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賽鴿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飼養賽鴿

賽鴿,即以鴿長途飛行速度作競爭的賽事。據記載,賽鴿源自歐洲,後傳入亞洲等地方。目前在世界各地均發展迅猛。賽鴿比賽通常分為單次比賽,最高級別是國際賽、國家賽、省聯賽等。由於單次比賽受到風向、養鴿者鴿舍所處位置、距離差異等,通常認為單次比賽不足以評價一隻鴿子的準確價值,因此產生了按多次比賽成績綜合評定的方式,即所謂多關賽或者信鴿鴿王比賽。

條件

[編輯]

飼養賽鴿者極重視用作比賽鴿子的血統,他們相信鴿遺傳着上代的飛行能力等特性,又以觀察體形、骨架、眼睛、翅膀等去觀察「賽鴿」的素質。將賽鴿的優劣條件而進行「優勢互補」的配種亦是一門學問。據2006年國家地理頻道紀錄片作品《賽鴿風雲》描繪,一隻鴿子身價可達數十萬美元[1]

2020年一隻名為「新金」(New Kim) 的賽鴿,創下160萬歐元拍賣價格紀錄。[2][3][4]

世界各地

[編輯]

英國

[編輯]

據報導,英國目前有42,000名賽鴿愛好者,比1960年代減少超過一半,而且每年減少約5%[5]

中國大陸

[編輯]

賽鴿活動在中國大陸興起,中國大陸賽鴿迷不惜重金收購賽鴿,所以為英國賽鴿養殖業帶來商機,2012年,一隻英國名種鴿售出260,000英鎊。

據記載,14世紀時(明朝初年)中國已有人養殖賽鴿,文革期間,賽鴿一度被禁止。如今中國大陸的賽鴿運動主要集中在三個區域:

  • 以北京、天津為主的華北地區
  • 以上海、江蘇為首的華東地區
  • 以四川、陝西為主的西南地區

這幾個地區每年都會繁殖數以百萬計的新生幼鴿用於比賽[6]

香港

[編輯]

1980年代是香港賽鴿熱潮,估計當時有七百多人賽鴿。

1997年,香港爆發禽流感,政府管制家禽相關行業,所以賽鴿活動在香港大幅減少[7]

台灣

[編輯]

台灣省軍鴿教養會於1946年成立,後於1958年2月改制,由李偉民醫師出任改制後的首任會長,1960年依動員戡亂時期人民團體組織法,開放人民團體,軍鴿教養會成員分別成立中華民國賽鴿協會及台灣省信鴿協會,1961年引進鴿鐘和賽制,1971年中華民國賽鴿協會正式加入國際鴿協聯盟,並於1978年與日本、香港、韓國、泰國、菲律賓、印尼等國家和地區成立了亞洲鴿協聯盟,永久會址設於臺北

目前,比利時、荷蘭、德國為當今台灣賽鴿者引進源鴿的主要國家[8][9]

參見

[編輯]
  1. ^ 賽鴿風雲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YouTube
  2. ^ [史上身價最貴!比利時賽鴿拍賣 「新金」5400萬天價落槌]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自由時報 2020-11-16
  3. ^ [史上最貴賽鴿「身價5400萬」落槌 起標價狂飆8千倍] TVBS 2020-11-16
  4. ^ [New Kim: Racing pigeon from Belgium sold for record €1.6m]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BBC News 2020-11-16
  5. ^ 英媒:中國中產玩奢侈 重金購買賽鴿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BBC中文網 - 英國報摘 2013年8月19日
  6. ^ ([//web.archive.org/web/20171115220155/http://www.hqxgw.com/show.asp?id=850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第十七屆信鴿國家賽暨四川省第十一屆(秦嶺)信鴿大賽各地區及集鴿點報道數據] 環球信鴿資訊網 2017-04-24
  7. ^ 「最後鴿舍」觀塘重建中湮沒雀仔街禁賣鴿 店東拒遷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明報 2013年2月25日
  8. ^ 鴿屍遍海_台灣聚賭賽鴿成國際恥辱東森新聞 2015年9月23日
  9. ^ 鴿屍遍海_台灣聚賭賽鴿成國際恥辱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東森新聞 2015年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