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銀耳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黃金銀耳
寄宿於隔孢伏革菌屬上的黃金銀耳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真菌界 Fungi
門: 擔子菌門 Basidiomycota
綱: 銀耳綱 Tremellomycetes
目: 銀耳目 Tremellales
科: 銀耳科 Tremellaceae
屬: 銀耳屬 Tremella
種:
黃金銀耳 T. mesenterica
二名法
Tremella mesenterica
Retz. (1769)
異名[1]

Helvella mesenterica Schaeff. (1774)
Tremella lutescens Pers. (1798)
Tremella quercina Pollini (1816)

Tremella mesenterica
查看產生下列表格的真菌學模板
查看產生下列表格的真菌學模板
真菌形態特徵
平滑的子實層
無明顯蕈傘
子實層連接方式無適當分類
缺少蕈柄
孢印白色黃色
寄生真菌
可食用

黃金銀耳Tremella mesenterica)又稱黃銀耳橙黃銀耳[2],傳統上認為是金耳[3][4][5][6]別名黃木耳金木耳等,[6]銀耳目銀耳科銀耳屬的一種真菌。生於腐木上,可食。[2]廣泛分佈於亞洲、非洲、澳大利亞、歐洲及南北美洲。多見於高山櫟林帶,生於高山櫟或高山刺葉櫟等樹幹上。[6]

分類及名稱[編輯]

雖然中國的「金耳」傳統上都認為是黃金銀耳(Tremella mesenterica)這個種,據稱是由鄧叔群首次採用該拉丁名稱定在「金耳」上的,但1976年,真菌學家黃年來認為中國產的「金耳」與國際上所描述的金耳(T.mesenterica)存在差異,認為中國的金耳應該是腦狀銀耳T.encephala)。[3][4]還有學者認為「金耳」應當是金色銀耳英語Naematelia aurantiaT.aurantia)這個種。[3]但1990年臧穆等人研究發現中國的金耳標本不同於上述物種,將中國的標本定名為金耳Tremella aurantialba),該種是中國的特有物種。[3][7][4]後來又研究發現金耳(T.aurantialba)應當歸屬於白耳屬Naematelia)而不是銀耳屬Tremella)。[3][8]不過目前仍有許多書籍將中國藥用、食用的金耳記成黃金銀耳(Tremella mesenterica)。[5][6]

原另有一種「橙黃銀耳」(學名Tremella lutescens)現研究發現與黃金銀耳(T. mesenterica)實為同一種,目前作為異名處理。[9]

形態[編輯]

子實體直徑4~11cm,高3~6cm,由許多彎曲的裂瓣組成,新鮮時黃色至橘黃色,干後暗黃色,內部微白,基部較窄,膠質。菌肉厚,有彈性,膠質。[2]

藥用[編輯]

橙黃銀耳的子實體在一些地方作為中藥金耳使用,功效為益肺化痰、平喘止咳。[5][6]但注意這些資料中的「橙黃銀耳」(Tremella mesenterica)很可能指的是金耳Naematelia aurantialba)。[3]

參考資料[編輯]

  1. ^ Tremella mesenterica (Schaeff.) Retz. 1769. MycoBank. International Mycological Association. [2010-07-01]. 
  2. ^ 2.0 2.1 2.2 李玉; 李泰輝; 楊祝良. 中国大型菌物资源图鉴. 北京: 中國農業出版社. 2015.12: 230. ISBN 978-7-5542-1256-1. 
  3. ^ 3.0 3.1 3.2 3.3 3.4 3.5 楊彝華; 陳增華. 菌物医学丛书 救命的蘑菇 菌物营养与慢病防治. 北京: 中國醫藥科學技術出版社. 2022.05: 189–191. ISBN 978-7-5214-3259-6. 
  4. ^ 4.0 4.1 4.2 孫鴻烈; 等. 青藏高原科考访谈录 1973-1992. 長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2010.07: 391–392. ISBN 978-7-5355-6809-0. 
  5. ^ 5.0 5.1 5.2 方清茂; 趙軍寧. 四川省中药资源志要. 成都: 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 2020.03: 6. ISBN 978-7-5364-9760-3. 
  6. ^ 6.0 6.1 6.2 6.3 6.4 楊成梓; 林羽. 中国中药资源大典 福建省中药资源名录. 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 2021.11: 16. ISBN 978-7-5335-6272-4. 
  7. ^ Bandoni RJ, Zang M. On an undescribed Tremella from China. Mycologia. 1990, 82 (2): 270–273. JSTOR 3759859. doi:10.2307/3759859. 
  8. ^ Sun T, et al. Whole Genome Sequencing and Annotation of Naematelia aurantialba (Basidiomycota, Edible-Medicinal Fungi). Journal of Fungi. 2022, 8 (1): 6. PMC 8777972可免費查閱. PMID 35049946. doi:10.3390/jof8010006可免費查閱. 
  9. ^ Jordan M. The Encyclopedia of Fungi of Britain and Europe. London: Frances Lincoln. 2004: 372. ISBN 0-7112-23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