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用戶:胡葡萄/大佬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回覆:葡萄私貨

[編輯]

@Cohaf首先允許我再次感謝您和Cohaf君在RFA給予我的關心和支持,感激不盡。是否擔任管理員對我來說主要是貢獻方式的區別而已,而貢獻我還是會繼續下去,這是比較肯定的。鑑於RFA結果尚未定論,我就在此回復您了,不論投票是否繼續。

  1. 基於您的描述,您將入讀哪所大學應當還未確定,因此我給您的第一條建議是,充分利用考前的時間,讓自己能夠進入滿意的大學、滿意的系科。如果有意從事科研工作,尤其是理科的科研工作,您所在的平台提供給您的資源是至關重要的。平台資源不僅意味着那些對理科研究至關重要的實驗室、儀器設備,還意味着您所在的大學、在此供職的教學科研人員所擁有的學術關係等等。同時,更好的大學能夠讓您接觸到更高水平的人,不僅指您的老師,也包括您周圍的同學,我相信他們能夠讓您更加優秀。另外,一個更好的大學意味着您所在的環境有更高的管理水平,高管理水平會讓您的大學生活多一些愉快和方便,少一些麻煩。因此,爭取能讓自己進入滿意的大學和系科,這是我首先想到的事情。
  2. 選擇領域。我不清楚香港的大學錄取程序,不知選擇就讀專業在何時,因此這一項建議的具體操作需要您根據實際情況。如果您想要從事一個您可能要畢生(或者若干年)為之付出精力和時間的事業,那麼我建議您選擇之時審慎,請充分評估各種相關因素之後作出決定。這些因素可能包括:自己是否擅長、是否感興趣、此項事業的意義、工作機會 收入和待遇等、從事此項事業後家庭和個人生活能夠多大程度上兼顧,等等。如果您在若干年(甚至數十年)後仍然能認為自己的選擇是無誤的,那麼我覺得就可以說您做出的這個選擇是成功的。
  3. 下面幾項建議可能並不是需要您現在做的,但是上了大學之後可能會用到。首先是一個比較老生常談的內容,就是認真學習,尤其是專業課。對於那些支持性的基礎課(比如說普通化學之於生命科學專業),我個人的意見是也應該認真學,不過這一點存在一些爭議,所以就不多說了。
  4. 在學習的過程中,如果覺得哪裏是您希望繼續深造或者研究的切入點,那麼建議多了解這部分內容。比如說您可以和您的老師交流,可以查閱相關的文獻等等。一般來說,比較前沿的研究成果都是原創研究論文,在初步接觸某研究領域的時候如果想了解這一領域的研究狀況,可以去找一些綜述論文或者相關書籍。至於您是香港學生(以及Cohaf君是新加坡學生),因此我覺得可以充分相信您的英文閱讀能力,大量查閱SCI論文應該不成問題。另外引述大陸某知名大學的生物學霸Panzer VI-II傳授給我的經驗,谷歌學術+Sci-Hub,終極解決之道也。當然了,如果您也是研究生命科學-醫學領域,NCBI也是個好東西。
  5. 關於學術報告會。本港(以及新加坡)高校水平普遍都比較高,所以學術報告會肯定比較多,我相信報告的學者水平通常也很高。與您專業領域相關的,我推薦您去聽。有些特別好的學術報告與我的課程有衝突時我曾請假去聽。參加這類會議的意義主要在於擴展自己所接觸的學術研究的範圍。有些上課可能沒有提到或者一帶而過,且您也沒有特別關注的研究方向,您可能會在學術報告會上聽到。學術報告會上講到的經常會涉及演講者自己研究工作中的前沿內容,而且演講學者水平一般都不錯,所以說聽一聽這類報告有利於擴展視野和思路。而且這類學術報告會一般都設有提問環節。
  6. 如果您的專業是需要較多地跟實驗室打交道的,那麼我推薦您早點進實驗室。當然了注意安全就行(參見此文)。因為越早去,您掌握基本操作就越早;或者說同樣的時間內,越早去實驗室,您掌握的操作就越多、越熟練。在您開始您自己的研究的時候,您就會發現這些提前準備的意義。當然了,就我自己的專業而言,「早點進實驗室」的時候多半是觀察別人在做什麼以及做做打雜一類的事情(至於具體怎樣幫忙,因實驗室不同而不同),也有可能會允許你自己養養細胞、小鼠之類。

目前我能想到的基本上就是這些,在下所見未必全面也未必精當,權且給您做參考吧。如果您還有想要了解的,您可以再通過討論頁留言、電郵甚至即時通訊軟件(可能需要討論一下使用什麼平台我們都方便)等方式聯繫我。祝願您升學順利,前途坦蕩。加油。--ArthurLau1997留言) 2018年8月30日 (四) 15:17 (UTC)

  • 過於草 囧rz……,很久沒上線補充幾句:一.不是知名大學。二.我是真實學渣,不要相信這個人說的。-- パンター·パンツァー 2018年9月3日 (一) 04:43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