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年代至1940年代,德國海軍建造了一系列輕巡洋艦,包括瞪羚級、科爾堡級、皮勞級、馬格德堡級等。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軍派遣全部47艘輕巡洋艦在全球各地作戰,後來有16艘在戰爭中因遭敵方攻擊而損失,大多數殘存艦隻部分於1919年6月在斯卡帕灣自沉,其餘在德國戰敗後被多個協約國當作戰利品瓜分。《凡爾賽條約》允許德國海軍更替舊巡洋艦,促成埃姆登號、柯尼斯堡級、萊比錫級的誕生。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軍六艘新型輕巡洋艦有五艘被摧毀,倖存的紐倫堡號輕巡洋艦則在戰後作為戰爭賠償移交蘇聯。