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高徽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高徽(?—525年),字榮顯,小字苟兒勃海郡蓨縣(今河北省衡水市景縣)人,北魏官員。

生平[編輯]

高徽聰明敏捷有氣魄和才幹,受到任城王元澄賞識。景明年間,高徽以奉朝請起家官延昌年間,高徽署理員外散騎常侍,出使嚈噠西域各國都是敬畏高徽,破洛侯烏孫都因此向北魏進獻名馬。高徽回朝後,出任冗從僕射。神龜年間,高徽升任射聲校尉左中郎將游擊將軍,又署理平西將軍員外散騎常侍,出使嚈噠。孝昌元年(525年),高徽出使返回抵達枹罕,正遇到莫折念生在秦隴地區反叛。當時河州刺史元祚被前任河州刺史梁釗的兒子梁景進等人招引莫折念生進攻河州,元祚以因為擔憂而死。河州長史元永平、治中孟賓、台使元湛共同推舉高徽代理河州刺史,高徽安撫有方,將士用命。河州別駕乞伏世則暗中勾結梁景進,高徽殺了乞伏世則。高徽向吐谷渾徵調軍隊,吐谷渾派遣軍隊救援。梁景進戰敗退兵,奔向秦州[1],很快又率領羌人再度來進攻,高徽派遣統軍六景相馳馬上表請求援兵,詔令高徽仍為代理河州刺史。高徽長時間沒有得到援兵,力竭而城池淪陷,被梁景進的軍隊殺害[2]。高徽與堂侄高歡早年恩情很深,等到高歡平定洛陽,於永熙年間將高徽的屍體運回洛陽,營葬喪事,贈予使持節、侍中、都督冀定相瀛滄五州諸軍事、司徒公、冀州刺史,諡號文宣[3][4][5]

家庭[編輯]

祖父[編輯]

  • 高湖,北魏寧西將軍、涼州鎮都大將、東阿敬侯

父親[編輯]

  • 高真,北魏安定郡太守

兄弟[編輯]

妻妾[編輯]

  • 康氏,北齊時尊為平秦王太妃[6][7]
  • 王氏,私通對象,生高歸彥,北齊時也尊為太妃

子女[編輯]

  • 高歸義,北魏龍驤將軍、中散大夫、西征都督
  • 高歸彥,北齊領軍大將軍、太宰、冀州刺史、平秦王

參考文獻[編輯]

  1. ^ 《資治通鑑·卷一百五十》:平西將軍高徽奉使嚈噠,還,至枹罕。會河州刺史元祚卒,前刺史梁釗之子景進引莫折念生兵圍其城。長史元永等推徽行州事,勒兵固守;景進亦自行州事。徽請兵於吐谷渾,吐谷渾救之,景進敗走。徽,湖之孫也。
  2. ^ 《魏書·卷九·帝紀第九》:冬十月,蠕蠕國主阿那瑰遣使朝貢。是月,吐谷渾國復討趙天安,降之。河州長史元永平、治中孟賓等推嚈噠使主高徽行州事,而前刺史梁釗子景進攻殺之,景進又自行州事。
  3. ^ 《魏書·卷三十二·列傳第二十》:䐗兒弟徽,字榮顯,小字苟兒。聰敏有氣干,為任城王澄所知賞。景明中,起家奉朝請。延昌中,假員外散騎常侍,使於嚈噠,西域諸國莫不敬憚之,破洛侯、烏孫並因之以獻名馬。還,拜冗從僕射。神龜中,遷射聲校尉、左中郎將、游擊將軍。又假平西將軍、員外散騎常侍,使嚈噠。還至枹罕,屬莫折念生反於秦隴。時河州刺史元祚為前刺史梁釗息景進等招引念生攻河州,祚以憂死。長史元永平、治中孟賓、台使元湛,共推徽行河州事,綏接有方,兵士用命。別駕乞伏世則潛通景進,徽殺之。徵兵於吐谷渾,吐谷渾率眾救之。景進敗,退走,奔秦州。景進尋率羌夷復來攻逼,徽遣統軍六景相馳表請師,詔徽仍行河州事。久無援救,力屈城陷,為賊所害。永熙中,喪還洛陽。贈使持節、侍中、都督冀定相瀛滄五州諸軍事、司徒公、冀州刺史,諡曰文宣。
  4. ^ 《北齊書·卷十四·列傳第六》:平秦王歸彥,字仁英,神武族弟也。父徽,魏末坐事當徙涼州,行至河、渭間,遇賊,以軍功得免流。因於河州積年。以解胡言,為西域大使,得胡師子來獻,以功得河東守。尋遂死焉。徽於神武舊恩甚篤。及神武平京洛,迎喪以穆同營葬。贈司徒,諡曰文宣。
  5. ^ 《北史·卷五十一·列傳第三十九》:平秦王歸彥,字仁英,神武族弟也。父徽,魏末坐事當徙涼州。行至河、渭間,遇賊,以軍功得免流。因於河州積年,以解胡言為西域大使,得胡師子,以功行河東事,遂死焉。徽於神武,舊恩甚篤。及神武平京洛,迎徽喪,與穆同營葬。贈司徒,諡曰文宣。
  6. ^ 《北齊書·卷十四·列傳第六》:嫡妃康及所生母王氏並為太妃。善事二母,以孝聞。
  7. ^ 《北史·卷五十一·列傳第三十九》:天保元年,封平秦王,嫡妃康及所生母王氏,並為太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