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阿里瑪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阿里瑪滿洲旗人清初驍將,膂力過人,入關後因其行不法被順治帝下令誅殺。

簡介[編輯]

阿里瑪是清初之人,素以驍勇聞名,頗有戰功[1]。他能自握其發足懸於地,又能舉起盛京實勝寺重量超過千斤的石獅[1]。清朝入關後,因阿里瑪行為多有不法,順治帝想將其正法,可又怕不能制服,於是找來武勇僅亞於阿里瑪的巴圖魯占,命其前往擒之。占與隨從數人到了阿里瑪的府邸,在談話間占突然偷襲,握住阿里瑪的手指,阿里瑪反將佔擲於屋外,怒道:「汝等何人,乃敢與吾鬥勇耶?」占遂將聖意轉告阿里瑪。阿里瑪一聽是皇帝的旨意,笑言:「好男兒安惜死為?何須用紿計也!」於是受縛。坐囚車行至宣武門(當時宣武門菜市口是處斬犯人的地方,也是漢官漢民的聚居地[2]),阿里瑪不希望漢人看見他受刑[3],便勾住城門要求在宣武門內受死。巴圖魯占與劊子手沒有辦法,只得聽從阿里瑪。阿里瑪遂在宣武門內伏誅。

其他[編輯]

滿學家金啟孮先生認為阿里瑪所謂的「行為不法」並不是什麼擾民事件,而是不聽清政府的話[4]。另外,阿里瑪的性格很有代表性,在順治年間的滿族下層軍人中是很普遍的[4]

參考資料[編輯]

  1. ^ 1.0 1.1 《嘯亭雜錄·卷八·阿里瑪》,昭槤撰,中華書局1980年版
  2. ^ 《金啟孮談北京的滿族》第86頁,金啟孮著,中華書局2009年版
  3. ^ 《嘯亭雜錄·卷八·阿里瑪》:「死則死耳,余滿洲人,終不使漢兒見之,誅於門內可也。」
  4. ^ 4.0 4.1 《金啟孮談北京的滿族》第85-86頁,金啟孮著,中華書局200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