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廬斷裂帶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郯城-廬江斷層帶(簡稱郯廬斷層帶)是中國東部的一條大型斷層帶,因最初發現時認為其北起山東郯城,南至安徽廬江而得名。實際上,郯廬斷層帶北段一直沿北北東方向經渤海、中國東北延伸至鄂霍次克海,在中國境內的長度達2400多公里。在地史上,其南段也一度伸達今武穴廬山

形成時期[編輯]

郯廬斷層帶的南段(郯城以南)在三疊紀末期形成,當時是揚子板塊中朝板塊之間的秦嶺-大別碰撞帶以東的一條走滑斷層。在中生代燕山期,因太平洋板塊向西俯衝到歐亞板塊(廣義)之下,而使郯廬斷層帶向北大幅度延伸,並轉化為逆衝斷層。以後,郯廬斷層帶雖然一度恢復為走滑斷層,但在多數時間內仍以逆衝運動為主。

新構造期,郯廬斷層帶為左行走滑-逆衝斷層。歷史上沿這一斷層帶發生了許多大地震,如1668年郯城大地震、1975年海城地震等。

研究歷史[編輯]

1957年地質部航測大隊904隊航空磁測異常發現並命名了郯城-廬江斷裂帶:[1]「經安徽廬江、巢縣以西、嘉山及江蘇之泗洪、宿遷以及山東郯城、莒南,有一條窄形的正異常帶」「是地殼上深斷型之巨大構造破壞的反映」。1956年在柴登榜領導淮河煤區地質研究,徐嘉煒在區域構造研究時從野外及綜合資料確定淮河煤區東界為一條江蘇到安徽的大斷裂。1963年,徐嘉煒在安徽省地質學會發表《郯城-廬江深斷裂帶的平移運動》論文,提出郯廬斷裂帶左行平移210公里的觀點。[2]1969年渤海發生6.9級地震後,李四光指出:「這個斷裂帶確實在活動,要重視郯廬斷裂帶南面移動200多公里的報道。」[3]

參考文獻[編輯]

  1. ^ 地質部航測大隊904隊:《華北平原南部及周圍山區ΔΤ航空磁測總結報告》,1957年。」
  2. ^ 梁光河:「郯廬斷裂帶的幾個關鍵問題探討」,《黃金科學技術》,2018年第5期,第1-16頁。
  3. ^ 李四光:《地質力學概論》,科學出版社,197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