  10. ^ 成都建筑师刘家琨把西村大院「搬到」柏林. 世界日報. 2017-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