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杲卿
顏
顏杲卿死後,因楊國忠聽信張通幽的讒言,沒有褒贈。顏真卿向唐肅宗哭訴此事,唐肅宗轉訴唐玄宗,唐玄宗杖殺張通幽。顏杲卿的兒子顏泉明免於一死,在洛陽將父親和他下屬袁履謙的屍體收殮[1]。乾元元年(758年),追贈太子太保,諡曰忠節,以其子顏威明為太僕丞。
生平
[編輯]五代祖為顏之推,北齊黃門侍郎、修文館學士。齊亡入周,始家關內,遂為長安人焉。曾伯祖為顏師古,唐貞觀年間秘書監,自有傳。曾祖顏勤禮,崇文館學士。祖父顏昭甫,曹王侍讀。父親顏元孫,垂拱初年登進士第,考功員外郎劉奇榜其詞策,文瑰俊拔,多士聳觀。歷任長安尉、太子舍人、濠州刺史卒。
顏杲卿以廕生受官,個性剛直。在開元年間,出為魏州錄事參軍、遂州司法參軍,振舉綱目,政績第一。天寶14年,遷范陽戶曹參軍,安祿山聞其名,上表為營田判官,出為常山太守[2]。時安祿山為河北、河東采訪使,常山在其部內。同年十一月,安祿山舉范陽之兵詣闕。十二月十二日,攻陷東都。顏杲卿憂慮逆賊打到潼關,恐危及宗社。此時從弟顏真卿為平原太守,初聞安祿山叛變。顏真卿乃遣使告訴顏杲卿,相與起義兵,掎角斷賊歸路,以紓西寇之勢。
天寶十四載(755年),安史之亂時,杲卿和兒子季明守常山郡(河北省正定縣西南),任太守,顏真卿守平原郡,設計殺安祿山部將李欽湊,擒高邈、何千年。河北有十七郡響應。這迫使已經推進到陝虢之間(今三門峽和靈寶之間)的安祿山軍隊回撤,命令史思明率軍渡河進攻。
天寶十五載(756年),安祿山叛軍圍攻常山,安祿山俘虜顏季明,藉此逼迫顏杲卿投降,但顏杲卿不肯屈服,還大罵安祿山,季明被斬。天寶十五載正月壬戌(756年2月12日),常山郡城為史思明所破,顏杲卿被押到洛陽,見到安祿山,安祿山怒曰:「吾拔擢你太守,為何負我而造反?」顏杲卿張大眼罵曰:「汝營州牧羊羯奴耳,竊荷恩寵,天子負汝何事,而乃反乎?我世唐臣,守忠義,恨不斬汝以謝上,從從爾反耶?」安祿山不勝忿,縛之往天津橋柱,節解以肉啖之,罵聲不絕,賊鈎斷其舌,曰:「復能罵否?」杲卿含胡而絕,年六十五。
身後
[編輯]顏杲卿死後,因楊國忠聽信張通幽的讒言,沒有褒贈。顏真卿向唐肅宗哭訴此事,唐肅宗轉訴唐玄宗,唐玄宗杖殺張通幽。
李光弼、郭子儀收復常山,救出杲卿、履謙二家親屬數百人於獄,厚給遺,令行喪。
乾元元年(758年),追贈太子太保,諡曰忠節,封其妻崔清河郡夫人,以其子顏威明為太僕丞。
顏杲卿的兒子顏泉明免於一死,在洛陽將父親和他下屬袁履謙的屍體收斂[1]。
乾元元年五月,帝詔曰:「故衛尉卿、兼御史中丞、恆州刺史顏杲卿,任彼專城,誌梟狂虜,艱難之際,忠義在心。憤群兇而慷慨,臨大節而奮發,遂擒元惡,成此茂勛。屬胡虜憑陵,流毒方熾,孤城力屈,見陷寇讎,身歿名存,實彰忠烈。夫仁者有勇,驗之於臨難;臣之報國,義存於捐軀。嘉其死節之誠,未備飾終之禮,可贈太子太保。」[3]
其他
[編輯]1.文天祥的《正氣歌》中的「為顏常山舌」指的就是顏杲卿被俘虜後怒罵安祿山之事。
2.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顏真卿(顏杲卿弟)命人至河北尋得顏杲卿子顏季明頭顱後,揮淚寫下《祭姪文稿》。真跡現藏於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被譽為「天下三大行書字帖」之一。
參見
[編輯]註釋
[編輯]延伸閱讀
[編輯][在維基數據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南京大學歷史系編. 中国历代名人辞典. 江西人民出版社. 1982年: 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