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風雲四號B星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風雲四號B星
所屬組織中國氣象局
主製造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
衛星平台SAST-5000
任務類型氣象觀測
環繞對象地球
發射時間2021年6月3日
00時17分04.273秒
運載火箭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遙七十二)
發射地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LC 2
COSPAR ID2021-047A
SATCAT no.48808在維基數據編輯
動力太陽能供電
軌道參數
軌道類型地球靜止軌道
高度35786 千米
靜止經度東經133°
攜帶儀器
多通道掃描成像輻射計
干涉式大氣垂直探測儀
空間環境監測儀器

風雲四號B氣象衛星是風雲四號靜止氣象衛星系列的第二顆衛星,也是中國第一顆第二代靜止氣象衛星業務星,於2021年6月3日0時17分通過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1][2][3]2021年7月1日,風雲四號B星成功獲取首批高精度高時效可見光觀測圖像。[4]2023年3月5日,風雲四號B星成功接替風雲四號A星,在東經105度的靜止軌道上開展業務服務。[5]

性能[編輯]

風雲四號B星為風雲四號A星的升級版本,能提供最高250米解像度和0.05攝氏度的觀測精度,是風雲四號A星的兩倍,可以提供優於1分鐘間隔的區域高解像度晝夜連續監測。[1][6]與風雲四號A星相比,新增了地球靜止軌道高速成像儀(GEO High-speed Imager,GHI),提供高速、高解像度地區成像能力;多通道掃描成像輻射計(Advanced Geo. Radiation Imager,AGRI)增加7.24-7.60μm波段,並將2.1μm和3.5μm波段的空間解像度提高到2千米;干涉式大氣垂直探測儀(Geo. Interferometric Infrared Sounder,GIIRS)波長範圍擴展到680~1130cm^-1,可見頻段的空間解像度提升到1千米。[7]

參考資料[編輯]

  1. ^ 1.0 1.1 风云四号B卫星完成研制 明年择机发射. 央視網. 2020-08-24 [2021-02-06]. 
  2. ^ 风云三号E、风云四号B星拟于2021年发射|叫什么昵称,你来定!.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2020-08-04 [2021-0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8).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3. ^ 李國利、高陽. 我国成功发射风云四号02星. 新華社. 2021-06-03 [2021-06-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3) (中文(中國大陸)及中文(簡體)).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4. ^ #风云四号B星首图发... - @中国气象局的微博 - 微博. weibo.com. [2021-07-02]. 
  5. ^ 成功漂移!风云四号B星“接棒”A星. wap.peopleapp.com. [2024-03-06].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6. ^ 7颗风云卫星在“十四五”期间上天 将为气象预报提供怎样的数据支撑?. 央廣網. 2021-01-30 [2021-03-26]. 
  7. ^ X. Fang. Updated report on FENGYUN Satellite Program and Development. CGMS-46. 2018-06-07.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