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趙不璺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安國公趙不璺(1122年12月24日[1]—1207年[2][3]),祖籍涿郡(今河北省保定市清苑縣)人,宋朝宗室、趙士𠢳第三子[1],第十八代嗣濮王

生平

[編輯]

趙不璺在宣和四年(1122年)出生,紹興四年(1134年)天申節獲賜名,授補保義郎,後來升為武經大夫[4]

慶元六年四月二十(1200年6月7日)[5][註 1],趙不璺以最年長的濮王宗室襲封嗣濮王[7],授「皇叔祖」稱號、任利州觀察使[6],同年九月宋寧宗命他祭祀宗廟[8]

開禧三年六月(1207年),趙不璺轉職寧遠軍承宣使、提舉佑神觀[9],次月趙不儔襲封嗣濮王,估計他在此時去世,贈官開府儀同三司,追封安國公[10]

家族

[編輯]

子女

[編輯]

備註

[編輯]
  1. ^ 《宋會要輯稿》作慶元六年七月[6]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宋會要輯稿·帝系二·濮秀二王雜錄》:「不璺,士𠢳第三子。宣和四年十一月二十四日生。」
  2. ^ 宋史·卷二百四十五·列傳第四·宗室二》:「開禧初,(不璺)遷寧遠軍承宣使。薨,贈開府儀同三司,追封安國公。」
  3. ^ 《宋史·卷三十八·本紀第三十八·寧宗二》:「(開禧三年)秋七月己卯,命不儔爲嗣濮王。」
  4. ^ 《宋會要輯稿·帝系二·濮秀二王雜錄》:「紹興四年,該遇天申聖節,賜名,補保義郎。累轉武經大夫。」
  5. ^ 《宋史·卷三十七·本紀第三十七·寧宗一》:「(慶元六年)夏四月己酉,命不璺爲嗣濮王。」
  6. ^ 6.0 6.1 《宋會要輯稿·帝系二·濮秀二王雜錄》:「慶元六年七月,授皇叔祖、利州觀察使,襲封嗣濮王。」
  7. ^ 《宋會要輯稿·帝系二·濮秀二王雜錄》:「(慶元)六年四月二十四日,詔:武經大夫趙不璺除觀察使,襲封嗣濮王。以大宗正司言:『已降指揮,襲封嗣濮王,臣僚集議:參照濮安懿王之後屬近行尊,年齒最長,無過犯疾病,不昏耄者為之,不拘中外選擇。奉詔令具合襲封一名聞奏,余照應已降指揮施行。既而商王宮濮王位狀:今挨排選擇到不璺年七十九歲,合該襲封。』故有是命。」
  8. ^ 《宋史·卷三十七·本紀第三十七·寧宗一》:「(慶元六年九月)庚午,命嗣濮王不璺朝饗太廟。」
  9. ^ 《宋會要輯稿·帝系二·濮秀二王雜錄》:「開禧三年六月,以寧遠軍承宣使提舉佑神觀。」
  10. ^ 《宋史·卷二百四十五·列傳第四·宗室二》:「薨,贈開府儀同三司,追封安國公。」
  11. ^ 11.0 11.1 《宋會要輯稿·帝系二·濮秀二王雜錄》:「(慶元六年)十二月二日,詔:利州觀察使、嗣濮王不璺長男善輶、次男善澬並與換授太子右監門率府率,其請給、人從等依不諤已得指揮施行。從不璺請也。」

前任者:
族兄弟趙不𥞋 宋嗣濮王
1200年-1207年 繼任者:
族兄弟趙不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