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鶯料理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
假名うぐいす
平文式羅馬字Uguisu
2014年拍的鶯料理
2010年8月時的鶯料理殘留的「中棟」建築

鶯料理 或稱「鶯料亭」(店名單一個「鶯」字)是臺灣日治時期一間高級料亭,位於臺南市中西區,旁邊有列為古蹟的臺灣首廟天壇臺南測候所,與臺南州廳相距亦不遠,現僅存殘跡[1]。據當時的媒體報導,鶯料理所提供的是道地的日本料理,甚至是臺灣首席日本料亭[2]

鶯料理(鶯料亭)於大正元年(1912年)11月15日開業,後於大正十三年(1924年)重新裝修[2],是當時政商名流交際應酬的場所[3]。該建築曾一度被列為市定古蹟,但僅不到一年便又撤銷,建築主體則在2008年鳳凰颱風來襲時倒塌[1]。2012年時,臺南市政府開始動工計劃將此處改為開放式廣場[1]。後來該建築列為臺南市第一座市定紀念建築[4][5]

沿革

[編輯]

日治時期

[編輯]

「鶯料理」創辦人天野久吉離開原先工作的鶯遷閣後[註 1],於1912年自行創立「鶯料理」,並在11月15日開幕[2]。店名「鶯」來自於「鶯僊閣」,是為了感謝前老闆龍見龜藏的栽培賞識[2]。最初的鶯料理是大眾化食堂,招牌菜色是蒲燒鰻飯,壽司和信玄便當[註 2][2][6]。由於當年臺南並沒有大型旅館或飯店,日本皇族或政府要員來臺視察時,都會下榻在知事官邸,並由鶯料理外送餐食[7]。其中最知名的1次是1923年皇太子(後來的昭和天皇到臺灣巡視時,也由鶯料理負責餐食[7]

後來1924年「鶯料理」改建,前廳增設二樓設有三間包廂,後廳一樓增設兩間包廂,二樓增設三間包廂,同時整建庭園[2]。1926年11月重新開張後成為高級料理亭。「鶯料理」涵蓋「表棟」、「中棟」、「裏棟」等3棟建築物,共約佔地二百坪,包含七十坪庭院和一百三十餘坪的建築構造物、四周由總長超過一百一十公尺的圍牆所圈圍,並於鄰北邊巷道處設有雅緻的入口迎賓門樓。

「鶯料理」鄰近當時的臺南州廳等官署在地,日治時期曾是政商名流的交際應酬場所,被影射為臺南「地下決策中心」[2]。臺南市文獻委員黃天橫回憶說:「鶯料理是很高級的料理店,通常只有達官顯要出入,當時,知名的台式料理店,像寶美樓平均每人消費約2圓;但鶯料理每人份消費起碼5圓以上,日式的菜式十分精緻,食材皆從日本進口,其中,鰻魚飯尤為鮮美可口。」據說昔日入夜後人力車川流不息,夜晚還有從「新町」轉介而來的藝妓吟唱。昭和年間,料亭因辦理家督相續登記,土地與產權由長子天野彥一郎取得[8]

中華民國時期

[編輯]

臺南一中宿舍

[編輯]

二次大戰後,1951年3月15日,該建物土地依土地法登記為國有,1999年9月23日辦理接管登記為中華民國,國立臺南第一高級中學為管理機關[8]。其建築物本身則一度作為臺南一中的宿舍,後來荒廢[1]

閒置荒廢時期

[編輯]

鶯料理因長期荒廢閒置,其存廢問題曾在地方引起爭論,2003年9月4日與2004年時曾召開古蹟暨歷史建築審查委員會進行古蹟審查[9],但被認為已不具古蹟價值[3],一度面臨拆除,但後來仍獲保留[10],不過仍然是閒置狀態。2005年8月22日,鶯料理再次召開臨時會進行古蹟審定,在當時副市長許陽明等人遊說下,以7比2的結果成為臺南市第113處市定古蹟,市政府並開始與臺南一中商討用「以地易地」的方式取得管理權[11],但後來該計劃未能實施,鶯料理也因外表殘破且被質疑召開臨時會審查有技術犯規之虞而在2006年6月撤銷古蹟資格[12][13]

長期荒廢的鶯料理雜草叢生,令附近居民擔心成為登革熱的溫床,市政府與南一中無力改善處理,鄰近的天壇管理委員會一度表示願意協助拆除鶯料理,並認養整建之後的廣場[14],但後來因為引發許多民間團體與文史工作者陳情,鶯料理最後並未拆除[15]。然而,在2008年鳳凰颱風來襲時,鶯料理主體建築「表棟」倒塌,僅餘「中棟」二層樓建築和「裏棟」[9][16]

臺南市政府古蹟修護

[編輯]
鶯料理院子

2009年1月10日,鶯料理的產權經行政院函准變更為非公用財產後,撥交給臺南市政府[1][8]

2012年,臺南市政府規劃將鶯料理改建為開放式廣場,於該年3月1日動工[8],工程期間,工程局因進行廣場工程,拆除了一部分殘存下來的老圍牆,而引發爭議[17]。 最後,臺南市政府整建後的建物大約只有原來的三分之一。2013年底,整修後的鶯料理開放參觀,並有展出創辦人天野久吉的孫子天野朝天所捐贈的舊器皿等物品[4]

委外經營

[編輯]
鷲嶺食肆

2016年,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將鶯料理委外經營,由美味求真股份有公司(阿霞飯店經營團隊,董事長為曹淑華[18])取得經營權,合約 8 年[4][5]

2017年4月2日,經營者利用殘存的「表棟」白色遺構基礎進行重建工程[4][5]。2018日4月27日,表棟建築取名為「鷲嶺食肆」,一樓販售輕食飲品, 二樓是藝文展覽空間開設「鷲嶺食肆」營運。鷲嶺的由來,是此地的舊地名,為附近之地勢最高點,海拔「14」公尺。[4][19]

其他

[編輯]

在鶯料理成立以前,臺南地區有所謂的三大料亭,分別是天野久吉工作過的鶯遷閣,以及御影溫泉跟一筆[6]。不過《臺南新報》上有文章寫說鶯遷閣是唯一的宴會料亭,因獨佔而不求上進,從料理、裝潢、藝妓甚至連客人都一成不變[6]。御影溫泉則是二次會料理店,有十幾個藝妓[6]。一筆的老闆[註 3]手藝很好,但是因為個性因素,料理的品質隨他的心情而定[6]

圖片

[編輯]

註釋

[編輯]
  1. ^ 天野久吉在1900年第二次來臺後,先是在「吐月」料理店工作,後來「橘」料理店的龍見龜藏將「吐月」買下,並將兩間店整合成「鶯遷閣」[2]。而天野久吉在「鶯遷閣」成立後,仍繼續被任用為主廚[2]
  2. ^ 外觀為橢圓形,分三層[2]。第一層是野菜、沙拉,第二層是鰻魚、蝦子、鯖魚,最下層是飯(上有黑芝麻或醃梅、奈良漬)[2]
  3. ^ 即永野鶴太郎,跟天野久吉一起被譽為是「南臺灣的兩把刀」[2]

參考來源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洪瑞琴. 〈「鶯料理」大改造 打造成廣場〉. 自由電子報. 2012-03-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24).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李文雄. 《歸鄉細語》 (PDF). 莉莉水果文化館. 2018-04-26 [2020-08-3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07-06). 
  3. ^ 3.0 3.1 林偉民. 〈鶯料理頹敗 列古蹟已太晚——文化局認為已無價值 但如果清理 可保留玄關等文物〉. 聯合報. 2003-09-05: B2. 
  4. ^ 4.0 4.1 4.2 4.3 4.4 洪瑞琴. 〈90歲「鶯料理」開工 預計年底「上菜」〉. 自由電子報. 2017-03-25 [2018-0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12). 
  5. ^ 5.0 5.1 5.2 蔡文居. 〈台南「地下決策中心」 鶯料理食堂動土年底完工〉. 自由電子報. 2017-04-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24). 
  6. ^ 6.0 6.1 6.2 6.3 6.4 魚夫. 《臺南巷子內:移民府城10年,細說建築與美食》. 遠見天下文化. 2018-10-31: 174-177. ISBN 978-986-479-559-8. 
  7. ^ 7.0 7.1 洪榮志. 〈天野久吉被封台灣第1刀〉. 中國時報. 2013-09-03. 
  8. ^ 8.0 8.1 8.2 8.3 許清賢. 「鶯料理廣場改造工程」已於101年3月1日動工修建. 臺南市工務局公共工程處. 2012-03-05. 
  9. ^ 9.0 9.1 羅玉如. 〈不敵鳳凰強風 鶯料理主體倒塌——相關單位會勘決以舊料復原做為文化意象 盼讓受災建築浴火重生 近日先展開環境整頓〉. 中華日報. 2008-07-30: B3. 
  10. ^ 林偉民. 大逆轉 鶯料理不拆了——市府召開協調會 決定整合四周古蹟整體改造. 聯合報. 2003-09-20: B2. 
  11. ^ 林建農. 鶯料理老建築 列入古蹟——殘破不堪 搶救不能再拖 市府同意「以地易地」 南一中將交出管理權. 聯合報. 2005-08-23: C1. 
  12. ^ 柯佩君、林建農. 撤銷古蹟 鶯料理 成了爛攤子——建築殘破不堪 只好請南一中善後. 聯合報. 2006-07-12: C1. 
  13. ^ 林建農. 鶯料理列古蹟 文史界醞釀翻案. 聯合報. 2006-01-24: C2. 
  14. ^ 蔡宗明. 鶯料理 天壇認養助拆除. 聯合報. 2007-09-11: C2. 
  15. ^ 柯佩君. 民間力挺 鶯料理保存有望. 聯合報. 2007-10-20: C2. 
  16. ^ 張榮祥. 鶯料理 台南說不完的故事. 中央通訊社. 2019-02-07 [2020-05-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07). 
  17. ^ 洪瑞琴. 〈鶯料理〉老圍牆拆除 文史人心疼. 自由電子報. 2012-04-09 [2012-08-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13). 
  18. ^ 修瑞瑩. 〈阿霞飯店贈米糕 慰勞成大醫護〉. 聯合報. 2020-02-11. 
  19. ^ 洪瑞琴. 〈百年「鶯料理」風華轉身 「鷲嶺食肆」延續傳奇〉. 自由時報. 2018-04-27 [2020-05-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