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馬來西亞聯邦政府財政預算案 (始初版)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2023年供應法令
Supply Bill 2023
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國會
一項將從統一基金中提取一筆款項用於2023年的服務,並從該筆款項中提取該筆款項用於該年的服務的法令。
(An Act to apply a sum from the Consolidated Fund for the service of the year 2023 and to appropriate that sum for the service of that year.)
引稱Bill D.R.39/2022
地域範圍馬來西亞
制定機關下議院
制定日期2022年10月5日[1]
制定機關上議院
簽署人蘇丹阿都拉陛下
第16任最高元首
立法歷史
法案呈交至下議院時的名稱Supply Bill 2023
呈交者東姑賽夫魯(財政部長)
首讀2022年10月5日
修訂
2023年財政預算案(修訂版)
關鍵字
財政預算案
現狀:已廢除

2023年馬來西亞聯邦政府財政預算案》是馬來西亞財政部時任部長東姑賽夫魯於2022年10月7日提呈到馬來西亞國會下議院的2023年度馬來西亞聯邦政府財政預算案。本次財政預算案的總預算為3723億零吉,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0.5%,預計財政赤字為5.5%[2]

本次財案以「大馬一家,共享繁榮」(Keluarga Malaysia Makmur Bersama)為主題,旨在專注於人民的福祉、業務連續性、經濟繁榮和政府服務效率的4大主軸。撥款總額為3723億零吉,其中行政開銷高達2723億零吉、發展開銷為950億零吉,以及20億令吉作為應急儲備(Simpanan Luar Jangka)。

2022年10月10日,馬來西亞首相依斯邁沙比里宣佈解散國會,導致財政預算案擱置。是自1999年以來馬來西亞第二次政府在提呈財政預算案後解散國會[3]。該財案被列為國陣第15屆全國大選的競選宣言之一。依斯邁沙比里於10月17日承諾,若國陣在大選勝利後將重新提呈該財案和落實[4]。但隨着國陣在2022年馬來西亞大選的結果,該財政預算案已停止審議。

立法時間線[編輯]

日期 機構 事件
2022年10月5日 國會下議院 財政部長東姑賽夫魯在國會下議院提呈《2023年供應法案》提交一讀,以為2天後提呈的《2022年財政預算案》做準備。
2022年10月7日 財政部長東姑賽夫魯在國會下議院提呈《2023年財政預算案》提交二讀。
2022年10月10日 首相依斯邁沙比里宣佈即日起解散國會。

財政預算案概要[5][6][編輯]

公務員津貼類[編輯]

  • 56級以下公務員將獲得700令吉財務援助。
  • 11級至56級的公務員將享有100令吉特別加薪。
  • 約100萬名退休公務員將獲得350令吉特別援助。
  • 對公務員的開齋節援助增加到600令吉。
  • 約50萬名服務超過10年的政府學校教師,特別假期將從5天增至15天。
  • 擴大公務員電腦和智能手機貸款計劃,融資利率從4%降至2%。

房屋發展類[編輯]

  • 首次購買價值500,001零吉至1,000,000零吉的房子,將獲得75%印花稅減免,直至2023年12月31日。但購買價值300,000零吉以下房子的首購族,將豁免印花稅。
  • 政府將提供12,400個人民組屋(PPR)單位,總額為3億6700萬零吉。此外,撥款2億9000萬零吉來維修PPR的舊升降機。
  • 財政部旗下的房屋發展機構「馬來西亞國家房屋公司」(SPNB)將建造4250間房屋,總價值為3億5800零吉。
  • 通過房屋信貸擔保計劃(SJKP)提供30億零吉的擔保,以協助沒有薪金證明的購房群體,申請房屋貸款。
  • 轉移家庭成員之間的房地產只需繳付10零吉印花稅。

社會發展類[編輯]

  • 國家銀行將為中小企業提供100億令吉資金,用於自動化、數碼化、旅遊和農業。
  • 撥款450億令吉予大馬一家商業拓展計劃(Semarak Niaga Keluarga Malaysia)。
  • 企業融資擔保公司提供高達90億令吉擔保限額,使中小企業更容易獲得融資。
  • 撥款49億令吉改善公共衛生服務。
  • 提供5億令吉國家銀行旅遊貸款。
  • 提供3億500萬令吉的青年創業貸款。
  • 國家石油(Petronas)將在2023年為國家信託基金(Kumpulan Wang Amanah Negara,KWAN)注入20億令吉。
  • 撥款10億令吉予國家銀行農產品融資計劃,助中小企業增加農產品生產。
  • 為馬來西亞聯合投資基金(MyCIF)提供3000萬令吉。
  • 政府建議通過股權眾籌擴大對初創公司個人投資者的稅務獎掖範圍。
  • 國庫控股將於2023年向Dana Impak注資10億令吉;2億3000萬令吉投資於本地持有的高科技公司。
  • 撥款150億令吉用於防洪計劃,直至2030年。其中20億令吉用於建造蓄水池、5億令吉用於拓寬吉蘭丹的河流。
  • 為本地投資策略基金(Domestic Investment Strategic Fund,DISF)撥款1億令吉。
  • 政府提議賦予邊佳蘭(Pengerang)特殊地位,以及化學和石化行業投資獎掖,將邊佳蘭發展為石化中心。
  • 撥款26億令吉予聯邦土地發展局(FELDA)、Felcra Bhd和橡膠業小園主發展局(RISDA)。
  • 撥款5000萬令吉予搖籃基金私人有限公司(Cradle Fund Sdn Bhd)。
  • 撥款63億令吉作為沙巴發展開銷;砂拉越則獲撥款54億令吉。其中2億900萬令吉用於補貼前往沙巴和砂拉越農村地區的航空旅行。1億令吉用於改善沙巴和砂拉越的供水系統。
  • 撥款15億令吉用於伊斯蘭發展。
  • 撥款2000萬令吉,增加2所和維修現有的城市轉型中心(UTC)。
  • 撥款1000萬令吉予ThinkCity,作為重振吉隆坡都市。

公共安全類[7][編輯]

  • 撥款4億3100萬令吉為警隊採購新設備。
  • 撥款4200萬令吉提升警察宿舍。
  • 撥款1億1800萬令吉維修武裝部隊家庭住宅(RKAT)。
  • 撥款2800萬令吉升級監獄工作人員宿舍。
  • 撥款7300萬令吉,通過加強監控、檢測和報告,以及建立網絡取證系統能力,來改善馬來西亞網絡安全,並設立全國詐騙應對措施中心。
  • 應對盜提問題,取消一次性密碼(OTP)制度。
  • 馬來西亞國防部獲得174億令吉撥款,其中40億令吉用於購買新的軍事資產。
  • 撥款4.85億令吉用於維護所有馬來西亞海岸警衛隊(MMEA)船舶和船隻,以確保國家海域的安全。

通訊與數碼服務[編輯]

  • 2023年為國家數字網絡(JENDELA)撥款7億令吉,在47個工業區和近3700所學校實施數字連接。
  • 國家數字公司(Digital Nasional Bhd)將在全國擴展5G網絡,以覆蓋70%人口密集地區,2023年基建設施開銷為13億令吉。
  • 推出30令吉的特別互聯網配套,為期3個月。

公共教育類[編輯]

馬來西亞教育部繼續獲得最大筆撥款,即556億令吉。高等教育部獲得151億令吉撥款。

  • 撥款3億6400萬令吉予高等教育部和科學、工藝及革新部,供研發用途。
  • 托兒所和幼兒園費用可在2024課稅年享有3000令吉稅務減免。
  • 撥款38億令吉,用作獎學金和貸學金。
  • 一等學士學位畢業生豁免償還高等教育基金(PTPTN)貸款。而在2023年11月1日至4月30日期間,償還PTPTN可享有高達20%的折扣。一次清還至少半數餘款獲15%折扣,固定扣薪或扣帳還貸款獲15%折扣。
  • 撥款12億令吉提升舊學校建築物及基建設施,特別是沙巴及砂拉越;撥款11億令吉用於維修和保養學校。
  • 耗資4億3000萬令吉興建5所新學校
  • 學校免費食物輔助改善計劃:馬來半島從2.50令吉上調至3令吉;沙巴、砂拉越和納閩從3令吉調高至4令吉。
  • 開學援助金(Bantuan Awal Persekolahan)將擴大至所有學生,不限家長收入。
  • 撥款66億令吉用於土著教育貸款。
  • 撥款1000萬令吉鼓勵政府大學綠化校園。
  • 國家教育儲蓄計劃(SSPN)享有8000令吉所得稅扣稅優惠延長至2024年。

交通類[編輯]

  • 通過MyPSV計劃,政府將承擔B40青年獲取德士、巴士和電子召車執照費用。
  • My50無限次乘搭公共交通月票措施,將讓18萬名公交使用者受惠。
  • 推介MyWIRA計劃,供退休軍人和警員,乘公共交通享有50%折扣。
  • 提供1000萬令吉撥款,通過電召車服務為殘障人士提供出門券。
  • 在馬六甲、沙巴亞庇,以及古晉新增短程巴士服務。
  • 更換吉打人民信託局(MARA)旗下的18輛巴士。
  • 鼓勵包機服務及開拓新直通航線,特別是從西亞及東亞。

稅收類[編輯]

  • 在馬來西亞交易所主板上市的科技公司,上市費用可享有稅務減免。
  • 整裝進口(CBU)電動汽車可豁免進口稅及國產稅期限,將延長至2024年12月31日。
  • 進口電動汽車豁免准證(AP)優惠期延長至2023年12月31日。
  • 電動汽車充電設備製造商的2023至2032課稅年收入可豁免所得稅及100%投資稅收減免(ITA)。
  • 綠色投資補貼計劃(GITA)及綠色所得稅豁免(GITE)的申請期限將延長至2025年12月31日;將符合條件的綠色活動,包括太陽能活動和電池儲能系統的獎掖期延長至5年(之前為3年)。
  • 在創業板(ACE)及傑出企業家加速器平台(LEAP)市場上市的公司,上市費用可享有至多150萬令吉稅務減免,直至2025課稅年。
  • 中小企業的首100,000二零吉可徵稅收入,稅率將從原本的17%降至15%。
  • 購買電影設備的進口關稅和銷售稅減免。
  • 為化學和石油化工行業的投資者提供特別優惠。
  • 為鼓勵女性重返職場,2023至2028課稅年豁免所得稅。
  • 年收入介於25萬至40萬令吉,以及40萬至60萬令吉,需繳稅25%。
  • 接待200名外國遊客或400名本地遊客的旅行社,享有獲100%的免稅。
  • 購買本地手工藝品的酒店可獲特別扣稅,而購買成本高達50萬令吉。
  • 用於租借車及旅遊巴士的本地組裝旅遊車購買,獲50%國產稅減免。

個人所得稅[編輯]

  • 年收入從50,001零吉至70,000零吉的人士,納稅率將從13%降至11%。
  • 年收入從70,001零吉至100,000零吉的人士,納稅率將從21%降至19%。

商品類[編輯]

撥款2億令吉補貼必需品分銷的物流成本。政府將舉行Keluarga Malaysia銷售活動,以更實惠的價格提供必需品,並將繼續採取措施打擊非法香煙貿易。

  • 2000萬令吉配套撥款以支持發展本地產品。
  • 1000萬令吉支持馬來西亞製造運動。
  • 9200萬令吉用於發展清真產業。

公積金[編輯]

  • 自願繳納公積金(EPF)的最高數額,從原本一年最高的6000零吉,提高至100,000零吉,以鼓勵更多人民自願繳納公積金。
  • 家庭主婦公積金(i-Suri)延長至2023年。

就業類[編輯]

企業家與僱主[編輯]

  • 撥款3億500萬零吉,提供青年企業家貸款。
  • 撥款RM10零吉,給所有已註冊的微型企業、中小型企業和德士司機,發放一次性1000零吉的補助金。
  • 撥款2億5600萬令吉,為小型橡膠園主提供雨季援助金。
  • 馬來西亞證券監督委員會推出特別培訓計劃,提升女性技能水平,讓更多女性成為董事部成員。
  • 聘用本地工人取代外籍勞工的僱主可享有為期3個月,介於600至750令吉的聘用獎掖。」
  • 僱用待業超過3個月的18至30歲青年的僱主可獲工資獎掖。

僱員[編輯]

  • 通過「短期僱用計劃」(MySTEP)計劃提供50,000個工作崗位,其中包括15,000個公共部門和35,000個政府關聯公司 (GLC)崗位。
  • 通過馬來西亞社險機構(PERKESO)鼓勵僱主聘用失業人士如障友、原住民、前囚友及婦女重返職場工作。
  • 撥款67億令吉,通過國家技職教育與培訓(TVET)理事會實行各種TVET計劃。
  • 7億5000萬令吉用於提升800,000名工人的技能。

援助金類[編輯]

撥款78億令吉給予「大馬一家援助金」(Bantuan Keluarga Malaysia,BKM)的人士,並根據收入和孩子分配:

  • 月收入低於2500令吉,並擁有多過5名孩子的家庭,將獲得一次性2500令吉的援助金
  • 單身人士可獲得350零吉
  • 年長者可獲得600零吉
  • 單身母親援助金增加至3000零吉

社會福利援助金類[編輯]

為減輕人民的生活成本,政府將撥款550億零吉的補貼、援助和獎掖;2億零吉用於承擔鄉區居民提供交通和必需品的運輸成本:

  • 撥款4億令吉,18⾄20歲⻘年及21歲以上全職學⽣,可獲得⼀次性200令吉的電⼦紅包。
  • 撥款8億2500萬令吉,無論父母收入有多少,每名學生都能獲得150令吉的開學援助金。
  • 年收入低於10萬令吉的M40群體,發放100令吉電子錢包津貼。
  • 提供每個月600零吉至750零吉的獎掖,幫助弱勢群體長達3個月。
  • 給予赤貧家庭的40零吉電費津貼,受惠單位擴大至1169零吉貧窮線收入(PGK)的家庭。
  • 為福利院經營者提供2100萬令吉的補助金。
  • 撥款8000萬令吉給「B40群體健康關懷計劃」(PEKA B40)

國民保險類[編輯]

  • 從2023年起,政府逐步強制所有自雇行業加入自僱人士保險計劃(SKSPS)。
  • 馬來西亞社險機構(PERKESO)為非原居住州屬的新工作者提供高達1000零吉的車馬費津貼。

醫療與衛生類[編輯]

馬來西亞衛生部獲得總計361億令吉的撥款,其中49億令吉用於公共醫療保健。

  • 撥款1100萬令吉用於乳房X光檢查和宮頸癌篩查補貼。
  • 撥款2000萬令吉用於推廣馬來西亞作為醫療旅遊目的地。
  • 撥款18億令吉興建新醫院、診所及設施,以及採購醫療設備。
  • 提供1000萬令吉購買用於牙科保健服務的3D打印機器。
  • 用於治療罕見疾病的撥款增加到2500萬令吉。
  • 1500萬令吉用於社會保險組織(SOCSO)健康檢查計劃。
  • 1500萬令吉用於鼓勵更健康的生活方式的馬來西亞國家議程Sihat計劃。
  • 豁免尼古丁替代療法產品的進口稅和銷售稅,鼓勵民眾戒煙

旅遊與文化類[編輯]

為了幫助本地旅遊業復甦,政府將撥款2億9000萬零吉鼓勵人民在國內旅遊,包括獲得高達100零吉的折扣、優惠券和回扣。

  • 撥款1億200萬令吉供數字內容基金,協助推廣本地藝術產品。
  • 撥款5000萬令吉支持本地電影業。
  • 撥款500萬令吉加強國家語言計劃。
  • 撥款1000萬令吉支持保存本地語言和文化。

體育類[編輯]

  • 撥款3億3200萬令吉,供體育培訓與提升設施用途。
  • 提供2000萬令吉用於開發賽車跑道。
  • 提供1300萬令吉用於發展電子競技。
  • 為殘疾運動員提供1200萬令吉援助。

災害管理[編輯]

  • 額外撥款4億令吉給國家災害管理局(Nadma),以為年終洪水做準備。
  • 撥款1億令吉給國家救災基金。
  • 撥款2000萬令吉撥款給社區協會,以協助應對自然災害。

替代法案[編輯]

作為2022年馬來西亞大選實現政權交替的影響,由希盟領導者安華·依布拉欣組織的新任政府在同年12月20日制定一項價值1077億1867萬6650令吉的臨時供應法案(或迷你財政預算案),以維持未來6個月的政府支出,直至2023年新的財政預案通過和生效為止[8]。該臨時法案是馬來西亞在相隔了23年後再次提呈的臨時供應法案。在1999年全國大選之前,馬來西亞在未通過該年財政預算案情況下,為保障政府繼續運作而在當時通過了一項臨時供應法案[9]

2023年2月21日,馬來西亞聯盟政府正式提呈修訂後的新2023年財政預算案

外部連接[編輯]

參考資料[編輯]

  1. ^ October 05, Shazni Ong / theedgemarkets com; Pm +08, 2022 12:17. Supply (Budget) Bill 2023 tabled for first reading in Dewan Rakyat. The Edge Markets. 2022-1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1). 
  2. ^ 大平. 【2023年财案】 财长:明年财政赤字预计5.5%. 馬來西亞詩華日報新聞網. 2022-1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中文(中國大陸)). 
  3. ^ 史上第二次 呈财案后解散国会. 中國報. 2022-10-10 [2020-1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09). 
  4. ^ Budget to be retabled before year-end, says Ismail. Free Malaysia Today. 2022-10-17 [2022-1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7) (英語). 
  5. ^ October 07, theedgemarkets com / theedgemarkets com; Pm +08, 2022 19:47. 2023年财政预算案重点摘要. The Edge Markets. 2022-1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0). 
  6. ^ What’s in the RM372.3bil Budget 2023. Free Malaysia Toda. 2022-10-07 [2022-1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07) (英語). 
  7. ^ Budget 2023: Home, Defence Ministries get RM35.7bil to beef up security, defence. The Star. 2022-1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英語). 
  8. ^ 国会通过总额1077亿1867万令吉迷你财案. 東方網 馬來西亞東方日報. 2022-1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30) (中文(簡體)). 
  9. ^ cue. Malaysia’s Parliament passes temporary supply Bill as PM Anwar devises new budget | The Straits Times. www.straitstimes.com. 2022-1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06)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